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妻(153)
“不,我不能这么做。”玉盏急促地抬起头来, 眼底满是不容撼动的坚持。
“你那么恨他,为何还要生下他的孩子?你知不知道,若是生下这孩子,你就再也回不了头了。”清衡激愤地红了眼, 痛苦地握紧了拳头。
“清衡, 我知道你是为我好,可这个孩子还有用处。我必须留着他。”
“你想做什么?”看着她含恨的眼神,清衡心头一凛,t 莫名生出了几分不安。
玉盏凄凉地笑了笑, 眸中满是清冷和破碎。她伸手抚上平坦的小腹, 哀愁地说道:“我要让他们母子反目成仇, 也要让侯府不得安宁。”
这孩子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错误, 就算勉强生下来, 他也会痛苦一辈子。与其这样, 还不如让他献祭生命,好给自己当一回筹码。
她虽杀不了崔琰, 却可以搅乱侯府,让他们后院失火、自乱阵脚。
看着玉盏眼中不断翻腾的恨意,清衡心口一紧,不赞同地反驳道:“我知道你想报仇,可这么做真的值得吗?”
听着清衡充满忧虑的语调,玉盏眸光一敛,放在小腹上的手紧紧握成了拳头。她没有回答,眼中却写满了坚持。
他不会明白被自己曾爱慕过的人摧毁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
看着她逐渐黯淡的眸光,清衡悄悄拢紧了袖中的手,眼中划过一抹痛色。“你还喜欢他是吗?”
玉盏震惊地抬起头来,瞳孔剧烈地收缩着,面上浮现了一丝难堪。
她以为自己将心事藏得很好,却没想到还是被清衡一眼看穿了。她无措地咬紧嘴唇,心虚地不敢和他对视。
她的逃避让清衡喉咙一紧,酸涩地说不出话来。
长久的沉默后,清衡眸光微沉,强忍着心痛说道:“无论你做什么,都不要伤害自己。”
清衡离开后,望着窗檐上那一层厚厚的冰花,她悲伤地留下了两行热泪。
出了年节之后,天气变得越发寒冷,和北戎的几次交战中,魏军却出师不利、接连战败。
邸报传回上京后,端庆帝龙颜震怒,在朝会上发了好大一通火,一众文臣面面相觑,最后还是丞相顶着巨大的压力站了出来。
“皇上,还是让更熟悉北戎军队的永昌侯带兵退敌吧。”
早在端庆帝拒绝永昌侯的时候,老谋深算的丞相就已经嗅到了一丝不寻常,可当时他不愿得罪皇帝,只能隐而不发。
只是现在事态已经演变到无法控制的地步,他作为一国丞相,不得不挺身而出。
端庆帝阴沉着一张脸,许久都没有说话。这时许多大臣都出列附和起了丞相的主张。
“皇上,丞相大人所言有理啊!”
端庆帝眉心一紧,不悦地扫视着人群,很快就将目光落在了崔琰身上。
“崔琰,你父亲告病在家,如今可痊愈了吗?”
站在队列中的崔琰缓缓走出人群,神色从容地说道:“家父已经病愈,但凭皇上差遣。”
听着他义正言辞的回答,端庆帝额角微动,眼底闪过一丝讥诮。“既然永昌侯已经无恙了,那朕就任命他为平北大元帅,领五万兵马北上平乱。”
“微臣替家父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万岁。”
永昌侯领兵出征的那一日,端庆帝亲自将他送至城门口,连久居深宫的崔晗也跟着走了一趟。
“父亲,您一定要多多保重啊!”望着永昌侯微白的鬓发,崔晗不禁红了眼眶。
“娘娘放心,微臣定会全力退敌。”永昌侯感慨万千地从怀里掏出一枚玉佩,郑重地递到了崔晗的手上。
“微臣此去恐怕赶不上皇子的洗三宴了,这块玉佩就当作是我送给他的礼物。”
闻言,崔晗眼眶一热,情不自禁地落下泪来。
端庆帝怜惜地搂住她的肩膀,柔声安慰道:“别哭了,就算赶不上洗三宴,也一定能赶得上太子的册封礼。”
崔晗面上一震,慌乱无措地望着他,难以置信地说道:“皇上,你……”
“朕已经决定了,等你平安生下皇子,朕就册封他为大魏的太子。”迎着崔晗震惊的眼神,端庆帝的唇边露出了一抹温柔的笑,
站在一旁的永昌侯心念一动,眸中划过一道暗色。
策马扬鞭的那一刻,他的心里反复地想着端庆帝的那一句承诺。
他特意当着自己的面,说出要册封晗儿肚子里的孩子为太子,与其说是安抚,不如说是告诫。
兵权在手,端庆帝怕是寝食难安。他特地带来了晗儿,为的就是告诉他,只要他一心为主,他的外孙日后就能继承大魏的皇权。
可若是他心怀怨恨,生出妄念,那么他的夫人和一双儿女都会成为权利斗争下的齑粉。
他是驰骋疆场、风光无限的大将军,却也是攥在帝王手心里的棋子。为了家人,为了侯府,他必须要打赢这场战役。
边境战事愈演愈烈,就在永昌侯带领大军赶到边关之时,一封密信悄悄地传回了上京。
御书房内,端庆帝愤怒地推翻了堆迭在桌上的奏折,面色阴沉如水,让人不寒而栗。
“皇上,您要保重龙体啊!”见他面露凶光,何益瑟缩着劝慰道。
“永昌侯……”端庆帝愤愤不平地咬着牙,一双墨色的眼眸里满是嗜血的锋芒。
“皇上……”何益忧心忡忡地走上前去,正犹豫着该如何安慰他时,眼睛却忽然瞥见了端庆帝捏在手里的那一封信。
他心头一震,错愕地瞪大了眼睛。待看清了上头所写的内容之后,他颤抖着说道:“皇上,这其中怕是有什么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