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新式书院在古代(114)

作者:一水月 阅读记录

“定江县这么穷了,还要县令从自己的私库里凑齐税收,发放俸禄?”林清和瞠目结舌,,他想过定江县虽然穷点,但是比其他的县应该会好很多,没想到只是面子好看。

白琅月默默看了一眼林家兄妹,来了致命一击,“这一块只有定江县最穷,没有所谓的面子。听说每一任县令都用这种方式凑齐甚至是超出税收,就为了下次去个好地方。”

什么,原来定江穷的名声一直有?

“那……为什么定江县舍得送孩子进学的人这么多,定江大大小小十几家书院私塾呢?”林清和彻底疑惑了,经济不好的地方,文风向来不盛,定江县为什么不一样。

“哥哥你忘记了,女帝强制要求的书院。”林槐夏来了一句,“并且,刚开始的时候,书院私塾是免费的,只是近来七八年才变成收束脩。”

“小师妹说的是,刚开始免费,底下百姓有些觉得,有便宜不占白不占,这才送孩子进学,学了一两年就出来,找工都比以往容易,于是,定江县催生出十几家书院私塾。”白琅月接着林槐夏的话接着说道。

林清和一脸茫然,“为什么我没听说过免费进学?”那个时候的他在做什么。

“你被关在家里专心闭关准备科举下场,哪里像我们随心所欲。”林槐夏说的时候一脸嘲笑,菜鸡,两个字名明晃晃写在眼里。

想到封闭在院子里没日没夜地读书,林清和好气,算了,不跟两个天才比较,他是个正常人,正常人。

定江县的惨状摆在这里,林槐夏与林清和又不能不帮白琅月,只是不知道从哪个着手。

林清和想想,想要富先修路的定律,而且水泥的方子已经做出来了,水泥坊正在建立中,这时候,官府以服役的名头叫人来修路,人手应该是足够。

林槐夏一阵见血地指出,“赚不到钱,修路就是在水里头扔银子,不见水声响的那种。”

白琅月难得同意了林槐夏的想法,“委婉地说明,小师兄,想得太好了。”

林清和转念一想,不久就是银子嘛,这有什么难的,给县里富商约个餐,顺顺利利搞定。而且这一次,官府只需要出几个人手就可以了,剩下的工作,林清和准备交给学子来处理。

说好的做官经验这不就来了吗,当官的哪个不需要修路建水坝,提前实习了。

“银钱的事情好解决的很,我们县还是有不少富商的,忽悠一下他们,银子就到手了。”林清和这时笑出了清风明月的淡然。

“哥哥,你想出了什么法子,能让他们心甘情愿地交银子,而且还是一大笔银子。”林槐夏狐疑地看着林清和。

“小师兄有何高见?”白琅月不由得好奇,他想到了,只要是小师兄想做的事情,还没有做不成功的时候。

好吧,也不是没有,是有的,科举念书的时候。

每次去到小师兄的院子里,小师兄的眼睛都要冒绿光了。

林清和面对着两双求知的眼睛,微微一笑道,“两位,知道我们之前的家访有什么作用吗,现在它的作用就出来了。”

林槐夏不解,这两者有什么联系。

--------------------

感谢在2024-06-26 16:49:28~2024-06-27 17:03:1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兔子墨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2章

白琅月模模糊糊想到一些,却像断了线的珍珠一样,不知道怎么串联起来。

“剩下的这些学子有好几个都是定江县的商人,虽然不是巨富,但也算是定江县有头有脸的商业人物。”林清和说道,“之前家访的时候,我有提过,青山书院现在的进学模式是,作为一个合格的官员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同时,稍微地透露出了老头子在朝中还有为官的好友。”

“那又如何,和这次的修路有什么关系。”林槐夏一说完,就意识到了,能在为官期间修出一条合格的官路出来,那绝对是大大的一件政绩。

如何修路,怎么不算官员应该具备的能力之一。

白琅月眼睛亮起,“小师兄,你需要我怎么做,我全力配合。可是,光是几个学子,应该无力担负起修路的银子。”

“小师弟你说的没错,除了这一个,我还有一招,你说有多少人能抵挡得了功德碑的诱惑。”林清和的声线极其诱惑,“每一个路过的百姓都能在这座碑上见到你的大名,就连不是定江县的人,只要是走官路,就不可能看不到。”

“说得我都有些心动,谁说女子的姓名就不能出现功德碑上面,我先捐个五百两。”林槐夏准备掏出自己积攒许久的银钱。

功德碑,一个令人心动的,长久伫立的声名传播器。

林槐夏平时不介意学子们叫她女罗刹,或者是罗刹鬼之类的称呼,过不了几年他们就会从青山离开,这个称呼也会随之消失。

这种名声也没有在意的必要,但是功德碑不一样啊,是好名声,是可以世世代代传下去的好名声。,只要碑立得够久,她就存在。

“小四月,一言为定。”林清和笑得开心,朝白琅月说道,“小师弟,看,这不就来了第一笔银子,还是五百两,数目不小了。”

林清和也没有料想到,林槐夏居然有喜好名声的一面。

不过,林清和很高兴就是了。

白琅月挑眉一笑,“你们是不是又在拿我寻开心了?”小师妹有求名声的一天,笑话。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