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替嫁风云(13)

作者: 熙榕 阅读记录

苏锦一愣。

太后摆手道:“李嬷嬷。不得无礼!”

复又转眼睁了睁眼睛,仔细盯着苏锦看了一眼,才叹口气道:“是个聪明的孩子,长得也好看,这元夏的公主,比咱们这几个孩子毫不逊色呢!”

闻言,赵言抬眼遥望着苏锦。

今日她穿一身水碧色长裙,简单地挽了一个发髻,没有别的金银首饰,只是插了一支白色的玉簪,很有素雅之姿。

“只是,毕竟是大成的皇妃了,你如今这身打扮却是有些素了。看看你隶王嫂嫂,多贵气的孩子。”

太后言外之意无非是苏锦不懂皇室的规矩,隶王妃赶紧上前搭话:“多谢皇祖母抬爱。等回头,我会使人好好教引弟妹。”

多少年了,不曾从太后嘴里听到一句有关于隶王和隶王妃的好话,现在冷不丁听见一句,隶王妃激动地赶忙上前示好。

“本宫看着言儿似乎又瘦了些,你现在成了亲,便是睿王的人了。出嫁从夫,你可要好生伺候他。”

苏锦无语,只能僵硬地略点了点头。

“这孩子可怜见的······”

“皇祖母若是没事,我有事先去见一见父皇了。”

赵言知道太后又要为他年少丧母的事抹眼泪了,他心里烦躁地很,只想尽快寻个由头离开这里。

太后被打断话头,心知他不愿意听,便只好由他去。

“晨起来地这样早,先去你母妃那里用了膳再去吧。”太后不忘叮嘱他。

娴妃不等赵言回复,答应了一声,便起身领了苏锦等几人要离开。

“等一下——”,太后向娴妃招了招手,“你来,我向你说个事情,你回去好生安顿。”

良久,娴妃回头看了一眼苏锦,复又点点头,才神色复杂地告了退。

苏锦心知,这皇家的人,真是讲究礼仪的大家,这等私密的事情,必然不会闹地人尽皆知。

请安

躲过了大庭广众之下的责难,娴妃和长公主的问询却是不得不好好交代一番的。

出了昭明殿,赵言先行告退,推说去皇帝跟前汇报练武场的比赛结果,好为后面一年一度的武试选拔赛做准备。

赵言的性子,娴妃和长公主一向是清楚的,不好强留他,只好任由他去。

看着赵言渐渐远去的背影,苏锦不由地腹诽,这男人真是绝情地很!明知她接下来要遭到什么样的事情,他竟然连个安慰的眼神都没有,径直转身走了······

可是,转念一想,毕竟是自己理亏在先,无缘无故跑去做别人的眼线,还被人家识破了,换做别人,只怕早都将她丢给刑部审理了。

这样想着,脚下却没有惰慢半步,思想来去之间,已经到了娴妃的宫殿门前。

戚娴宫。

是个很好听的名字。

这个地方不大,院子里满满地摆上了一圈百合花。仔细一看,不是什么名贵的品种,竟像是野生的。

这个娴妃娘娘,品味倒是很民间。

娴妃很平易近人,安排宫人给苏锦摆上了早膳和水果,详细讲了些大成的饮食风俗,而后关切地问了问她是否住的习惯等等,仿佛将苏锦当成她的女儿一般,言语之间甚是慈爱。

苏锦一面仔细应答,一面觉得心里像是有一股暖流淌过。母亲离世时她也就十三四岁左右,念起来,也很多年没有感受得到母亲一般的关怀了。

闲话叙了一半,娴妃突然停了下来,含蓄道:“言儿这个孩子,虽然寡言少语,可是心肠不坏的。这些年光在塞外打仗,没有个亲人在身边,所以性子可能冷了些。”

听娴妃这么说,苏锦率先笑了。

“他性子冷,我倒是认同。你说他寡言少语?可不见得。”

长公主一听便知道这里面有故事,好奇地问道:“听起来,你们俩倒不像是刚认识的?不然,何以得出他并非寡言少语的意思呢?”

苏锦摇摇头,道:“公主说笑了。我自幼待字闺中,鲜少有接触外男的机会,更不要说睿王这么隔山隔水的人了。”

“那么——”娴妃忍不住插话,“你不要怪我多嘴。只是太后的意思,一定要我问个明白,所以我才不得已来问你。”

说话间,娴妃便要将长公主和隶王妃支使出去。

长公主不解地看着娴妃,这倒是卖的什么关子。

隶王妃倒是懂得大体,便要出去。

苏锦笑了笑:“没什么的。我知道娘娘要问什么,我也准备好了要告诉娘娘答案,隶王嫂嫂和公主也一起留下听一听吧。”

“就是说嘛!这宫里真有什么事情,瞒得过初一,还能瞒得过十五么?”长公主复又拉着隶王妃一起坐了下来。

如此一来,娴妃倒比苏锦先尴尬了几分。

想了一瞬,娴妃还是张了口。

“你喜床上的帕子,是怎么回事?李嬷嬷对太后说的话,无非是你不守妇道云云。看你的性子也不像那类水性杨花之人,我想,这里面应该有什么内情吧。”

不顾长公主和隶王妃的惊讶。

苏锦回道:“没有什么内情。不过是新婚之夜,被自己的丈夫冷落了而已。”

想起昨夜的场景,苏锦说起话来,觉得舌头有些打结。明明是她拒绝了他,现在却回头来倒打一耙······

不过,事实也差不多如此,毕竟没有夫妻之实,左右不能向宫里交代就是了。

长公主一向是大大咧咧的性子,此时已经顾不上什么公主仪态,急忙起身靠坐在苏锦跟前的凳子上,无比吃惊地问:“怎么?老四那方面不行?”

上一篇: 昨日相逢 下一篇: 永不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