珺璟如晔(156)
宋珺璟翻身下马,抬手拍着门焦急喊道:“有人吗?开门!”
无人应他,四周陷入短暂的沉寂,就在这时天空划过一道刺眼的闪电,瞬间照亮昏暗的天空,紧接着便是“轰隆隆”的雷声紧随其后。
雨珠稀疏落下,渐渐变得密集,最终化成倾盆大雨,猛烈敲打地面溅起水花。
宋珺璟看向天空,雨滴从眼前划过,他站在屋檐下发愣,心中涌起无力感。
“早些回来,我在平州关等你。”
宋珺璟眼眸一亮,他的阿晔还在平州关等他,他不能就此放弃。
“吱呀”
粮铺厚重的木门缓缓打开,打破雨中的宁静,一位老者从中走出,面容慈祥沧桑。
“小伙子,这么晚不卖粮。”老者说道。
宋珺璟转过身,眼中透着急切道:“我加三倍银两,可否卖给我?”
如今银两已是身外之物,粮食才是重中之重。
老者闻言眼眸一颤,三倍可是闹粮灾时的价钱,这风调雨顺的怎要这么急。
“外头雨大,进来说。”老者说道。
买粮
宋珺璟眼眸一亮,终于找到能借粮的地方,立即跟他进了铺子。
一踏入粮铺,浓郁而清新的稻米香扑面而来,紧接着便是干燥,颗粒饱满的稻米映入眼帘。
宋珺璟心中一喜,连忙问道:“这个铺子我都买下,可以吗?”
老者闻言面露震惊,一醒来便听见自己的铺子要被人包下,这换谁能不震惊。
“小伙子看着身强力壮,不是一般人,敢问包下粮铺是要……”老者问道。
宋珺璟见他想问却又不敢问,便解释道:“平州关打仗,将士们已无粮可吃,知府大人不愿借粮,我只能来这买粮。”
“敌国来袭,将士们为百姓在前厮杀,老夫实在是有愧,无需三倍银两,拿去给将士们吃。”老者说道。
宋珺璟闻言眼眶中泪光闪烁,跪下拱手道:“我替平州关的将士们多谢您,来日我定再来感谢!”
宋珺璟见他在搬米粮,从怀中将金条拿出放在架子上,便去和他一起将米粮搬上车。
他神色喜悦,这些粮食够撑几日,待他回去在另想他法,一想到江如晔在平州关等自己,他的眼中透着喜悦。
门外的雨珠越落越大,在地面上激起阵阵涟漪。天空乌云密布,风一吹便成了线落在马车顶上,发出密集“滴答滴答”的声响。
江如晔看向车窗外,雨下的密集,前方就要抵达平州关,这都过去一晚,宋珺璟依然没回来。
他心中疑惑到底何人偷换粮食,是蕃国细作还是宫中之人。
洁白的信鸽轻巧的落在疾驰而过的马车窗户边缘,鸽眼圆睁不时的转动着。
江如晔将信鸽抱进马车内,取下它脚上系着的信筒,将信纸拿出。
【殿下,江元青已将户部尚书卞正谊,拉入太子一党。】
江如晔眼底透着不屑,想必换粮一事也是他们所为。
他拿起笔墨纸砚在纸上写着,回信给那人,将纸卷好塞入信筒内。
他轻拍信鸽的头,眼眸冰冷威胁道:“被人抓到,你就准备入锅做红烧鸽头肉。”
鸽眼一震,振动翅膀快速飞走,一刻也不敢停留。
“停车!”温祁喊道。
江如晔向外看去,已抵达平州关,温祁将令牌递给士兵,这才放行。
马车向前行驶,外面的雨声渐小,江如晔向外看去,雨势渐渐收敛,天空的阴沉转为蓝灰色。
阳光透过云层缝隙,洒下斑驳陆离的光影。宋珺璟抬手雨已停,微风拂过,带着花草和泥土的清香。
他看向身后的一袋袋米粮,想到江如晔等他,心中喜悦,快马加鞭的回了平州关。
金銮殿上气氛沉重,众臣不敢出声,明帝神色愤怒。
“砰–––”
明帝心中怒火无法发泄,将茶盏扔下,金銮殿内众臣心中一颤,纷纷低下头不敢去看。
“换粮一事,还未查出!就这么难吗?粮食你们也凑不出来,是等着蕃国直攻南云郡取你们首级吗?!”明帝怒道。
众臣闻言神色慌张,跪下拜道:“皇上息怒。”
“你们除了说这些还能说什么!!卞正谊呢?!”明帝起身指着他们怒道。
“臣在!”卞正谊慌慌张张走出来拱手道。
明帝眼眸微眯,懒散的坐在龙椅上:“身为户部尚书,粮食一事为何凑不出来!”
卞正谊闻言身体一颤,立即跪下,眼中透着恐慌,声音颤抖道:“大雨连降收成不好,凑不出一月军粮,臣实在无能为力。”
明帝眼中闪过一抹疑惑和不解,何时大雨连降,怎得没报上来。
“大雨连连?怎么没报上来?”明帝疑惑道。
卞正谊拱手道:“南云郡未下,都城连降一月,余粮早已发霉无法食用。”
都城是明国最大的产粮地和粮产,大雨连降一月,那也确实无法凑出余粮给平州关将士。
明帝自然明白,闻言颔首道:“这事交与户部去解决,凑出余粮给平州关。”
“臣遵旨!”卞正谊拱手道,眼中的慌乱早已褪去,升起一抹狠厉。
“无事便退朝,朕乏了。”明帝摆手道。
众臣心中石头重重落下,三五成群向殿外走去,小声议论今日朝堂之事。
远处已能看见平州关的城池,宋珺璟连忙策马驱着粮车,向平州关驶去。
微风拂过脸庞,额角的碎发,随风飘扬,潇洒不羁。
他抬眸看向城楼高声喊道:“阿晔!”
士兵见他将粮食带回来,早已将米粮卸下,宋珺璟翻身下马,江如晔转身疾步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