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死重生,全皇朝跪下叫祖宗(211)
明曦瞧着太夫人的脸色就知道自己猜对了,她也没再多说什么,又跟太夫人聊了几句家常便起身告辞。
明曦这边前脚回了自己的院子,后脚荣安堂那边就把姜氏叫了去,明曦听茜草说姜氏是红着眼从里头出来的。
明曦对姜氏可不放心,她年轻时依靠姜家在伯府立脚,如今娘家难得有事情让她帮忙,而且还是互惠互利的好事,既能压制杨姨娘,又能把段宁攥在手心,只怕她被姜家一慫恿又会动心。
她让李全注意些姜家的动静,也只能先把这事儿搁置,毕竟段宁还未回京,现在有太夫人压着,她也不敢直接定下这门亲事,就算是要做什么也得等过年时段宁回京了。
段琪是个聪明又理智的人,中了秀才之后,跟着家里长辈出去应酬几日,立刻闭门读书,一概邀约全都拒了,传到外头去,对他的夸赞又多了几分。
转眼到了中秋节,明曦应宫中旨意进宫过节,之前端王曾给她提过醒,没想到中秋前一日,她接到了白时溪的私信。
信上只廖廖几个字吗、,明曦却看的眉心都紧紧蹙在一起。
皇后是一天不搞事,就浑身不舒坦。
第186章 把心戳成筛子了
中秋宫宴以前哪有定远伯府的份儿,太夫人也好些年没进宫了。
但是今年,姜氏却接到了宫中的帖子。
因为段宁的事情,姜氏刚被太夫人训斥,后来杨姨娘又在定远伯跟前哭了一场,她接连接受了婆婆跟丈夫双重的打击,整个人都有些萎靡不振。
中秋宫宴的帖子一到,姜氏整个人又容光焕发起来。
明曦懒得理她,太夫人却十分忧心,一边让人给明曦准备进宫的衣裳,一边压着姜氏这几日不许出门,更不许回姜家。
姜氏憋了一肚子火,上不来下不去,想要跟长子说一说,结果儿子不止差事忙,回府后还要跟着幕僚分析学习衙门的事情,见他累得不像样子,就不想拿着这些事儿让他烦心。
丈夫是个靠不住的,那就是个没心肝的人,两人也说不到一块儿去。
倒是段琪听说了此事后,在母亲中秋节前进宫的头一日特意与她一起吃了晚饭。
用了晚饭也没走,陪着姜氏说话。
姜氏开心不已,说着说着就说到了段宁婚事上头。
姜氏还有些愤愤不平,但是当着儿子的面,也不好说些不好听的,只道:“你怎么问起这个,有人在你跟前说了什么?”
段琪摇头,“没有,我只是那日无意中听下人说了几句,这才想起来二哥也要到说亲的年纪了。”
姜氏挤出一抹笑容,“这些事儿你别操心,只管好好读书就是。”
家里的爵位要给长子承继,但是小儿子怎么办?
好在读书还成,只能指着高中后走出一条路来。
姜氏觉得愧对小儿子,故而对小儿子的学业十分上心,这也是她当年求着娘家让小儿子过去读书的原因。
她爹爹还在的时候,姜家如日中天,可惜爹爹过世后,几个兄弟都不怎么成器,这些年姜家也逐渐落寞。
“娘,若是让我娶一个庶女,你会如何?”
“胡说八道,你是伯府嫡子,怎么能娶庶女?”姜氏脸色一黑,眼睛立刻盯着儿子怒道。
“伯府嫡子怎么了?”段琪哂然一笑,“娘,伯府若不是大姐订亲端王爷,只怕高门庶女都未必愿意嫁给我,毕竟我只是伯府幼子,不能承继爵位,而且伯府早先的情形您也清楚。”
姜氏心头一梗,盯着小儿子道:“你到底想说什么?”
段琪放缓了声音,眼睛里带着笑,望着自己的母亲,“母亲一向爱护我,早早地就在为我谋出路,求了外祖母跟舅舅,让我去姜家读书。”
姜氏听着儿子这样说,眼眶微微一红,还算有良心。
“我一直很感谢外祖母跟舅舅们对我的照顾,但是娘,恩情归恩情,二哥的婚事也是大事,你不能糊涂。”
“我怎么糊涂了?姜家的庶女那也是你舅母精心养大的,又不是什么上不得台面的人。”姜氏恼了。
“若是二哥没出息,姜家愿意将庶女嫁过来?”
姜氏:……
自然不会。
“他日二哥高中之后,上有大姐这个端王妃,下有自己挣来的功名傍身,他自然能选一个更好的妻子,为何要娶一个庶女?”
“怎么,还委屈了他不成?”
“倒不是委屈的事情,而是儿子日后也要走仕途的,您得为儿子想想。”
“这跟你有什么关系?”
“怎么会没关系?官场中同僚,同窗,同乡,师生就如同一张大网,层层勾连在一起。若是二哥能得一个好岳父,有他在前开路,等我高中踏上仕途,自然更轻松。”
姜氏一脸疑惑,“你休要糊弄我!”
“大哥不是一个好例子吗?”段琪反问。
姜氏顿时哑口无言。
段琪轻声说道:“娘,您对儿子一片爱子之心,我心中牢记。但是,二哥现在有出息,您是他的嫡母,此时更不该打压他,而是应该助他一臂之力。”
“做梦!”姜氏气得手都颤抖起来,“他插上翅膀飞起来,让我对着杨姨娘母子低头?”
“杨姨娘只有一个二哥,您有大姐姐,大哥哥,我与二姐姐,不管何时,只有杨姨娘母子对您恭恭敬敬的道理。”
“可……你大姐姐待我……”
“那母亲待大姐姐如何?”
姜氏瞪着小儿子。
段琪轻轻叹口气,“娘,你即便做不到待大姐姐如待我一般,至少不能让她因您对其他手足心生怨恨,若是大姐姐一力扶持杨姨娘与二哥,您想想会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