重生之琅华不再懿症(136)+番外
绿筠温柔地一笑:“今儿你想吃多少就有多少,其实本宫最喜欢的,是只放糯米的白粽,蘸着白糖或者桂花蜜,那才是香甜呢。”
众人听了都流了口水,纷纷表示,再包点白粽尝尝。
绿筠和婉茵笑着说好,只要姐妹们喜欢,她们包多少都愿意。
琅华带着意欢也回到了偏殿,晞月见琅华才来,叉着腰装作不满的样子“娘娘说带我们包粽子,自已带着意欢跑了,也不带着臣妾,今儿娘娘不给臣妾个交代,臣妾就生气了。”
琅华伸出紧握住的双手,在晞月面前晃了几下,倏然张开,竟是一只淡粉色用金线绣着月下孔雀的香囊。
“这个可能让你消气了?你的香囊可是我亲手绣的呢。”
晞月惊喜地接过香囊,捧在手里,一边端详一边说:“真好看啊,娘娘心灵手巧,臣妾喜欢,只是这香囊是只有臣妾的是亲手做的,还是大家都是呀?”
琅华知道晞月存心捉弄自已,只向她轻轻甩了甩帕子,傲娇地说道:“今儿拿了我的东西在这调笑我,以后再想要我亲手做的物件儿,可是不成了。”
晞月扯扯琅华的袖子:“好姐姐,我逗你的,其他妹妹们的香囊呢,快让大家看看。”
意欢这才从素练手中接过木盘,向大家福了福身子,向大家介绍:“这些香囊是皇后娘娘和我亲自绘的图样,让工厂里的织女绣娘们做了的,众位姐姐妹妹可以瞧瞧喜不喜欢。”
只见皇后的是姚黄牡丹,纯贵妃的是竹韵清影,愉妃的是君子兰,令妃的是燕归巢,舒妃的是桥边芍药,豫嫔的是骏马奔腾,婉嫔的是清水芙蓉,玫嫔的是赤红玫瑰,庆嫔的是枝头菊花,容嫔的是天山雪莲,颖嫔的是蝴蝶兰。
每个香囊里都放了干艾草和丁香,颜色也正合了各人常穿的衣服颜色,一看就是用了心的。
“臣妾等谢皇后娘娘赏赐。”众人一一拿了自已的香囊,细细观赏,越看越喜欢。
琅华看着自已众位姐妹都有属于自已的香囊,骤然有一种百花盛开,万艳同庆的自豪感,这样欢欢喜喜地度过这一生,甚好!
嬿婉凑上前来,开心地说道:“娘娘,姐妹们在一起这么开心,臣妾有一个想法,端午宴上,臣妾和贵妃娘娘、静平姐姐、玫嫔姐姐的节目,可不可以改成由咱们十二个一起唱?”
玫嫔和晞月听到这消息眼睛一亮,让端庄的皇后娘娘和沉静的纯贵妃唱曲儿,多有意思啊!
“娘娘,臣妾同意,咱们一起热闹热闹!”颖嫔已经成为嬿婉的第一号忠实拥护者,首先赞成。
琅华连连摆手:“这哪儿行,本宫不会唱,本宫唱昆曲都跑调。”
晞月凑过来,给琅华揉着肩膀:“娘娘就答应了吧,咱们下江南,不就是为了一同乐一乐吗?”
庆嫔也说:“娘娘,臣妾会教大家唱的,这么多人,听不到你的声音的。”
琅华内心动摇了,好像,唱一唱也没什么,琅华安慰自已,大家一起唱,谁也听不出来她的声音。
“那好吧,本宫也愿意参与!”众人从琅华庄重的脸色上,仿佛看到了傅恒将军上战场的样子。
舒妃笑吟吟地抬头,:“既然姐妹们都一起唱,那这小曲儿《无锡景》的词也要改一改,咱们在金陵城,要改成《金陵景》,妹妹不才,可以重新编一段词,姐妹们唱起来也顺口些。”
于是,意欢揽下来了写词的活儿,才女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事不宜迟,庆嫔带众人到了对面的花厅,将唱词和曲调一一讲明,带领姐妹们唱了一整天。
没想到,练习过程状况百出。
先是豫嫔和颖嫔出身蒙古,有些南方的发音比如说“侬”,根本发不出来。
再说海兰和容嫔,觉得这唱词和曲调太过婉转绵柔,情意浓浓,唱起来起鸡皮疙瘩。
最严重的,是琅华的跑调问题,生生把弹吉他的晞月和弹琵琶的白蕊姬都给带偏了。
经过一天一夜的练习和磨合,众人多次的修改唱词,还有琅华不断降低自已的音调,这小曲儿终于练成了。
这一行十二个女子,又一起唱了最后一遍练习。
颖嫔只觉得,原来和大家一起齐心协力做成一件事儿的感觉,这么好,这么幸福!
以前她讽刺皇后娘娘和令妃唱昆曲,是不是无意识地也在羡慕她们,可以没有心理压力的学习,可以有朋友和自已并肩作战呢!
经过花厅去看鱼儿的青樱,看见众人在花厅唱起小曲儿,只回头对菱枝说:
“菱枝,你看,在江南之地公然唱这民间俗曲,哪里有后妃的体面,简直是靡靡之音。”
“皇上若是知道皇后领着后妃做这等子事,一定会大发雷霆的,你说是不是,菱枝。”青樱又补充道,回头看向菱枝。
菱枝不敢回话,其实在悄悄听娘娘们唱曲儿,真好听啊,温温柔柔地,娘娘们身边的丫鬟还在吃着粽子,多和谐啊。
菱枝的眼神里流露出艳羡的神情,却在看见青樱审视的目光时,赶紧低下了头。
皇上和太后回到行宫,直接来到正厅,桌子上已经摆好了各种口味儿的粽子,却不见皇后和众位嫔妃,只有青樱一人坐在第二排。
皇上心中纳闷:“娴嫔啊,其他人呢?”
青樱嘟嘴:“皇上,臣妾不知道皇后她们这端午家宴为何还来迟了,或许还在梳妆打扮吧。”
太后嫌弃地看了一眼青樱,告黑状都不会告,蠢得令人生厌。
太后和皇上坐定,璟瑟先带着永琪和永瑢进来,璟瑟笑意吟吟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