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弃?呵~看谁舍弃谁(快穿)(81)
该是向西征伐的时候。
她必须要给这位面东方人族见到殖民的好处。如此一来,她相信,即使千秋万载过去,东方人族都不可能放任西方脱离掌控,让他们崛起。
东方人族必须站在巅峰,是最强的。
“敢问陛下,什么是殖民?”右丞相程琳站出来,拱手恭敬问。
明熙看向程淋,言简意赅道:“就是掠夺当地的资源,奴役当地人民!”
程淋是一个有野心、有能力的女人。如今的大夏的官员,女官占到了三成,但高位的寥寥无几。
明熙会重用女子,但能到什么位置,全凭她们的能力。
才不配位要不得!
百官懂了,这是要打仗了。
西方,海的对面。
那个世界地图他们看了无数次,内里还是接受不了生活的地方是一个球而不是天圆地方。
但,陛下坚持,他们不信也得信。
隔那么远,想征服很难吧,但陛下要殖民,他们也只能遵命。
他们的陛下呀!
乾纲独断,商量的机会都不会给他们。
好在,陛下英明神武,她的决定就没有错的。
现在想来,多亏陛下乾坤独断,才有了大夏今日的繁华盛世。
就如鼓励商业,当时他们是极力反对的。
陛下的坚持,才有如今发达的商业,商业税已经占了国税的一半。商业反哺农业,原本就低的农税又降了三分之一,如今的农民日子可不难过。
还有教育的普及,如今百姓的素质高了不少,各行各业都蓬勃发展。如医疗,经医学院的专研,让之前不能医治的病能治了,新生婴儿的成活率也高了很多。
又如农业,经农学院的研究,粮食蔬果产量长足增长,家禽畜牧养得肥肥的。
还有包括军队、农业、商业、生活等所需的器械工具更是推陈出新。
如今的大夏,是他们之前做梦都想不出的美好!
明熙就当百官同意了,“户部尚书、兵部尚书,陈将军,王将军,宫将军,你们随朕到御书房来。”
百官又懂了!
陈将军,王将军,宫将军三位将军就是领兵之人,至于户部尚书和兵部尚书那就是筹集粮食和军备的。
……
接下来的一个月,明熙常召三位将军到御书房商讨。
四人一起,基本是明熙在说。
说行军的路线,说沿途各地区的的气候,说各地方可能存在的物产等。
就中原,这方世界的地貌与去过的第二、第三位面相差无几。明熙可以断定,其他州必定也是如此。
到了开拔那日,明熙在城外为大军喝酒壮行。
三位将军离开京城,将奔赴不同的港口,各带率领两万水师出发。
明熙开始和百官商讨起殖民地的管控条例。
……
时间一日又一日的过去,伴随着得胜的消息传回,还有一船又一船的特产。
金银、香料、粮食、蔬果、动物甚至人。
百官对黑人和白人看得那叫一个新奇。
明熙是见多不怪,她仔细看了粮食,见有土豆、番薯和玉米,她笑了。
虽然臣民都真情实意的大夸如今大夏的民富国强,是前所未有的盛世!
但明熙认为,还远远不够。
虽然二十年的育种,再加上肥料的推广,粮食确是有长足的增产,但仍不足以养饱所有人。
家禽也因此受制,不能大规模养殖。
如今好了,有了土豆、番薯和玉米,好好育种和种植,百姓吃饱饭,餐桌上隔三差五有肉,不再是难事。
“商部尚书,你可以动员各地商人前往西方了。”之前就已经商讨好了,打下来的地方,除了派将士驻守,就给商部来操作。
当然,硬性的几条规定还是有的,比如,禁止与西方人通婚。
对明熙而言,西方人就是异类,我是我,他是他,一定要泾渭分明。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又过去了二十年。
大夏达到了明熙期待的民富国强,众安道泰!
……
这日又是大朝会。
明熙从龙椅站起来,“朕宣布,大夏将进入君主立宪时代。”君主专制一旦遇到昏庸的帝皇那就是全民的灾难,这必须得防。
民主共和好是好,问题是太过超前,与当时的社会不匹配。
想来想去,还是君主立宪合适。
满朝文武一头雾水。
已经五十出头的程淋站出来,“敢问陛下,什么是君主立宪?”
“在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通过立宪,树立人民主权、限制君主权力、实现事务上的共和主义。你们不懂没关系,跟着朕的步伐就行!”明熙解释道。
限制君主权力?
百官眼神都亮了,这真是太好了。
大夏现在好的如梦似幻,陛下在位,自然只有越来越好的,但下一任帝皇,下下一任呢,下下下一任呢?
古往今来,昏君多了去,明君才是难得。
如今好了,君主立宪,就不用太担心未来的帝皇昏庸了。
对了,下一任帝皇是谁?
他们陛下怎么就不愿意成亲呢?无儿无女,储君人选都没有!
随着陛下年岁渐高,他们急呀!
明熙可不知道他们的想法,开始了前期工作。
随着新的一年到来,开启了君主立宪时代。
又是五年,在运行中不断修正,一切都稳定下来了。
明熙宣布退位。
新皇又是一位女帝,车婕!
车婕,一位自强不息的孤女,从学校毕业后,成了她贴身的女官。
聪颖好学,心智坚韧,还有极好的政治敏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