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苏记美食录(78)

作者:常穗 阅读记录

在这儿待得久了,吃饭对他来言就是用来饱腹,见过用过太多,苏眠雪的粥和糕点在他看来没多少惊艳。

拿起栗子糕咬一口,口感绵密,栗子的味道很浓,还有栗子原本的颗粒感,很少,少的像是不小心留下的,又正正是这微乎到可以忽略的颗粒,平白给栗子糕多了一层口感上的层次。

他咬了更大的一口,不用嚼,拿舌头抿开,颗粒感比刚刚那一小口要足一些,舌头和口腔相互摸索着,栗子糕甜度刚好,像是栗子本来的甜味。

粥也是一样,单喝粥时,有淡淡的甜味,他特意挑起一块栗子,又香又糯!

他在淮州吃了三四次栗子,总是没吃到心意的那一个味,不是甜味不够,就不是不够绵软,煮出来硬邦邦的不够好吃。

一碗粥和三块栗子糕很快下肚,又叫小二拿了两块栗子糕。苏眠雪从后厨出来,见到宋酌迎上去,“宋大人,您来了。”

宋酌点头,温和含蓄:“苏姑娘,我今儿是来看看牡丹鱼片的食谱。”

这道菜乃苏来斋的招牌菜,除了御膳,也唯有苏来斋能做这道,秘方从不外传。

这道菜兴起时,有不少店家通过外观的颜色形状来做,故意降下价格,打出和牡丹鱼片的名号,但只要是真正尝过苏来斋的牡丹鱼片,一口就能尝出压根不是这个味。

苏眠雪带他到二楼角落的位置,一个店的食谱都不能外传,里面的独门秘方都影响着酒楼的走向。

有了名头的,那个不是藏着掖着,就怕被人发现了去,对内部的管理也极尽苛刻严格。

拿来的食谱藏了一半,她想了解苏来斋,现在只能依靠宋酌。

宋酌对这道菜也是一知半解,他只吃过,但也没见过这道菜是怎么做得。

赵儒给他的他看过,命人按照上面的方法做,和真正的牡丹鱼片味道差了些,但也有六分相似。

“宋大人?”

她眉目清秀,不是极具攻击性的,相反站在前面看上一眼,让人感到如沐春风,站在温暖的庭院中,静静观赏着少女芳颜。

“苏姑娘。”食谱是完整的食谱,重点在于苏眠雪隐藏了调料这一块,只有模棱两可的几个字。

宋酌将手里的食谱还给苏眠雪,道:“苏姑娘有什么想问的。”

苏眠雪抬眸:“我想知道苏来斋的东家,姓什么。”

“苏来斋的东家——”

……

宋酌对这些身外的人事物都只知道一个大概,能记得名字是因为对方的名气大,说多了让他有印象,更多的,又不关他的事。

知道那么多做什么。

他回了自己的宅子,桌上堆积着不少山水画之类,桌子边上的一个不起眼的,堆在最里头的竹筐中,只有三卷画卷在里面。

宋酌拿起笔,抬首见桌前牡丹,跟那人相衬,有些寡淡。

牡丹红得太烈,苏眠雪又太过清秀。

胜在她似笔下的墨色山水,等待描绘,于笔下墨色绽放。

宋酌下笔时带着不拘一节的豪放,落笔绘成时,又是笔笔温柔,只画出一个背影,在一片橘色的花海中。

画中大片的橘黄色花宋酌叫不出名字。

是牡丹的模样,他又从未见过橘黄色的牡丹。

得到的答案是失望的,苏来斋的东家不姓苏。

墨迹干了,宋酌将画卷好,放在不起的竹筐里,它的命运,跟其他三卷一样,不适合的只能留下印象,印象会随着时间而遗忘。

等到来年,他会拿出来看两眼,等到第二年,他记起来了会拿出来看,回忆一下初次遇到的事。

等到第三年,他或许会拿出来看看,第四年,该堆积在某个角落,只待追忆,再不会有闲情,特意从角落里拿出来。

听说淮州少雪,已是十一月,该落的叶已经光溜溜没了痕迹,除了早起见到的霜,还有吹在耳根上冷冽刺骨的风。

他一个人在这边远的地方,不着半点冬日。

宋酌念故乡里的雪,四处着人打听,才知晓淮州只有到过年的那段日子才会下雪。

……

“雪路滑,阿雪你慢一些,走快了摔疼得是你自个,川州来的驿夫会停整整一日,不用着急。”

今年的淮州下雪早,比往年整整早了半个月。

走过市井巷子,苦零零的树下依旧坐着三两人,手里抱着汤婆子裹紧身上的衣服。

“听说长安今年的雪特别大,比我们这还早了半月!地里的田都被冻硬了,几百下锄头都砸不动!”

“你是听哪里说得,长安还有田种啊?”

“茶楼里的说书先生哩,我们家里有地,每天都要赶牛车去地里,长安难不成没有地?”

“长安,长安当然是没的,长安都是当官的哩!”

苏眠雪缓下步子,转头看裴攸:“我去给大牛哥做饼吃,下午的时候,一起寄过去。”

蜜渍梅花

琳娘摘来新鲜梅花,放在折腰盘中,底下铺了层雪。

“梅树上的雪,干净着,我都一便拿来,等雪水化开,煮茶喝还是煮粥喝,会有梅花的香气。我们家门前的梅树上头挂了果子,不过还没熟,我给摘来,看着玩玩也好。”

苏眠雪拿起放在边上的梅果,她只见过梅花,还没见过梅花长得果子,拿在手里一时觉得新奇。

她记得上面有写梅花的使用方法,拿出食谱翻看,含笑说:“成,待会就拿这做梅粥和蜜渍桃花。外面天气冷,摘花摘果捧雪的活交给裴攸做。”

“东家,你使唤人的功夫是越来越内行了,还记得你从心疼我,从不让我干重活累活,下了雨都要把伞给我,现在外边下着雪,竟忍心让我站在雪底下,一边淋雪,一边用手摘花捧雪。”裴攸拿起竹篮,在底下放了一个差不多大的盘子。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