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折妻(160)

作者: 松间月明 阅读记录

高墙之上屹立着一个身披铠甲、体格魁梧的中年大汉。那是一张轮廓分明、刀刻斧凿的面容,浓密的毛发下,一双眼睛如鹰隼般锐利,泛着一道瘆人的寒光。

此人正是在凉州赫赫有名的大将军秦无争,也曾是他在漠北时的同袍。

永昌侯永远也忘不掉沈晏将自己介绍给秦无争时,他那句不屑一顾的轻笑。

“野路子出身的人也配和沈将军您称兄道弟吗?”

那时他胸怀壮志,一心想着凭双手建功立业,给自己和家人挣一个好前程。

“我虽出身不显,却也是靠着自己的努力才走到今日的。我怎么就不配和将军结拜了?”

离开营帐后,他气愤地将秦无争拦了下来。他满以为秦无争会羞愧地向他道歉,却只等来了他一句轻蔑的嘲讽。

“若没有沈将军提携,你不过是个卑贱的小兵,连和我说话的资格都没有。”

他以为只要自己足够努力就能够让人刮目相看,可到了秦无争面前,一切都成了沈晏的恩赐,而他的努力就像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笑话。

从那天起,他就暗暗发誓,总有一天他要爬到最高的位置,把所有看不起他的人全都踩在脚下,这其中也包括曾无私帮助过他的沈晏。

看着那一张熟悉的面孔,他不禁想起了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

他面色渐沉,嗓音高亢地叫嚷道:“秦无争,援军已至,你为何要紧闭城门?”

屹立在城墙之上的秦无争冷笑一声,鄙夷地怒骂道:“崔问,你与季康沆瀣一气、通敌叛国,犯下的可是抄家灭族的死罪。你若敢再进一步,老夫便叫你血溅当场。”

“秦无争,你这个老匹夫,光天化日之下你竟敢血口喷人?”

被当众揭了老底的永昌侯恼羞成怒地指着他怒骂道:“躲在上面算什么英雄好汉?有本事你就下来,我与你当面对质。”

“你可真是不见棺材不落泪!我早已将你的罪证送往了上京城,等圣旨一到,我看你还敢不敢如此嚣张!”

秦无争冷笑着看向他,就像是在看跳梁小丑一般,面上满是嘲讽和轻蔑。说罢,也不等永昌侯回应,他冷哼着转过身去,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之中。

永昌侯气得面色铁青,一连叫骂了好几声,却始终无人回应,僵持了许久后,眼见日色昏暗,他只能暂且让一众将士在城门附近安营扎寨。

第二日一早,他又让人去叫门,可无论他们怎么做,秦无争就是铁了心地不肯放他们入城。

就这么耗了两日后,又冷又饿的士兵们都生出了强烈的怨气。有些胆子大的,甚至公然议论起了永昌侯与季康勾结的事。

“咱们元帅与季将军向来交好,怎么可能不知道他通敌的事?”

“你这么一说我也觉得奇怪,当时元帅获罪入狱,若不是因为边境起了战事,他或许早就人头落地了。”

此话一出,立刻就有人替永昌侯辩解起来。

“不会吧?元帅和北戎人打了二十多年的战,怎么可能会做出通敌叛国的事?咱们跟了元帅这么久,可不能听信流言蜚语。”

挑起话头的士兵冷笑着反驳道:“边境战事纷繁,每一回打战,朝廷就会拨许多粮草和物资到边城。t上头的那些将军和校尉哪一个不是腰包鼓鼓富的流油?我看他们是巴不得日日都打战,好趁机赚个盆满钵满!”

“你胡说,元帅他不是这样的人!”永昌侯在军中颇有威望,二十多年的经营下,他早就有了许多忠实的追随者。

“那你告诉我,为什么元帅在狱中刚要问责,战事就毫无征兆地爆发了?北戎人早不来晚不来,偏偏选在了元帅危在旦夕的时候来,这世上哪有这么巧的事?我看秦将军说得不错,他们分明就是一丘之貉!”

“我不许你污蔑元帅!”

激烈的争吵之下,两拨人不由分说地扭打在了一起。营帐里的争执很快就惊动了永昌侯,他赶到现场时,一大群人斗红了眼,纷纷举刀相向,哪里还有半分同袍之情?

“住手!统统给我住手!”永昌侯狂怒地咆哮着,可即便如此,打红眼的那些人也不肯放下手中的刀剑长戟。

眼看着事情失去了控制,永昌侯暴虐地抽出长剑,当场砍死了两个相斗的人。

这一幕深深震慑了闹事的一众士兵,他们面色苍白地放下刀剑,无不露出了惊恐的神色。

“元帅,都是自己弟兄,您可千万别冲动啊!”见势不妙,副将立刻跳出来制止道。

“兵临城下,你们不想着如何抗敌,倒是先和自己人斗得你死我活,你们眼里还有没有王法,还有没有我这个元帅?”

面对永昌侯的怒斥,士兵们羞惭地垂下了头。

“凡是今日闹事的,全都杖责五十大板,罚俸半年,若再有下回,就提头来见。”

说罢,他怒不可遏地拂袖离去,只剩下一群士兵面色愁苦地站在原地。

这一夜,杖击声此起彼伏,哀嚎声不绝于耳,惹得军中将士人心惶惶、夜不能寐。

第二日清晨,在城门外耗了数日的永昌侯终于沉不住气了。他指着站在城墙上的秦无争破口大骂道:“老匹夫,你再不开门,就莫怪我强行攻城了!”

站在高处的秦无争不以为然地冷笑道:“圣旨未到之前,我绝不会让你入城。崔老贼,你要是再这么咄咄逼人,也别怪我与你兵戎相见!”

见状,耐心尽失的永昌侯睚眦欲裂地拔出了拴在马背上的箭,不由分说地就朝秦无争射去。

羽箭划破长空,不偏不倚地朝秦无争胸前而去,千钧一发之际,秦无争嚯地抽出长剑,将锋利的羽箭头从中间劈成了两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