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狂魔今天登基(139)
这段时间她总是在喊“跟李家军,分高产粮”的口号。目的就是要通过乡民的嘴去扰乱人心。这世道太乱了,只要有一口吃的,就会有人造反。而她除了要给大家吃的外,还要给大家信心。
把县衙所有的火炮与爆竹带上,点了一千人,连夜赶往章丘县。
半夜时分,章丘县静默一片,城门四闭,大军显是入城了。
陆萌萌也不叫阵,将火炮拉到城门前,招呼都没打,便是直接开炮。除了火炮,她还把县城里存有的火油、抛石机都带了过来。
抛石机用来投掷爆竹也是不错的。只要把引线做长一点,这爆竹投入城中的效果可不比火炮差呢。
所有人都没想到陆萌萌的胆子会这么大。其实她半路伏击这事已超出了领军将领的预测。而现在连夜攻击章丘县,更是想都没想到的。
陆萌萌在远处看着慌作一团的守军,不由摇头。
王朝溃烂至此,也得亏他们的邻居还不够强大。不然外族入侵,这样的军队怎可能守得住?
火光冲天,城门被毁,可陆萌萌却是带着人转头就走了。
朝廷军虽烂,可他们现在却还没有能力跟他们面对面的干。不过,她利用抛石机扔了不少传单进去。传单内容也很简单,大抵就是跟着她陆萌萌有饭吃,教技能,分粮种。
破了城门却不进,可发进来的传单却是要人命。
人活着,不就为了一口饱饭么?听说隔壁县好多人都领到了高产粮,连难民都有饭吃了,他们也是人,凭什么不能吃口饱饭啊?
看到城门被轰塌,好多人又怕朝廷大军就地抓壮丁,竟是偷偷出城,投奔陆萌萌来了。
陆萌萌把这些人都留下,愿意入伍的给高薪;不愿意的,也可以帮忙干活。总之,只要你来,就有饭吃。
这效应不得了。尤其是大家看到朝廷大军吃了亏,居然龟缩不出后,胆气一下子就上来了。
跟着这朝廷有什么好处?还不如也反了!起码跟着护国夫人有饭吃,不比在这担心受怕强多了?
朝廷军的将领怎么都没想到,陆萌萌轰开城门是藏着这一手,等他再想阻拦已经是来不及了。
而更让人觉得头皮发麻的是,隔壁州县也开始有人去投奔。那消失了好几日的辽东郡使君倒出现了,可一问,也是手里没兵。
辽东郡地处两国交界处,如今北边不安分,所有兵丁都被抽调了,使君这话说着也没毛病。他能动用的就只有使君府的衙兵。这些衙兵说真的,还不如他们带来的人呢。
那陆氏手里有神器,那东西不靠人命填是搞不过的。而他们带来了上万人,就这么被袭击两下就死了上千人。剩余的人里,好多还都带伤了。也就是说,满打满算,他们现在能出动的兵力就只有八千。这点人去对付手里有神器的陆氏,他们自觉是不够的。
而且陆氏那边的气势起来了,大量乡民投奔,她很快就能组织就上万人的队伍。要是她手里的神器再多一些,他们还怎么打?
事情变得诡异了起来。
朝廷军往朝廷发的奏报都是在说整备,说是找到了陆氏手上的神器残骸,正在研究应对之法。
朝廷也有意思。
看了这奏报居然让镇压大军原地待命,待研究明白陆氏手里的神器后再行动。
他们不动,陆萌萌可不会闲着。
章丘县在他们的北边,而在他们周围还有其他县城。既然朝廷大军不动了,那就趁机再拿下其他县城。
为了让新加入的士兵有融入感,陆萌萌给自己这支军队起了个名——义勇军。
为天下苍生之义气,为幸福生活而英勇奋斗的军队!
新来的兵在吃了几顿饱餐后,也是情绪高涨。
比起没盼头的生活,还是加入义勇军比较好。虽然义勇军规矩多,但人家待遇好啊!
而且以陆先生的为人,她说死了发36个月的抚恤金就一定会发的。而义勇军现在每月的薪酬是二两银子,如果有作战,每天另外加三百文的作战费。
这就不得了了。
眼下当朝廷的兵说是有五两银子,其实拿到手,有一两就不错了。这一两还是建立在上官的良心上。事实上,朝廷许多兵丁都成了上官的家奴,有饭吃没工钱拿都算日子好的。许多人连一家老小都养不活,还得乞讨去咧。
这样的军队哪来的作战力?更别提进了义勇军还教认字,这放在以前可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事。而且官兵一视同仁,军官不可无故打骂士兵。虽然训练过程中骂几句是难免的,但比起朝廷军那真好太多了。
不拿百姓东西就不拿。想想也是,一个正常的军队怎么能拿百姓的东西?就像陆先生说,他们是军人。军人是保家卫国的,不是土匪。
先进的思想教育、军事教育让入伍才半个月的新兵们思想上产生了积极的变化。他们是为百姓幸福而战的士兵,不是乌合之众,他们要做出表率。
这次出战,虽然只能做些辅助工作,但他们并不气馁。只要努力干,总有一天他们也能扔上手雷的。
周边县城见到大批军队前来,都是吓得瑟瑟发抖。就两月时间不到,不知多少乡民前去投奔陆氏。现在她能拉出三千人的队伍在他们看来都算少了。但人少,对他们来说并不意味着是好事。
懂点兵法的人都知道,陆氏选兵有自己的原则,她这是在走精兵的路线。再加上她手里的震天雷……许多人尚未开战便失去了勇气。
待火炮一轰,更有主动投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