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臣的青梅小娘子(21)
“已经三个月大了,还离不得人呢,幸好算乖的,知道娘亲忙,不哭也不闹。”
姜萤萤站起来逗小孩,“林姐姐,他真可爱,他叫什么名字?”
“还没有名字,小名叫念儿。”
“念儿,念儿,嘻嘻,他对我笑呢,念儿是不是喜欢姐姐呀。”
殷恪突然问:“可以让我抱抱吗?”
于是姜萤萤便看着他将婴儿搂入怀中,慈爱温柔,身后灯笼仿佛给他渡了一层圣光。
她觉得气都消了,对哥哥的崇拜又回来了。
“你让我也抱一下。”
“不可。”
攀着他的胳膊:“哥哥,哥哥,求你了。”
殷恪不敢轻易给她:“你抱得住吗?”
“那你抱着,低下来些,让我握握他的手。”
几人喝了茶正要离开,茶档却来了一群客人,孩子也在此时大哭,林娘子忙不过来,凌渡自告奋勇留下帮忙。
还好姜萤萤和殷恪的关系有所好转,公主走在他们中间,暗自松了口气。
“那是什么?”
殷恪看向姜萤萤手指的方向:“那是琉璃花灯,今夜最大的彩头,谁能猜中所有的灯谜,便能把这花灯收入囊中。”
“啊!我想要!”姜萤萤满心欢喜,“恪哥哥,公主姐姐,我们快点儿过去吧!”
殷恪揪揪她头上的鹅黄发带,面向司马鸢,礼貌询问:“殿下久居宫中,或许没见过民间的灯谜游戏,一道去看看如何?”
“好。”
此处灯谜共有十关,前头关卡都是些寻常的问题,越往后越难,旁人往往到第七关便铩羽而归。
前几个谜题,殷恪假意思索,或者拿去问学识最低的姜萤萤,只等司马鸢先想出答案。公主殿下第一次猜灯谜,便是最简单的谜题,猜出来了也极有成就感,是以心情越发雀跃。
“身足丈二高,瘦长不长毛,下身绿绸裤,头戴红绒帽。”司马鸢握紧手中谜面,摇头表示实在想不出来。
姜萤萤认真地皱着小脸,也摇摇头,表示她也不知道。
“哥哥,到底是什么啊?你快说吧!”
殷恪掐一把她的脸:“谜底是,高粱。”
“这位公子说的没错,正是高粱!”
旁人欢呼,殷恪只是谦卑地浅笑。司马鸢转过头打量殷恪,大红灯笼的光落在他脸上,冷白的肤色呈现玉泽,五官锋利,布局却舒展,多一分则邪气,少一分则木讷。
一切都刚刚好,俊美得无可挑剔。
之后的谜题,她便再也不会了,殷恪迅速答完压轴的谜题,在旁人的一片赞许,以及姜萤萤卖力的鼓掌中,接过摊主取下来的琉璃花灯。
姜萤萤展开双臂:“给我给我,给我抱着!”
殷恪把花灯给她,对司马鸢抱歉道:“公主殿下,这琉璃灯质地、做工皆粗糙,不若送给萤萤,她眼皮浅,有了这灯,会高兴许久。”
司马鸢点头:“自然应当送给萤萤妹妹。”
殷恪道:“多谢殿下相让,日后,若我能得到更好的琉璃灯,一定会进献给殿下。”
姜萤萤也甜笑着说了句:“多谢公主姐姐。”
她把灯抱进怀里,殷恪问:“现在可开心了?”
“嗯!”她重重点头。
可惜只新奇了一会儿,便嫌重,用肩膀撞撞殷恪,示意他抱回去。
此时夜色渐浓,街上行人逐渐稀少,几人往坊市的出口而去,司马鸢笑道:“殷公子与姜小娘子的相处,倒比真正的兄妹更要亲近些。”
第12章 第 12 章
殷恪双手抱着花灯,回头看了看已经睡着的,被嬷嬷抱进怀里的姜萤萤。
“公主殿下有所不知,萤萤这丫头,最是古灵精怪,闹得姜家人不得安生。她虽有三位亲哥哥,却都遭不住她的折磨,几位早就合计好了,无事的时候,便把这麻烦抛给我。我娘与姜家夫人交情甚好,并不许我逃脱。所以,我在家中,被这小魔头缠得,真叫一个叫天不应叫地不灵,唯有逃到学堂里,才能松口气。”
“麻烦”“小魔头”,司马鸢默念这几个称呼,没品嚼出嫌弃之意,倒是纵容宠溺、无可奈何的意味更多。
“殿下为何失笑?”殷恪专注地看着一人时,眼里的光茫能把人吸进去。
司马鸢道:“我从前以为姜小娘子命好,有三个爱她宠她的哥哥,没想到,是四个。”
只是有些许羡慕,她虽然有四位兄弟,却是各个妃子所出,彼此尔虞我诈,争夺父皇那一点宠爱。
殷恪没想到公主殿下会发此番言语,思忖回道:“殿下有四位手足兄弟,虽非一母所生,但骨肉相连,手足相系,不会是假的,他们对待殿下,也一样是真心爱护的。”
公主凝望他半晌,道:“我把花灯让给萤萤了,能否向你再讨要一样东西?”
“当然,可以。”
“我还没想好要什么呢,等我想好了,再告诉你。”
早早便睡过去,第二日正午才醒来的姜萤萤对他们的约定一无所知,醒来后没看见花灯,鞋都没穿便跑出门,被槐叶抓回来穿鞋。
“我的花灯呢?哥哥在哪儿呢?昨夜我是怎么回来的?”
一路跑到殷府,殷恪正在院中读书,见了她略略抬眼,只有轻飘飘的一句:“那花灯啊,已经送给公主殿下了。”
姜莹莹气鼓鼓:“不是说了送给我的吗?你怎么可以这样?”
殷恪翻了页书,淡淡道:“昨夜的灯谜,都是我和殿下回答的,你一t题未答出来,怎有脸面向我们讨要那盏花灯。”
姜萤萤这回真气哭了,抹着眼泪跑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