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栗轻轻合上眼,月色和他的侧颜逐渐模糊,许是这个宽阔的背脊让她觉得安全,思绪越来越沉,慢慢睡着了。
那个被她遗忘的夏夜里,宋澹奚背着她走了很久。
弦月始终围绕在他们身侧。
风和树叶轻声晃动,静谧的初夏夜晚蝉鸣阵阵,他的声音将她从噩梦中带到另一个温暖的梦境。
那里柔软、明亮。
最后,她听见他说。
晚安,栗栗。
第61章 山海之间
第六十一章
姜栗逃跑了, 在得知宋澹奚喜欢她之后。
准确的说,是在她得知过去不为人知的一面,而她又暂时无法面对, 所以逃跑了。
说是逃跑也不尽然,是跟着摄制组去了趟海边。
从海南榆林港出发到西沙,150海里的海程。海上没有信号,上船前姜栗给重要的人都发了信息,韩榧让她放轻松,姜时珏让她注意安全,唯一不满的只有顾星野。
隔着电话都能想到他拧着眉头的模样。
他像训家里小孩儿似的:“刚回来没多久就往外跑,还净往那些没信号的地方去。”
说了一通, 最后问:“真的不能带家属?”
姜栗忍着笑哄他:“到岛上就有信号了,只是路上十几个小时没有, 同事们都很有经验, 别担心。”
她们在傍晚登船,正是落日时分。
海风咸湿, 海天一色,浓郁夕阳光晕里带了几分寂然。
姜栗和同事们分别找到房间,开门后不免诧异, 原本以为的多人舱, 竟变成了海景双人房。
这次行程分了两批人员, 第一批人员已经上岛了,姜栗在第二批, 这次人员中只有她一个女生。她原以为要和其他船客拼房,没想到能住海景双人房, 也只是她一个人住。
男同事羡慕道:“这是女同志的专属福利,船上没设单人间, 但双人房一晚上也要一万五。”
姜栗愕然:“预算这么高吗?”
同事悄声透露:“这次拍摄有无人机赞助商,老板挺年轻的,听说家大业大根本不差钱。”
参观完船上布局和设施,姜栗一行人和船客们一同进行了救生演练,随后去自助餐厅吃晚饭。一个男同事带了晕船药,正热情地问有没人晕船,姜栗不晕船便没去凑热闹。
简单的晚饭后,姜栗和同事们一起去甲板上吹海风。
甲板上正在播放电影,座位上已有不少人,有的同事兴致勃勃地去位置上坐下了。
姜栗站在船舷边,尚能看见落日的最后一抹余晖。
海风鼓动着她的衣摆,长发被吹乱,她在猎猎海风中握住自己的长发,另一手摸了摸口袋,是空的。
她忘记带皮筋了。
正犹豫着要不要回船舱,忽然有人喊她。
是采编组的一个男同事,比她大两岁,正热情地朝她招手。
姜栗勉强理顺被海风吹乱的头发,走近看到和同事站在一起的几个年轻男人,不免感到惊讶。
她忽而有奇异的预感,放慢了脚步。
他们一行人正聊得火热,唯有一个男人没说过话,他神情淡淡,照旧一身衬衣和西裤,姿态随意地倚靠在船舷边。
甲板上的灯光打在他清雅的面容上,更显疏冷。
她停下来时,他抬眼看过来。
同事介绍道:“这是我们编辑部新来的同事,姜栗。她是南明人,还是林业大学的高材生,对海洋的了解比我们深刻多了。栗子,这是我们这次拍摄的赞助商,负责人林杨林总。”
同事指着一个面容英俊正气的男人,为她科普了无人机拍摄。
姜栗隐隐觉得这个名字有点耳熟,但是……
宋澹奚为什么会在这里?
姜栗抿着唇,听同事滔滔不绝地夸赞着这位年轻的林老板,她却有些走神,被海风拂起的发丝挡住了她的视线。
林杨表现得对姜栗很有兴趣,兴致勃勃地问了她在南明居住的那处小岛,又问了些关于海和鲸鱼的问题。
最后他问,这里的海和她家乡的海像吗?
她说不像,南明的海并不是人们想象中海的颜色,总是泛着泥黄色,阴雨天里更显浑浊。
不知说起什么,林杨朝着另一处走去,临走前拜托她照顾一下他带来的这位朋友。
船舷边只剩姜栗和宋澹奚两个人。
海风吹鼓耳膜,长发在风中飞舞。
姜栗别开脸,眼睫垂落,默默地用手将这一头恼人的长发固定住。
“你怎么在这里?”她终于抬眼看他。
宋澹奚抬抬下颔,指向林杨的方向:“我发小。Enlighten科技和他的公司有合作,再加上来三沙机会难得,顺道来了。”
姜栗终于想起林杨是谁,韩榧曾提起过这个人,宋澹奚小时候和林杨一起在杨树底下玩儿。
世界居然那么小,他的发小赞助了她们的地理杂志。
姜栗点点头,简单说了两句工作上的事,转身看向暗色下的海面,电影的声音和其他杂声变得模糊。
宋澹奚的视线在她握着长发的手上停了两秒,抬手扯开本就松垮的暗蓝色领带,递到她面前。
“不介意的话,先用领带绑一下。”
姜栗一时没反应过来,和他对视两秒,迟钝地看向自己的长发,下意识拒绝:“不用,我一会儿就回船舱了。”
宋澹奚平静道:“你们还要开会。”
姜栗微怔:“在甲板上?”
宋澹奚笑了一下:“你们主编还挺有兴致。”
姜栗看向宋澹奚的手,修长冷色的手指轻握着领带,没有一丝褶皱,垂落着在风中轻晃。
他的领带不是纯粹的暗蓝色,在某个角度下,暗纹闪出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