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古代旁观日常(20)

作者: 怀忧公子 阅读记录

一间给刘红这个还没出嫁的闺女住了,另一间给刘家还没娶妻的孙子住。可是再过个几年,等永健、永利、永墨、永壮长大了,刘家的房子是不够住的,到时候要么分家,要么在后院再起几间房子。

不管日子过得好坏,时间还是一眨眼没了,进了冬月,天就下雪了。

草棚子是不避风雪的,冻手冻脚的、得了风寒的人不在少数,有的还交叉感染,大柳树村外的人少了大半,多数的人要么南下了,要么守在县城边上,希望能得县太爷垂怜。留下的多是有女儿嫁到村里的人家,这就包括刘家的三个儿媳妇的娘家。

本来饥饿已经让人面目全非了,风雪更是一种催化剂,矛盾已经不可调和了。

县城破了,流民攻进了县城,这下连村口的那些流民都去了县城,大柳树村的不少村民也混进了流民群,浑水摸鱼。

这还能说什么呢,都是为了生存而已,只能是死道友不死贫道了。

一群被饥寒逼得接近疯狂的流民进了城,会是怎样的一种局面呢?可以想象吧,烧杀抢掠,是不用提的,贫民住宅区还好说,有可能可以幸免于难,可那些当官的、富户,可就难说了,运气好能逃出去,运气不好也只能躺下了。

流民进城了,听着外面的吵嚷惨叫声,刘杏花等人都害怕极了,怕也得坚持,一家人都心惊胆颤的搬着衣柜等物件,要把门抵住,不然流民进来了可就惨了。

事实证明,刘杏花的决定是正确的。景县外的流民本来近一万人,在加上四周的村民,现在城里怎么说也有一万三千余人,在抢夺。

富人官员肯定首当其冲,但是比起普通老百姓来说,还算少的,等富户轮完了,迟早会到他们这里的。

情况有点糟糕,刘杏花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事情。她家要是没有粮食还好说,她和娘还有梅花藏起来就好了,反正爹和小弟是男人,只要识相,也不会把他们怎么着。

可偏偏前段时间家里的粮食吃完了,爹娘把三姐兰花给卖到大户人家做小妾了,人家给了一千斤粮食,粮食还多,家里地窖又小,要么只装粮食,要么挤一挤能装她们三个女人。

粮食要是留在外面,爹和小弟就惨了,要是她们呆在外面,那惨的就是她们,唉,还是挖洞吧,能藏一点是一点。

流民不是傻子,把泥土翻起来又盖回去,只要是个常年在地里刨食的,多少都能看出点不对劲来。

作者有话要说:刘家的家庭成员:

大家长:李春华、刘光远 主角:刘芳(李春华和刘光远的老来女)

大房:刘存孝、赵翠芬 (四子一女)

长女:刘梨花(已嫁)

大儿:刘永力 妻:白小秋 子:刘天林

二儿:刘永富 妻:邓宝妹

三儿:刘永粮

四儿:刘永健

二房:刘存顺、牛小鱼 (五女一子)

已嫁:刘菊花(长女)、刘桃花(二女)、刘兰花(三女)

未嫁:刘杏花(四女,穿越女主)、刘梅花(幺女)

儿:刘永宝

三房:刘存志、张苗 (三子)

大儿:刘永财 妻:马田儿

二儿:刘永金 妻:赵文娘

三儿:刘永利

四房:刘存礼、何小妹 (二子二女)

大儿:刘永书 妻:李晓春

二儿:刘永墨

女儿:刘青(已嫁)、刘红

五房:刘存强、冯秀秀 (一子)

儿子:刘永壮

刘家人有点多,梳理一下。

☆、要粮

尽管刘杏花这里情况危急,刘家众人却是一点都不担心的,除了刘存孝这个当大哥的私下里念叨过二弟刘存顺,其他人都有意或无意的回避这个问题。

二房做事不地道,也不把他们当一家人,他们也懒得去理会,再说了城门关闭了大半年,谁知道里面是个什么情况。

现在流民进了城,城里那么乱,有点脑子的都知道往城外跑,他们要是去找二房,那出了事怎么办?谁家还不是一家老小,爹娘没说,他们就当没这回事。

城破的第三天傍晚,刘家二房回来了,一个个灰头土脸的,脏的不行,跟流民没什么差别。

“娘,您就给我们一点吃的吧!永宝都快要饿死了。”第二天一大早,刘家二房都来刘家大院了,来的这样早,看样子是来赶早饭的。

“你们不是挣了钱了吗?还用得着来啃我和你爹这两把老骨头。”

既便是刘存顺和牛小鱼两人多么深切的恳求,李春华都不为所动,早在这个儿子一意孤行要分家的时候,她就当没这个儿子了,反正儿子孙子多,怎样都不缺。

“娘,爹,儿子是挣了点钱,可是城里花销大,天也不见好,生意不好做,挣得那点子钱,勉强够一家子的生活。这流民进了城,好不容易攒了点家当,还都给抢了去。”刘存顺辩解,再怎样,爹娘总不会看着儿子孙子饿死吧!

“永书他二伯,话可不是你说啥就是啥。当初是你们硬闹着要分家,结果没两天你们就到城里开店了,这明显是找到财路了,怕咱们这些兄弟家的拖累。既然当初挣了银钱没兄弟家的事,现在这样又算什么呢?现在家家户户都不好过,粮食都是有数的,要是没分家还好说,现在都是两家人了,粮食借出去了,我们还活不活啊!”

何小妹看着二房众人心里充满了快意,尤其是在牛小鱼这个妯娌面前。

她俩都不是婆婆李春华看中的,娘家又不富裕,因此婆婆很多时候都看她俩不顺眼,尤其是她,家里的累活都是她俩做。

但是自她给刘家生了两子两女之后,婆婆对她倒比对生了一连串赔钱货的牛小鱼好多了,所以她在牛小鱼面前一向是占高头的。

可是自二房分出去后,情况就变了,轮到牛小鱼压她一头了,她是怎么想怎么不顺心,现在好了,就二房现在这斗败公鸡的样子,她要是不出了这口恶气,她就不是何小妹。

有何小妹这种想法的,还有刘家的几个妯娌,妯娌之间都是彼此攀比的。

比在刘家谁生的儿子多,比谁更得婆婆和相公的疼爱,比谁的儿子更有出息,明明牛小鱼什么都不如她们,结果分家出去后,压了她们一头不说,还把她们奚落了一番。

吃香喝辣的时候没想过他们不说,日子过不下去了,就想到他们了,没这道理呀,不患寡而患不均,自古的道理了。

“四弟妹,话不是这么说的,都是小本生意,能挣的了多少?要是真能挣大钱,早就带着你们一起了。”

李春华闻言特地瞄了牛小鱼一眼,这环境还真能改变人,如今这样倒是让人高看一眼,比以前那副懦弱的任人揉搓样要好不少。

“瞧二嫂这张嘴,啥话都让你说了。合着今日还是我们不对了,这要是不借粮食,那就是这些做兄弟的不念情意了?”

二嫂多日不见,长进还不少嘛,再厉害的老鼠还能变成猫不成?她冯秀秀可不是四嫂那么好糊弄的。

粮食多精贵啊,吃一点少一点,本来家里就多了几个吃白饭的,要是二房再回来,他们五房不得亏死。

“五弟妹说笑了,城里乱,我们好不容易才逃出来,粮食是一丁点都没着落,都是没办法的事,总不能饿死吧!我死了没关系,可相公和永宝可不能跟我一样,爹娘,你们就帮帮我们吧!永宝都两顿没吃了。”

说完就哭了起来,牛小鱼是真的伤心了,这两天的事情对她冲击太大了,担惊受怕不说,儿子的小脸都跟着饿瘦了一圈,她实在是心疼。

刘永宝也跟着应景,大声哭叫:“爷,奶,我好饿,我要吃饭。”杏花姐都说了,到了爷奶家哭一番,爷奶就会给吃的了。跟点了开关一样,二房都跟着抹泪,刘家大院一时充满了哭叫哀求声。

也不知道是铁石心肠,还是怎么的,刘家众人都没有一点同情之色,包括那三个小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