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给双胞胎姐姐替嫁后(194)

作者:梅若繁 阅读记录

“她跟我说,许慎在江南遍访双生子,悄悄将他们养在自己的别院,至于做什么用的,玉娘没有查到。刚才我翻了一下宅院目录,许家在江南的产业众多,光是别院就有上百座。”

“过几日,御史台和诸部都会派人前往各地收回。”

“所以,属下想在京城派人之前先去江南一趟,查一查他们的底。或许太子在江南期间所做的事情也与此有关。”

“行,我会寻个名目派你出去,不过,刑罚御史你不能带去,你从暗卫里选一些跟你一起去。”

“殿下,那您怎么办?”暗卫越来越少,还没补充进去呢!

说到底还是人不够用,殿下挑人的眼光实在太高了,现在他身边别说侍卫,连暗卫都不带,一个人出宫,实在是冒险。

“就算您不需要,总要顾及王妃的安危。”

“我会带着她一起去江南,”元晗烁笑了笑,“或许还会多去几个地方。”

叶乙第一次见他笑得这么温暖,有些愣住了,只见过他小时候才会笑得这么暖,像个小太阳,还记得第一次见他,是在那一年的中秋节,在威国公府,小殿下刚满周岁不久,皇后娘娘带他出宫归宁,刚会走路的小孩儿跌跌撞撞朝他跑来,系着红色小披风,头戴红色虎头帽,白皙的小脸蛋因为奔跑热得出汗,手上拿着一个彩色的小风车,风吹过,小风车转动飞快,像颗巨大的彩色果子蜜栈。

当年的孩子长大了,封了王,娶了亲,皇后娘娘在天之灵一定也是高兴的。

“对了,殿下,我听宫里那些传旨内侍说,今天早上,圣上有派人去金银寨传旨,宣文寅莫进宫。”

“这不奇怪,许慎一死,左右相失去其一,老皇帝是不会让左相之位空闲,朝堂上有威望的人也只有前任左相,他重新起用想必静昭仪出力不少。”

“安王殿下最近与萧大人走得极近,还有人看见您生辰那日,萧凌进了安王别院,在里面待了三个时辰。之后,沈家大公子就往您的别院送礼。”

“原来是他们搞的鬼,我说往年不见他们送礼。那我就能安心收礼了。你有什么想要的就自己进库房挑,不能送你出城,自己小心些,到时在江南见。”

叶乙起身,行礼道:“属下在江南等着殿下。”

他走后,墙头冒出个脑袋,“殿下,我也想去江南。”

韩彰趴在墙头咧嘴笑得灿烂。

“你不在京城看着你家大宅子重建吗?”元晗烁坐着不动。

他跳下墙头,坐到刚才叶乙坐过的石椅上,“端王殿下答应帮忙照看,连着你的王府一起,不过,你真的打算住到白府旧宅去?”

“我上了折子,还没批示。”

与此同时,皇帝也在为定王府的选址沉思着。李福全轻手轻手给他端上一杯热茶。

“你说说,他为什么要住进去,你说朕是批还是不批?”

李福全轻声回答:“定王殿下自小就亲近白家,如今有机会住进去,自然是高兴的。圣上仁厚,若是不愿他睹物思人,给殿下换个好地方就是了。”

“朕倒是想换,只是这逆子未必愿意。长这么大,几时见他跟朕要过东西?”一出手就是亲娘旧宅,谁不知道他打什么主意。想让他给白氏翻案是不可能的。

“父子哪有隔夜仇,殿下以后自会知道圣上的苦心。”李福全垂眸望着地上铺着的华丽地毯。

门外传来脚步声,“圣上,静昭仪求见。”

“宣。”

李福全躬身退回角落,眼角余光扫向那张早早拟好的封妃圣旨。

“臣妾见过圣上。”静昭仪拎着一个食盒,身后两位宫女端着红布盖得严严实实的托盘。

“爱妃今日又整治什么新鲜的吃食,那是什么啊?这么香。”

静昭仪笑得温婉:“是臣妾的家乡菜,入秋第一拔大闸蟹,昨日刚入京,今天早上送进宫的,想着圣上就喜欢新鲜。”

许家根基在江南金陵,与谢氏同籍,此时送来金陵蟹,自然也不仅仅是送大闸蟹。

皇帝转头问李福全:“御史台查抄许家的事儿可做完了?”

“回圣上,定王殿下刚才有折子进宫,还在内省台处。”

“命人去拿来。”皇帝摆了摆手。

只是一道桂花蒸蟹,什么话都没说,皇帝已经想到了许家的老窝。李福全朝静昭仪行了个礼,默默退出去派人取折子。

“爱妃,来,替朕剥蟹。”

“是。”打扮素雅的后妃缓步迈上石阶,张罗着摆食案,纤细身影聘婷玉立,娴静不语的模样令皇帝赏心悦目,忽略了她脸上的素锦轻纱。

“你的伤还没好呢,何必忙这些。”

“臣妾听闻圣上这几日用膳甚少,如今瞧着是清减了。”静昭仪侧脸而坐,不肯坐到他身边。

“爱妃的厨艺无人能及,司膳局那些御厨也不知道是谁挑的。”皇帝放下卷宗,背着双手踱步到膳桌前,探头望向黄澄澄的蟹膏,飘香的蟹膏令人胃口大开,酱汁更是有一股淡淡菊桂香气。

闻着这香气,隐隐作痛的头也突然神清气爽起来。

他真是离不开这位厨艺精湛的后妃。

第103章 第 103 章

七月底, 眼看许家在金陵的旧宅都被查抄了,承平候府却越来越死气沉沉,接连有丫鬟小厮失踪, 人心惶惶。

谁也不知道下一刻自己会不会也无缘无故消失。

这一日,有人实在害怕,求到温墨青面前。

他刚从定王别院回到府中,还没坐稳就听到院子里一阵伤心的哭泣声。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