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复仇的我为何在拯救世界?[无限](293)
而在这个过程中,武礼原本沉睡的精神力也变得活跃起来,开始能够构造出一些细节。李子安达等化身也逐渐形成,在不同层积木作为“守关人”。
与此同时,她们也隐隐感觉到,这种状态是有问题的。
这个世界不应该是这样的。
第153章 计划
人应该是自由的, 而不是死板地遵循规则活动的。
本体应该是清醒的,意识应该是沉睡的,而不是反过来。
“她”现在是什么状态?为何会变成现在这样?
这些入侵者是如何入侵精神世界的?她们的目的是什么?
在对抗玩家的同时, 她们也在搜集信息。
玩家是做什么的?来自哪里?目的是?
玩家不能说出游戏的存在和来自什么世界, 但武礼们能够观察过后自行推断, 很快就发现玩家是在某个力量的授意下来到这里的,每次的目的都很类似,就是针对“武礼”,而玩家们来源的地方似乎每个都不大一样。
她们不知道玩家背后的存在是想做什么, 也不知道对方为何要针对己方。
但随着对本体状态的认识逐渐加深, 她们开始思考, 对方会不会是想要帮助本体“苏醒”?
一开始这里并没有积木,是为了对抗入侵者, 积木拔地而起。
一开始她们也并不存在, 是由于外界的刺激,她们才逐渐分化出来。
对方的存在,让精神世界变得活跃,散发生机。
出于这种可能性, 她们抓了玩家, 强行要求和她背后的存在对话,但对方没有理会。
她们考虑过是不是因为有玩家在,对方不好出现,于是选择玩家全部消失, 一轮游戏暂时结束的情况要求对话,但还是没有出现。
由于她们的注意力都来源于“本体”, 在“本体”的注意力有限的情况下,她们只好暂时放弃, 优先选择消灭敌人。
之后一次机会,她们发现“武礼”和她们不同,在她眼里,多层积木世界是合理的,她没有其它的记忆,认为这是一个真实的世界。她在积木中生活,又因荒谬的规矩而愤怒,奋起反抗后,造成积木的连环崩塌。
为了防止玩家轻易摸透这里的情况,积木并不如名字所说,是个纯粹的、搭建在一起的高台,而是由六十六条精神之线构筑出的世界。
若是把一层积木理解为一个点,可以理解为一条线上有无数个相同的点,而其它层积木位于其它的线上,多条线交织重迭,重迭在一起的点,就是一个积木。
由于重迭在一起,一个点的崩塌首先会影响其它重迭在一起的点,也就是其它层,其次会顺着连接其它点的线,逐渐蔓延到整个精神世界。
虽然积木全部崩塌后会循环重建,她们也会重新出现,但这会造成全体失忆。
这种循环多次之后,即使没有记忆,武礼们也开始下意识地关注起“武礼”。
而在一次崩塌进行的过程中,她们发现了循环的存在。正思考如何避免失忆,发现从入侵者身上得来的战利品刚好能够帮助她们。
她们认为这就是游戏的橄榄枝了,对方暗中注意着她们,但不知为何无法或是不愿现身。
这么确认着,她们利用道具保存记忆,开始思索如何帮助本体摆脱这种状态。
最后,她们发现最大的关键其实在于她们等“人”。
她们作为本体意识的主要延伸,占据了绝大多数的主体意识,如果她们受到伤害,本体的精神波动会很大,这很有可能刺激本体醒来。
提出这个方案不久后,玩家的任务目标从“武礼”转向了她们。
这说明入侵者背后的存在也赞同她们的想法。
但要造成足以让本体醒来的刺激,远比她们想的还要不容易。
一方面,自杀是不可能的,她们是意识概念,伤害自己就是伤害本体,伤害本体是绝不允许的,这是意识枷锁,同理,她们也不可能互相残杀。
一方面,寄希望于玩家,但自我保护意识让她们不可能真的引颈受戮,而在本体潜意识压制所有侵入者实力的情况下,能在她们反抗下杀了她们的玩家不过寥寥。
这种刺激方法无法成功,她们只能转向其它方向,多番尝试又失败、失败又尝试后,到了现在。
在无数次崩塌循环中,本体的精神处于一种很危险的状态,不仅是因为这部分活动给她造成了很大的精神负担,也是因为随着精神世界的活跃,某种潜藏的能量也开始苏醒,渐渐蚕食着精神世界。
许多层都已被侵蚀,只留下完好的十三条线。而仅存的这十三条线-十三层积木也在被侵蚀。
一旦侵蚀完成,本体就会陷入永恒的黑暗与虚无,再也无法回归现实。
据她们猜测,正是这种能量,造成了本体的沉睡。
说到这里,李子看向姞苇杭,说:“我所说的这种能量,就是你在吸收的那种能量,我不知道你为什么能吸收它,但是还是友情提醒你注意身体。”
面对骤然投射过来的众多目光,t姞苇杭说:“……我没什么不舒服的,那种能量似乎能让力量松动,所以我在尝试解封。”
李子思索两秒,说:“在游戏的辅助下,你们的力量受到本体的压制,而这种能量与本体的精神力敌对,因此用它来解封的思路是可行的。”
话音一转,又说:“不过,我无法保证你的精神状态不会出问题。毕竟本体就是因为它而变成现在这种状态,而我们都不知道这种力量是什么东西,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