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琅华不再懿症(163)+番外

作者: 熹匣君 阅读记录

嬿婉此时已经怀胎七月,坐在长春宫的躺椅上,吃着皇后娘娘和贵妃娘娘给剥的栗子,喝着颖嫔给煮的奶茶。

妙哉妙哉,这周围的人都是心疼她的。

湄若最近帮着嬿婉带永琰,天天忙得找不着北,湄若不禁感叹,出来混,早晚都要还的。

今儿永琪带着几位弟弟去学冰嬉,她们才有了这样的空闲在这里说说话。

腊月十二,因着宫中接连有喜事,西藏班禅派门下弟子安吉大师,入宫为大清祈福。

此事不仅是宫中之事,更是天下之事,因此皇上格外重视。

安吉大师要连续七个白日在宝华殿做七场法事,晚上则出宫,仍旧住在果毅亲王府。

安吉大师飘逸出尘,素有悲天悯人之相,用俗话来说,就是长得好看。

因此一入宫,就掀起了千层浪。

宫里不少宫女太监将安吉大师奉为天人,为了避免前世在空中看到的那种乱象,琅华请太后下了懿旨,除了各宫的主子,只有掌事宫女和掌事太监,可以去宝华殿。

因此许多人用替主子送经书的时间,一睹真颜。

琅华是重生之人,自然不怕鬼神,但对于佛道,她也不痴迷。

若是求佛有用,前世她苦苦哀求满殿的神佛,为什么还是没能留住自已的孩子,看来所有事情,都是成事在人。

因此她只等着腊月十八宫中设宴之时,再看一看这安吉大师是何方神圣。

而延禧宫中的青樱却如魔障了一般,她认为自已从妃位一降再降,两个孩子都被夺走,被后宫诸人算计,都是因为自已惹上了不干净的东西。

青樱叠完手中最后一个元宝。

“菱枝,带着我叠的纸元宝和抄的经书,咱们一同到宝华殿拜一拜大师。”

若是能要来什么辟邪的东西,就更好了。

菱枝应了,将桌子上七零八散的元宝整齐地摆在盘中,自从知道了今年可以出宫,她的心也就平静了,好好当差,把这一年熬过去就好。

青樱带着菱枝来到宝华殿,只见庄严的佛像之下,一身白色僧袍的安吉大师垂头诵经。

他双手合十,眼中是无尽的淡泊与智慧,眉宇间是无穷的慈悲和宽容。

佛像之下,中间的紫檀香盘中,供奉着一串朝珠。

大殿外,纯贵妃和愉妃身边的翠儿和果儿也在此替主子诵经。

青樱看见殿内超凡脱俗的大师,惊喜万分,大师不同俗人,一定会懂她的初心,懂她的重感情,懂她的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

青樱越走脚步越轻,越走越快,到最后仿佛如一只小蝴蝶一般往大殿飞去。

“主儿,咱们外面候着吧。”

菱枝想喊住主儿,安吉大师在诵经呢,人家其他人都在殿外一起诵经等候,主儿直接进去,实在是不成体统。

但青樱认为自已是与众不同哒,与大师交谈需要性情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她就是这样的人。

青樱就这样从翠儿和果儿身边跑过,悄无声息地站在了大师身后,门口的翠儿和果儿一脸不解。

菱枝端着托盘,冲她们抱歉地笑一笑,表示:“我也不知道我主子这么没礼貌啊。”

青樱跟着大师的动作,一起双手合十,刚想跟着念经,只见大师放下双手,转身回眸,眸中不带任何表情。

糟糕,大师神了,竟然能发现自已,青樱想。

安吉大师看着面前的女子,这个女子眼神虚浮,身带怨气,看来不好超度。

青樱双手合十,鞠了一躬,此时脑海里竟然回荡着歆儿的话:不准向太监鞠躬。

“大师,信女是宫里的娴贵人,信女心事杂乱,想听大师讲道,助信女摆脱困境。”

安吉大师一眼就看出面前这位女子眼中的欲望,这位贵人却在极力隐藏,没用的。

“贵人可否告诉贫僧,您这一生汲汲所求的是什么。”

青樱想了想,她这一生,只求情分,只想和皇上一生一次心意动,她认定自已比后宫中追求名利地位的女人高洁。

“信女不像她人一般追求富贵尊荣,信女别无所求,一生只求一个情字。”

安吉大师轻笑“贵人,求情和求财,没有任何区别。”

青樱一瞬间觉得大师不高洁了。

“大师为何如此说,您是出家之人,还将名利看得如此重要吗?”

大师从未见过如此扭曲事实之人,自已明明从未提过名利二字啊?

“并非如此,贵人,佛家禅语有言:‘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所以爱和钱欲一样,都是一种贪念,贵人若想远离烦恼,请每日诵心经,清心寡欲。”

青樱想,她抄心经都抄了有几百遍了,也没用啊,必须要借助外物才行。

于是她盯上了紫檀香盘里的那一整串东珠做的朝珠。

这串东珠朝珠由108颗圆润晶莹的东珠组成,上面有深红致密的上等红珊瑚佛头四枚,佛头下以明黄色修带穿系形金累丝嵌青金石背云, 背云上下各有一个缀东珠及红珊瑚蝙蝠形结,看起来就华贵无比。

青樱眨眨眼,语气娇俏而又自信。

“大师可否将那串佛珠赠予信女,信女定拿着它日日诵经祈福。”

大师无言,他只是远离红尘,并不想离开人世。

这东珠朝珠可是西藏班禅送给大清皇太后的贺礼,在佛前开光供奉七天,准备在宫宴上奉给太后的。

“贵人,这东珠朝珠送给您是不合礼制的,贵人若是想修行,可以佩戴七宝手串,以增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