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死那个黑莲花皇子(44)
-
两三波箭雨过后,深林里没了动静。
这边的金吾卫侧耳倾听片刻,确认对面的人已被击杀,彼此微微点头。
在最前方的首领的指挥下,这些人缓缓收起了弓箭,从半跪挽弓的姿势站起身。
可是下一刻……
金吾卫们同时愣了一下。
漫天扑簌的尘埃与烟雾里,一个少年穿过阳光走了出来。
深绯色的大袖袍在风里扬起,织金缀玉的蹀躞带泠泠地响。他怀里抱着一个昏厥的女孩,她的身上和脸颊上都带着擦伤。
没有人想到居然有人能活着走出来,他们的出现就像夏末的一个奇迹。
箭杆折断的声音里,少年踩过遍地的流矢,停在这支金吾卫面前。
他缓缓地垂下眸。
这一刻,他身上有一种高旷而寒冷的上位者气势,正如一位身份尊贵的皇子,或者一位年轻的君主。
“跪下。”他轻声说。
话音未落,所有人一齐跪倒在地!
呼啦啦跪倒一片的人群里,起落的衣袂交织如层迭的麦浪,一层又一层地倒伏下去,大小兵刃叮叮咣咣落了一地。
“殿......殿下!”为首的金吾卫叩拜于地,不敢抬头。
“带我去见余照恩。”年轻的三皇子淡淡地说。
-
驻扎在山脚下的军营里,传令官在窄道上来回穿梭,不断把最新的战报传进主帅的营帐内。
金吾卫大将军、内侍监宦官余照恩一袭魏紫色蟒袍,坐在一张厚重檀木的宽大案几前,缓缓翻阅着一沓自长安而来的信件。
沙沙的纸页声响在寂静的四壁之间。
整个剿匪行动都很顺利。接到三皇子从山上传来的情报后,这支金吾卫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包围和伏击,并且在山脚下建立了多道封锁线,把逃出山寨的山匪统统就地格杀。
远在长安的天子对金吾卫的这次行动表示嘉许,似乎也对自己这个不太受宠的幼子的出色表现感到些许惊讶。
“哗啦”一声,帐帘撩起,绯衣玉带的少年走进来。
“三殿下。”案几前的老宦官徐徐起身,对他行了一礼。
“黑水寨主死了。”
谢止渊并不看他,随手从案几上取了一迭信件,坐在桌角低头翻看,“派人把他的头砍下来挂在城门上示众。”
“明白。”余公公回答,收拢大袖。
“回禀父皇的事交给你。”谢止渊翻完手里的信,随意往桌上一搁,起身,“我即刻回长安。”
“殿下如此急切么?”
余公公在背后看着这个少年,“老臣似乎听闻太医校尉有言,殿下身上的箭伤远未痊愈。”
“我还有件事没做完。”少年头也不回。
“殿下。”
余公公在他背后缓缓地开口,语气恭谨却森冷,“太医校尉告诉我,你把殷川云府的千金带回来了。”
“老臣曾提醒过殿下......那个小姑娘应当在适当的时机死去。”
并不等谢止渊回答,这个白发苍苍的老宦官又作一揖,苍老的声线嘶哑而冷酷。
“让她死在黑水寨是最好的选择。”
“尚书之女死在匪患之下,给予这次剿匪行动最好的理由。而殿下为护她而身负重伤,必将深深感动尚书大人。”
“至于最后医治无果,她病死在军营里,”
余公公桀桀一笑,“......那便是天意如此了。”
少年的背影微微顿一下,抬手撩开帐帘的同时回头,平静地扫了他一眼。
“余照恩。”
他冷冷地说,“手不要伸得太长。”
老宦官只是淡淡哂笑:“殿下何意?”
“我说过,不要动我的人。”
少年落来t的眼神没有丝毫温度,“我留着还有用。”
“老臣明白。”余公公拢袖作揖。
“殿下。”
帐帘撩起的同时,这个老宦官忽然又开了口。
“淑妃娘娘托老臣代为转达......”
顿了下,“殿下该回宫了。”
这一次少年的背影停住了。
一道斜阳的光落在他的头顶上方,勾勒出一抹淡淡的光晕,而他垂下眼帘,站在阴影里。
“我知道了。”他低声回答。
“哗啦”一声,帐帘合拢,缀角的珠串还在晃动。
立在营帐内的老宦官望着少年离去的背影,拢了拢大袖,发出一声沙哑的冷笑。
-
仅仅三个日夜之内,黑水寨匪帮被剿灭一事就传遍了整个长安城。
江湖上的人尤其为这个消息而震惊。
黑水寨匪帮虽然据点在城外,但是常年在城里称霸四方,占据了不少地盘,尤其与城东南的南乞帮世代结仇。
这个穷凶恶极的匪帮一夜间覆灭,直接导致江湖上再次动荡不安。不少帮派蠢蠢欲动,要争抢黑水寨留下的地盘。
黄昏时分,城东南的孩儿巷里,南乞帮众正在为此事集会。
茂密如盖的古槐木下,几把交椅依次排开,为首的是南乞舵主曾海天,顺位下来的分别是大帮主阮无极、二帮主赵不群、三帮主张云山,以及周围一圈的丐帮帮众。
“舵主。”
一名提着砍刀的大汉抱刀半跪,“打探消息的人回来了。”
“说。”坐在正上方的舵主示意他们继续。
“听说引导官兵入山的是个无名小辈......”
传消息的人顿了一下,似乎有些不确定,“江湖上从未听过这人的名字,可是据传却是他杀死了黑水寨主......”
“无名小辈?”
大帮主阮无极重复一遍,冷声询问,“确定是无名小辈,而非江湖上有名有姓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