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长欢久安(49)

作者: 良晤非遥 阅读记录

“你无须和久安公主计较,现在已经不是十年前的那番局面了,师家已经亡了,她不可能成为你的阻碍。”

“如果你是在怀疑陛下的态度,那就更不用担心了。”

苏笃平淡道:“她永远不可能是陛下的选择,陛下如今优待她,一方面是因为师家平反,另一方面他是想利用久安公主来磨砺你。”

谢昭垂着头,似是在琢磨他的话。

苏笃问她:“今天的事还被温雁和杜衡看到了?”

谢昭点点头,“我找借口随意搪塞了,他们没说什么,不知是信还是不信。”

苏笃笑了笑,那两人都是人精,怎么会相信拙劣的借口,他们不说,自然是不想掺和这件事。

“既是无人深究,那此事就到此为止。”苏笃提醒她,“公主只需要记住,你不用和久安公主作对,她算不了什么,反倒是你,靖国未来的储君,你的身上不能出现谋害皇妹这种污点。”

“我……明白了。”

“公主放心。”苏笃柔着声音,像是长者对晚辈的慈爱关怀,似劝诫又似安慰:“舅父永远会站在你的身后,没有人能夺走属于你的任何东西。”

和妃有孕

第二日,谢宜心里惦记的那几株糯米香叶,特意找了个不大不小的手提竹篮,摘了一篮子娇嫩叶子,回去的路上还顺手扯了几簇韧性十足的长条细叶。

来时骑马,回去的时候谢宜就把牵马的绳子拴在竹篮把手上,左手挎着竹篮,悠哉地朝前走,骏马慢慢跟在她身后。

冷宫什么都缺,倒是不缺杂草,无人打扫的角角落落,杂草丛生,乐舒为了给她解闷,常常用杂草给她编些小玩意,草蚂蚱、草蝈蝈这类的,谢宜忆起乐舒在做这些东西时候的步骤,依照回忆,一步一步模仿着用长草来编。

初秋的气候很好,不似盛夏那般炎热,也不如隆冬严寒,微微凉的风,恰恰好。

闲步林间,鸟声叽喳,谢宜的步子很慢,注意力都落在手上,认真地折来迭去,编到最后一步,紧紧打了个结。

还行吧,依稀可以看出一只蝈蝈的模样。

谢宜弯眉笑了笑自己的手艺,摇晃着手里的草蝈蝈,眸光微动,她止住手里的动作,看向前方冒出的人影。

是昱王府的那个府医,叫……奚濯。

他背着个竹篓,手里拎着一把小巧的锄头。

奚濯把锄头挂到竹篓上,拱手道:“公主殿下。”

“奚大夫不必多礼。”谢宜把草蝈蝈放到篮子里,“你这是?”

觉察谢宜目光落在竹篓锄头上,奚濯解释:“围场山上有许多草药,平日里进不来,正好借着秋猎的机会,可以到处看看。”

“原来如此。”

这秋猎,温雁还带个府医来。谢宜想起,她在昱王府被刺客挟持的时候,奚濯当时手里拎了把带血的剑。

或许他不仅仅是个府医。

奚濯老远就闻到了米香味,是循着香味走到这的,所以见到谢宜的时候,他一眼就看到了她手上挎着的竹篮子,那是香味的源头。

“公主。”奚濯直言询问她,“冒昧问一句,竹篮中的可是糯米香叶?”

“是糯米香的叶子。”

奚濯面露喜色,“那公主可否告诉我,在哪里可以采到这个叶子。”

谢宜用手指指向一边:“那边草地上,靠近河边的地方,不过……”

她想起那几株差不多被她薅秃的糯米香,“不是很多,只有几株,而且差不多被我摘光了,奚大夫若是想要,回营后我让侍女给你拿去一些。”

奚濯客气道:“不敢劳烦公主。”

“前段时间,我受伤的时候,桑先生和王府送来的药膏,想必就是出自奚大夫之手。这香叶算是个小谢礼,奚大夫不必客气。”

奚濯对这叶子感兴趣,也就不再推辞:“那便谢过公主了。”

奚濯话音刚落,就听见一道女声。

“让开,快让到一边!”伴随着女子喊声而来的是急促的马蹄声。

应该是马匹受惊,控制不住。

谢宜赶忙拉住缠在篮子上的缰绳,把自己的马带到一边去,防止它也受惊乱窜起来。

奚濯随她一起避到路边。

马蹄声愈近,马背上的程宓有些无措,方才这匹马被突然窜出的花鹿惊到,跑了一路了,也没平静下来。

谢宜喃喃出声:“和妃?”

谢宜着实没想到那人是和妃,毕竟温柔和婉的和妃倒不像是个会喜欢骑马射箭的女子。

糟了!这条路有些窄,两旁的树枝参差不齐地搭在一起,压得极低,人过路不成问题,但骑在马上,就可能会被树枝划伤。

程宓望着即将划过自己脸颊的树枝,下意识地俯下身子,趴在马背上,脸上没受伤,但树枝勾破了她左肩的衣裳,划伤了表面的皮肤。

程宓吃痛难忍,手上稍稍卸力,马背上愈发颠簸,缰绳脱手,整个人摇摇晃晃。

马匹从他们身前疾驰而过,看着她摇摇欲坠的样子,谢宜颦着眉头,把手里的篮子递给了奚濯,“麻烦奚大夫帮忙拿一下。”

谢宜快步上前,在程宓坠下马的瞬间,刚刚好接住她,给她缓了缓,不至于直接砸在地上。

谢宜被压倒在地上,后背落地,闷闷地响了声。

“和妃娘娘,你没事吧?”

谢宜扶着程宓的肩膀,直起上半身,程宓左肩划破衣服的地方,露出了白净的肌肤,树枝造成的红色伤口,正在往外沁出血珠。

谢宜脱下自己的外裳,披在她身上,替她遮住裸露的左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