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落(89)
李清很震惊,但也挺欣慰的。
她对路星城没什么特别大的要求,但谁会拒绝自己家孩子上进呢?
在学校,两人有时候路上碰到了会一起走一段路,说说好笑的事情,一起吃午饭,升旗时会在人群中一眼看到对方,然后相视而笑。
微信上也一直保持着联系,路星城从不对她说加油,只说“我支持你”、“我和你站在一起。”
路星城一如既往地招人喜欢,大部分时候看到的他周围都是一大圈人,偶尔路过操场,会看到他正打球,围观者众多,或者下场后每次都有不同的女生送水,路星城礼貌道谢然后婉拒,对外一律说自己已经有喜欢的人了,传得越来越广,后来慢慢就没人再去送。
他们两个人之间,是什么都没有说开,但其实什么都明白。
到百日誓师大会的时候,路星城作为高二代表为高三学生送祝福,陆玙在自己班队伍里,看着台上的他,接受注目和掌声,真是意气风发。
他讲了什么则全不记得。
这样的人,其实哪怕只是路过,都应该会记得很久了。
何况是确实靠近过呢。
第 45 章
送走寒冬腊月和初春的第一支花,告别四月天和五月对夏天的预告,终于迎来了这一年的高考。
对大部分人来说,高考只是一个时间符号,是路上遇到熟人随意聊天时的一句“又到时候了”。
但对陆玙他们来说,是仅此一次,近十八年以来,最新鲜、最隆重的夏天。
整整一年,陆玙按部就班地复习、查漏补缺、做题整理和巩固,尽管总是觉得自己还没有做完,但事实上也是根本做不完的。
只能说,她认为自己已经在合适的节奏里,做到了自己能做到的一切了。
至于结果,只能听天由命吧。
这道门后面的风景诚然让人喜悦和激动,先跨过去却是最紧要的。
此和彼,都要。
此更重。
学校提前两天放假,直到放假前的最后一节课,胡佳都还在让他们按照平时的节奏做题讲题。
直到最后十五分钟,胡佳告诉他们,高考不会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但也不是不重要的事,认认真真地把每一道题都看过去、做过去、算过去,最后交上一份答卷,足够了。
她说,虽然平时老是说你们又吵又爱闹腾,还说你们是我带过的最差一届,但你们都是很聪明很好的学生——也不只是学生,是很聪明很好的人,祝愿你们都有美好的前程。
掌声雷动。
高中的最后,是在欢声笑语里落幕。
陆玙心情很平静,和每位同学告别、互相祝福,背着包走出教室,回过头来。
亮着灯的校园在夕阳余晖下显得温暖迷离,不像是一个只是每天过去看书做题的寄居地。
她心里轻轻道了句再见。
尽管只有两年,但这里承载了太多她纯粹的快乐和健康的努力。
她不会用一生回忆这个地方,但大概一生都会回忆这个地方。
到大门口时,遇到一个意想不到的人。
其实倒也不能说是完全意想不到。
路星城背着包站在那里,好像已经看见她很久了。
陆玙愣了一下。
随即又笑了一下,朝他走过去:“你有五天假期了,开不开心?”
路星城垂眸看她:“那你有三个月的假期了,开不开心?”
陆玙想了想,说:“四天后应该就开心了,现在暂时还没那么开心。”
路星城接过她手上提着的另一包书:“走吧,我送你回家。”
夕阳西下,少年的轮廓被光影模糊了距离,他回过头向后看,浅浅的笑容在温暖的黄昏里晕散开来,丝丝缕缕嵌入了陆玙的回忆。
很长时间都不失色。
“干嘛站在那里?”他问。
“可能是在等你回头。”陆玙说。
*
高考的两天其实和平时的两天没有特别大的区别,陆玙在陆明江的安排下住到了学校附近的酒店,有人专门上门送健康干净的一日三餐,没有大鱼大肉,在保证营养的同时尽量有滋味,陆玙对这一切照盘接受。
她心里没有太多的紧张感,也暂时不让自己去想考完之后的事情,只是按部就班地进入考场,每一场考试都认真从头做到尾,当然有不太确定的,有没算出来的,有没来得及检查的,但她心态早已经放平,追逐绝对完美的结果很可能会一事无成,只要过程中细致认真,有点缺憾也没有关系。
她的考场正好在一中,一桌一凳都无比熟悉,比起很多人眼里郑重如战壕的意象,她像是回到老地方见一个老朋友,只是老朋友要她做四份题。
六月份已经很热,人工降雨之后温和了许多,高考的这两天都是虽有太阳但不炽烈的温凉天,气候条件实在是好到不能再好。
最后一篇英语作文写完,放下笔的那一刻,陆玙抬眼看了一下窗外,熟悉的绿荫跑道和教学楼前的大树枝桠。
终于结束和落幕的感觉来得猝不及防。
她随着兴奋的人流走出考场,同考场正好有一位隔壁班认识的同学,他们从一个教室走出来一路聊着到校门口,陆玙跟她挥手作别,朝陆明江说司机要来接她的地方走去。
这几天他自己在外地出差,听说是一个很重要的项目在谈,所以无比抱歉地跟陆玙说没法陪她了,只能安排好衣食住行这些事。
陆玙说没关系,其实也不是特别在意,能安排好也挺好的,安排不好她自己安排也行。
越过人群,与一道目光乍然相逢,她愣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