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妻(223)
“是啊,再过一个月,王妃也要生产了。”
想到前几日沈幸寄回来的家书,她的心中不禁生出了一丝忧虑。
算着时日,就算一切顺利,他们攻下上京也要月余的功夫。楚王怕是赶不上韩妙仪的生产了。
女子产子不易,本就是拼了性命在鬼门关打转,不到最后一刻,谁都不知道能不能挺得过去。
当初她生阿粟的时候也吃尽了苦头,但无论如何,当时她的身边都有沈幸陪着。而韩妙仪却要独自生下腹中的孩子,想到此处,谢凝看向她的眼神就多了几分怜惜。
似乎是看出了她心中的感伤,韩妙仪抿唇笑了笑,洒脱地说道:“没认识王爷之前我就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没道理成婚之后我就变得怯懦软弱了。你放心,就算他不在,我也能好好生下这个孩子。”
看着她坚定的眼神,谢凝心口一热,眼底满是钦佩和赞赏。
“再说了,还有你和素云在,我不会有事的。”
韩妙仪淡然一笑,面上没有半点焦虑。
她一早就知道楚王回不来,再怎么遗憾也没用,正如分别那日她所承诺的那样,别的她帮不上忙,只能替他守好王府,让他毫无后顾之忧地去冲锋陷阵,去夺得他想要的一切。
上京城内,狼烟四起。楚王的大军已经兵临城下,皇城内人心惶惶,每个人的眼底都流动着难掩的焦虑和不安。
接二连三的败讯让端庆帝忧心如焚。内忧外患接踵而来,前线战争焦灼,城外叛军云集,除了徐郁手上的五万兵马外,他已经没有可用的兵力了。
自春日的一场风寒后,他染上了咳疾,近日竟然有了咳血之症。便是守住上京城,怕也是时日无多了。
他正忧心忡忡地看着桌案上堆积如山的奏折时,何益面露喜色地跑了进来。
“皇上,皇后娘娘生了……”
端庆帝拿着奏折的手一顿,眼底蓦然生出了一丝希冀。这是他的第一个孩子,或许也会成为唯一的一个。
若是个儿子,他就算拼尽一切,也要将他送出宫去。留得青山在,将来兴许能有翻盘的一日。
想到此处,他急切地问道:“是皇子吗?”
何益笑容一僵,畏缩地低下头去,讷讷答道:“是公主……”
希望落空后,一股强烈的失落涌上心头。端庆帝颓败地垮下肩膀,眼底满是落寞和不甘。
老天爷对他竟然如此残忍,连一个期盼都不肯给他。公主?放在从前他或许也会高兴,可穷途末路之际,一个公主有什么用呢?
她既不能承载复仇的希望,也没资格继承他的衣钵。一个软弱无依的公主,将来还不知道要承受多少恶意和锉磨。
“皇上……”何益不安地唤着他,小心翼翼地提醒道,“皇后娘娘产后虚弱,刚刚昏睡过去,您要不要……”
不等他把话说完,端庆帝就苦笑着打断了他。
“让她睡吧,朕就不过去了。”
去了也不过是徒增烦恼,眼下形势危急,他哪有心思去宽慰皇后?不见面才不至于让她瞧见自己眼底的失望。
看着端庆帝面上的烦闷,何益乖觉地止住了话题,安静地站在了一旁。
“徐郁呢?”
战事胶着,徐郁是上京城的最后一道防线。虽然知道这是一场注定不会成功的防御,可他还是要为自己争取一些时间。
“徐将军正和几位将军在营帐中商议退敌之策。”
“宣他入宫,朕要见他。”
“是。”何益微微颔首,毕恭毕敬地退了出去。走到门外时,望着天边的一抹乌云,他不禁生出了一抹感伤。
上京城就要变天了!而他身为端庆帝的心腹,注定逃不过一死。命运给了他荣耀,却也让他弥足深陷,再也回不了头。
如果有的选,他宁愿一辈子做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太监,也好过做这短命的太监总管,陪着端庆帝一道奔赴灭亡。
徐郁被召入宫后,在太极殿内待了一下午,直到暮色昏黄,他才走出殿门。
走了不过十几步,一个面生的小宫女就拦住了他。“将军,皇后娘娘有要事寻您,请您跟奴婢去凤栖宫一趟。”
“带路吧。”进宫的时候他就听太监说起,妹妹徐瑶在晨间生下了一个公主。
不同于端庆帝的失望,他却觉得公主很好,至少皇权更迭之时,她们母女能因此保住性命,不必跟着端庆帝一同赴死。
一柱香后,徐郁跟着宫女来到了徐瑶的寝殿。论理,他本不该进皇后的寝宫,可事态紧急,他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娘娘,您好些了吗?”
听到熟悉的嗓音,床榻上的徐瑶面色苍白地扭过头来,眼圈发红地看向了自己的兄长。
“二哥……”
看着她眼含热泪的模样,徐郁的心中生出了一丝不忍。他走上前去,温声劝慰:“生孩子是大喜的事,你怎么还哭了……”
徐瑶看了一眼守在屋里的女使蓝茵,蓝茵点了点头,随后带着一众宫婢退了出去,独留他们二人说话。
房门被关上的那一刻,躺在床榻上的徐瑶掀开被子,笨拙地从床上爬了起来。
“你怎么还起身了?”见状,徐郁眸光一紧,眼底满是惊疑。
在他疑惑不解的目光中,徐瑶脚步虚浮地下了床,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你这是干什么?快起来。你才生完孩子,怎么能跪在地上,有什么话好好说。”
徐郁大惊失色地上前一步,将跪倒在地的徐瑶扶到了榻上。
“二哥,求你救救我的孩子……”徐瑶哀戚地求着他,面色苍白摇摇欲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