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折妻(141)

作者: 松间月明 阅读记录

“嗯, 带路吧。”没想到韩妙仪竟然来得这般早,嘉和笑意一敛, 眸中生出了几分好奇。

走至南苑时,她忽然听到了一阵婴儿的啼哭声,便好奇地看向承德:“楚王的院子里怎么会有孩子的哭声?”

承德脚步一顿,故作轻松地答道:“啊, 那是殿下日前所认的义子, 才刚满月呢!”

“他一个还没成亲的王爷怎么学起民间那套,认起义子来了?还是个尚在襁褓之中的婴儿?”听了承德的回答,嘉和心底的好奇越发浓郁。

面对嘉和的疑问, 承德讳莫如深地笑了笑, 并未回答她, 眼神中却流淌着一抹深意。

望着他意有所指地笑容, 嘉和心头一跳, 心底忽然有了个大胆的猜测。

这孩子不会是他的私生子吧?

对上嘉和震惊的目光, 承德抿唇一笑, 恰到好处地保持了沉默。

啼哭声渐渐停息后,嘉和郡主撇去心头的疑思, 跟着承德走向了不远处的花厅。

花厅内,楚王和一妙龄少女正相对而坐,有说有笑地喝着茶。

嘉和缓步走入时,二人一齐转过头来,那少女也不怕生,和善地朝她抿唇一笑。

“嘉和,这就是我昨日和你提起的韩妙仪。”楚王悠悠起身,含笑为她们引荐起来。

“妙仪,快见过嘉和郡主。”

他话音刚落,韩妙仪就乖巧地站起身来,娴雅地朝嘉和行了一礼。“妙仪拜见郡主。”

见状,嘉和快步上前,动作轻柔地扶起了她。“韩姑娘不必多礼。”

见她态度温和,韩妙仪笑着起身,毫不吝惜地称赞道:“都说嘉和郡主温柔和善,今日一见果真名不虚传。”

受到夸赞的嘉和抿唇一笑,转头看向楚王:“你能找到韩姑娘这样活泼可爱的姑娘真是莫大的福气。”

面对她的打趣,楚王大大方方地笑道:“是啊,能遇见妙仪,的确是本王三生有幸。”

说着,他便含情脉脉地看向了韩妙仪。见状,韩妙仪羞赧地垂下眼眸,唇角却是藏不住的笑意。

望着他们这副郎情妾意的甜蜜模样,嘉和既羡慕又失落。

寒暄了片刻之后,楚王就让韩妙仪带着嘉和离开了王府,坐上了前往寄春园的马车。

二人相携而去后,承德眉心一凛,忧心忡忡地向楚王提起了嘉和听见阿粟哭声的事。

“你去和玉儿说一声,让她尽量别出门,免得被嘉和撞见。”

即便已经得知了谢凝的真名,他仍是固执地唤她玉儿,只因那是独属于他们之间的称呼。

“是。”承德了然地应了下来,随即躬身退下,走向了一墙之隔的玉漱斋。

从承德口中得知了嘉和郡主到来的消息,谢凝的面上一紧,心中生出了一丝慌张。

看出了她眼底的忐忑,承德温声安慰道:“别担心,郡主既然打着探亲的旗号,就必然不会久留。也就十天半月,你且放宽心,只要你不出门,她就不会发现你的存在。”

“我明白了,郡主离开之前我不会离开这间屋子。”听了他的劝慰后,谢凝心头的不安消散了几分。

可不过片刻,她像是想起了什么,忧心忡忡地问道:“公公,郡主她是为了剿匪一事而来的吧?”

承德诧异地望着她,没想到她一介妇人,竟然也能窥破嘉和南下探亲的奥秘。

可此事涉及朝政,他不禁有些犹豫,不知道该不该将内情告诉她。

看出了他眼底的迟疑,谢凝缓缓垂眸,语气平和地说道:“这二十年来,郡主从未离开过上京,如今突然南下,必然是有皇上的授意。殿下初到江夏就扫清了盘踞多年的匪患,皇上一定觉得很不安。”

“这些……你是从哪里知道的?是沈先生告诉你的吗?”听了她的分析后,承德眉心一紧,神色凛然地看着她。

迎着他严肃的眼神,谢凝平静地摇了摇头。

“我不是养在深闺什么都不懂的女子,你忘了我曾和崔琰定过亲吗?这种事往深处想一想便能觉出不对劲来。”

见她看破了玄机,承德幽幽叹了口气:“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此事你只当不知情吧。”

这件事有太多的不确定,什么都不知道反而对她更好。

“我明白了,只是郡主向来聪慧,你们一定要当心些。”

面对承德的告诫,谢凝心头一紧,眸中倾泻出淡淡的忧思。

“放心吧,殿下自有对策。”

一番交谈之后,承德姗姗而去,只留下谢凝在屋里暗暗焦灼。

离京之时,楚王或许还没有别的心思。可沈幸的出现鼓动了他对权利的渴望,也滋长了他的野心。

她只是个期盼安宁的女子,没有那样的雄心壮志,也无法理解权势对男子具有怎样的诱惑。

可在端庆帝上位的这件事上,她看明白了一个道理。身处漩涡中的人,根本就没有选择的权利,若不挣扎就只能等死。

所以即便不认同楚王的选择,她也没有立场去质疑反驳。

寄春园的梅花开得极其艳丽,在韩妙仪的招待下,嘉和也抛下了忧思,彻底地放松了情绪。

这一日她们相谈甚欢,一起在望江楼里用了晚膳才相互告别。

回到王府的时候,嘉和却并没有急着回东苑寝房,而是改道去了南苑。

穿过花厅的时候,她忽然在院墙边看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那是沈幸身边的医女素云。

她心头一凛,狐疑地望向了一墙之隔的院子。素云向来跟着沈幸,好端端的,她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难不成……

电光火石间,她的脑海里冒出了一个令她震惊不已的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