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给双胞胎姐姐替嫁后(243)

作者:梅若繁 阅读记录

“殿下。”元旦的声音从窗外传来,“他们果然出动了,大军在城郊三十里处被袭。”

“宫里怎么样?”元晗烁轻轻拿开温袅的手,刚放下她又抱过来,还抱得更紧,没办法只好让她抱着。

“圣上一直没出现,李福全也没了消息,恐怕已经被静妃控制,对了,天亮会放榜,榜上有印,不过城中受北征影响,似乎对此没那么关注。还有个奇怪的地方,文相夜宿皇宫两个晚上了,不知道在做什么。”

“继续盯着。”

“要不要派人去支援?”元旦担心那边人手不够。

“不用,他们只要不乱,那些人不能把他们如何,八万人能对付几千人。”

说完,他闭上眼睛。

离天亮还有一个时辰,街头巷尾已经有人亮了灯,支了摊子,赶着早朝的官员匆匆行过,停下马车,点上一屉小笼包吃着,也不敢吃太饱,怕御前失仪。

萧凌慢悠悠吃着小笼包,突然面前出现一个白发老人。

“先生怎么有兴致早起吃小笼包?”

“萧大人也兴致也不小,多年未见,小笼包的口味都变了一种。”

“先生喜欢的这种后来吃惯发现其中妙处。”

“是吧,早就叫你吃这种。”

“人我已经找到了,只是有没有用不知道。”

“多谢。”

“谢就免了,我只想天下太平,我能好好当官,一展抱负。”

“我相信殿下会实现你这个愿望。”

老人拿过他放在桌上的钥匙,郑重躬身一揖,他摆了摆手,继续吃小笼包。

萧凌边吃边想,他以前多崇拜白景,若是没有白景,估计他到死都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烂泥扶不上墙的纨绔。

或许,这辈子他最正确的决定就是从火场里把白景救出来。

第121章 第 121 章

晨光熹微, 一丝金光落在巍峨殿顶,脊兽被初升的日光照拂,仿佛活了过来, 沾染龙气,隐隐生威。

仁政殿前,朝官们三五成群,时不时瞄一眼紧闭的殿门。

“萧大人。”

几个侍郎看到萧凌悠然走来,赶紧上前打招呼,别的不说,就说这两日圣上只召见过萧凌就知道他是御前红人, 虽然他只是右督御史, 但谁不知道文寅莫年纪大了, 萧凌才是皇帝想要的左相,只不过t他年纪轻, 还需要历练。

“诸位大人早。”萧凌与他们寒喧起来。

在石阶上袖手站着的韩连想了想,缓步走下石阶, 跟他打了声招呼, “萧大人。”

“韩相。”萧凌彬彬有礼地作揖, 后生晚辈的姿态做得足足的。

韩连心生感叹, 后生可畏,他竟然看不透这个年轻人,“圣上昨日召见萧大人,不知是为何事, 圣上龙体安否?”

所有人都知道宫中肯定出了事,但是具体出了何事没人知道, 就连埋在宫里的暗棋传出来的消息也只是静妃独揽后宫大权。

只是凭这一点就直觉事情不好,似乎北征主帅一定, 圣上就完成使命了一样。

“圣上只是一时染了风寒,说话不便,召见下官也只是交代御史台需全力协助定王殿下守住京城。”

“就没说其他的?那今日早朝?”

韩连也纳闷,既不说停朝,也不让人进殿,这是闹的哪出戏?

“没说。”萧凌摇了摇头。

说不了几句话就有内侍绕过侧门回廊前来传递消息。

“圣上今日乏累停朝,众位大人回去各司其职。”

内侍年纪不大,长着一张机灵的圆脸,话一说完就转身想走,被离得最近的官员扯住手腕,“圣上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瞧张大人说的,圣上就是偶感风寒嗓子疼,过几日就好。”小内侍细声细气地回答,甩开他手的力气倒是挺大。

“急报!”

一个传令兵气喘吁吁跑来,“北城门外有大批人马集结而来。”

“什么!可看见是什么人了?”

“怎么可能?大军刚刚出征一天哪来的人?”

“没看错?不会是北胡骑兵绕过北征大军兵临城下了吧?”

“……”

殿前广场乱成一团,传令兵被大人们团团围住,动弹不得,满头大汗,“大人们别急,别挤。”

韩连转头看了看萧凌,总觉得他像是知道所有事而不跟大伙说。

最急的当属兵部尚书,他最怕京城出乱子,立刻大声嚷嚷起来,“定王殿下呢?圣上可是下旨让他守城的。”

反正只要有定王在前面顶着,怎么都怪不到他们头上。

就在所有人都看向韩连,准备以他为首前去北城门看看时,仁正殿的大门缓缓打开了。

此时的定王别院正被五皇子的私兵团团围住。

“怎么办?”温袅看着门外人影重重。

天刚大亮,她和元晗烁刚刚收拾好,准备用早膳,桌上的小笼包还热气腾腾的。

“别怕。”元晗烁轻拍她的手背。

他身边只有一个暗卫,这些人能出现在他的房门外,暗卫应该已经遭遇不测。

温袅紧紧抱住他的腰,贴在他耳边问:“殿下,你还好吗?”

昨夜还脸色苍白得像个死人,真的能带着她冲出去吗?她不想做他的累赘。

元晗烁今日只恢复了听觉和视觉,他的咒毒不解,内力全无,硬碰硬是不行的。他牵着温袅的手跑进净室,打开窗户,悄悄从窗户跑出去。

刚跑出去,正房的门就被踹开。

“他们逃了,快追!”为首的大胡子将军看到大开的窗户顿时气急败坏。

他这次带了五皇子的所有死士,若是抓不到两人,他也不用活着回去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