恫断楼(101)
刘敏似乎对槐里也很感兴趣,拉着他问东问西,从哪里来,做什么的,事无巨细,恨不得把槐里的祖宗十八代都问个清楚。
槐里被她问得有些招架不住,只得含糊其辞地应付着。
刘敏见状,也没有继续追问,只是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瞧我,这一高兴就忘了分寸,公子别见怪啊!”
槐里摇摇头,表示并不在意。
“对了,公子贵姓啊?” 刘敏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问道。
“槐,单名一个里字。” 槐里答道。
“槐里?” 刘敏重复了一遍,随即像是想到了什么,猛地瞪大了眼睛,问道:“你可是和当年清乐坊的木竹公子有什么关系?”
槐里心中一惊,面上却不动声色,淡淡道:“刘姐认识家父?”
“家父?是了……确实应该是这个年龄。” 刘敏惊讶地捂住嘴巴,不可置信地看着槐里。
刘敏顿时激动起来,一把抓住槐里的手,说道:“我可算是见到你了!”
槐里被她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弄得一头雾水,还没等他开口询问,就听刘敏说道:“槐公子,不瞒你说,我这条命,还是木竹公子救回来的!”
“救你一命?” 槐里更加疑惑了。
这刘英看上去也有三十多岁了,而木竹已经去世了快十年了,她怎么会见过木竹?
“刘姐,你见过家父?”
“说起来,也算是机缘巧合,” 刘英解释道,“十二年前,木竹公子和先帝推行了女子可参军的旨意,”
“那年我和我爹怄气,不愿嫁人,就自己报名参了军,后来有幸在一次战役中立了功,被调往别的县做了巡检,也正是在那里,我偶然间看到了木竹先生的画像,这才知道,原来当年那位救过我一命的恩人,就是名满天下的木竹先生。”
“我第一年参军,随着军队途径一处山林,就不幸遭遇了山贼,我当时年岁太小,一时间慌不择路之下跌落山崖,正巧路过的木竹公子救了我,” 刘英回忆道,
“当时我还年幼,并不知道公子的身份,只牢牢记住公子的样子,后来我养好伤回到军营,却再也没有见过公子,直到后来…”
刘英说到这里,眼眶微微泛红,“直到后来,我看到了先生的画像,才知道,原来当年救我的人,就是木竹公子,只可惜,我还没来得及报答公子的救命之恩,公子就……”
刘敏说着,眼眶微微泛红。
槐里也是低着头,嘴角被自己咬的泛白,
十二年前,正是木竹进宫的第一年,也是木竹出过宫的一年,
只是木竹那次出宫,并没有和槐里见面,
去了哪里,当时槐里,也是全然不知。
直到今日,才从他人口中,再次拼凑了有关木竹的记忆。
槐里忍不住心中感叹,自己或许终其一生,也无法像木竹那样,心怀天下,为了大楚,奉献自己全部的精力。
槐里低头不言,刘敏却已经转身对刘德贵说道:“爹,您还不知道吧,这位槐公子,就是木竹公子的儿子!”
刘德贵闻言,也是一脸震惊,随即看向槐里的眼神就充满了敬佩和感激。
说起木竹,比起所谓恫断楼,或者说青楼男子的身份,
寻常百姓却是始终铭记着,木竹和先帝推广过的太多改变普通人命运的旨意。
不止是女子可入仕,参军等女子地位的改变,更是让更多普通百姓的孩子,也有机会读书,或者学一门手艺,百姓的贸易,也是更为自由,赋税也是不再让人喘不过气……
“原来是木竹公子的儿子,真是好啊,太好了!”
槐里被村长明显激动的语气唤回了思绪,连忙说道:“村长不必客气,家父若是知道如今还有人记得他,想必也会十分欣慰。”
刘敏感慨道:“木竹公子当年可是为了大楚国操碎了心,若不是他,我们这些女子哪能有今日的地位,我这条命,更是早就交代在战场上了……”
槐里听着刘敏的话,心中五味杂陈,他从未听到过旁人如此直白的提起过木竹的这些往事,眼眶微微泛红。
“槐公子,你这次来,是为了收粮?” 刘敏问道。
槐里点点头。“是,不过如今没带够钱,付了定金给村长,”
刘敏低头沉思,片刻后抬头,直视槐里问道:“槐公子此处,可是和四皇子殿下一同来的胡岭边塞?”
槐里微微一愣,随后想到,要是认真说,刘敏如今并非普通百姓的身份,再加上以前也参军。
能猜到收购粮食的用途,也不意外。
微微点头,槐里看向刘敏。
“爹,您就别藏着掖着了,把咱们村里最好的粮食,都先给槐公子!钱的事情,槐公子后面补上就好。” 刘敏说道。
“这……” 刘德贵有些犹豫,毕竟粮食是村民们辛苦一年的成果,若是价格不合适,他也不好做主。
“爹,您就放心吧,槐公子既然是木竹公子的儿子,自然不会亏待咱们!” 刘敏说着,转头对槐里说道:“槐公子,你说是吧?”
槐里微微一笑,说道:“刘姐放心,我这次来,是为了高价收购粮食,且我向村长和各位村民保证,我并会是要再次贩卖这批粮食。”
“此物也留给村长,若是槐某未能按时将钱补起,此物应当也能抵得上那些粮食的钱。”
槐里迟疑一瞬,还是将一枚玉佩留给了村长,
玉佩算不上有特别的意义,只是不久前和曲烬成婚时,皇上赏赐的罢了。
因为是御赐,自然不可能拿出去送人,更不可能轻易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