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死重生,全皇朝跪下叫祖宗(585)
天家无父子。
张阁老深深地看了一眼进入寝殿的端王的背影一眼,婕妤不觉得此事跟端王有关系,但是他觉得未必。
晋王妃是端王妃的亲妹妹,尤其是这姐妹俩还曾闹得几乎断亲,一个在京城爹娘跟前长大的,如今却对在外长大的俯首帖耳。
而且端王妃的亲生父母被逐出伯府,端王待她更是情深义厚,可见这位端王妃的手段有多厉害。
晋王妃的性子怎么能想到这样的事情,当然是有人指点。
而且自己的人暗中去查钱知府,证据拿到得太过顺利,若不是有人暗中相帮怎么会如此?
张阁老心头发沉,再看看不争气的晋王,长长地叹了口气。
钱侧妃的事情,只怕端王这边早就发现了端倪,只是一直压着没说,就等着皇后与婕妤两败俱伤。
而现在,他还要承端王雪中送炭的情,真是想想就堵心。
好一对豺狼虎豹的夫妻!
皇帝睁开眼后,眼前一片片的黑影,张阁老与几位阁臣皆在身边候着,瞧着皇上醒来,立刻上前见礼。
皇帝定定神,丁肇上前慢慢地扶着皇上靠着软枕坐起来,他轻声说道:“陛下,您先喝点水吧。”
皇帝嗓子又干又涩,心口如压一块大石喘不过气,他轻轻点头。
丁肇亲自将放温的茶盏端过来,小心服侍着皇帝喝了半盏水,这才低声又说道:“几位阁臣都在这里候着,太子与诸位王爷也在殿外守着。”
短短一句话,就把形势交代清楚了。
皇帝心中有了数,侧头看向张阁老。
张阁老立刻上前一步,沉声说道:“陛下,有何吩咐?”
皇帝眼神虽然已浑浊却依旧犀利,他看着张阁老问,“钱知府的事情,你当如何处置?”
张阁老知道,皇上这话不止是问钱知府,更是在试探他对婕妤与晋王的态度。
张阁老心头一震,随即便说道:“回皇上,钱知府所行之事罪大恶极,实在是不能宽恕,当以国法处置。”
皇帝自然不会宽恕钱知府,他要的是张阁老的一个态度。
张阁老言语中没有丝毫提及张婕妤与晋王,皇帝慢慢收回自己的眼神,良久才说道:“朕一向深信爱卿处事公正,此事交由你彻查。”
“是,微臣必不负皇上所望。”
张阁老心里松口气,皇上让他去查,这一次看来是没有庇护皇后母子的心思了。而他为了避嫌,必然也不会恶意构陷。
张阁老接手钱知府一案的消息迅速传开了,皇后坐在坤德宫里面色铁青。
万万没想到,还会有这样的反转。
好一个张阁老,真是咬人的狗不叫!
此时,东宫里白时溪看着新进东宫的美人,这是太子三日前带回来的,宣州首富谢家的嫡长女谢慕华。
谢慕华长相不算是很出众,但是她最为出众的是谢家给的嫁妆,一地首富,拿出了大半家财给谢慕华傍身。
这丰厚的嫁妆,对如今的东宫而言简直是雪中送炭。
钱知府一案,就如悬在东宫头上的刀。
第521章 帝王心海底针
明曦出月子那日,女儿的名字萧沐宸翻遍了书籍终于定了下来,叫做知意。
萧知意。
皇家郡主要上玉碟,皇帝接到了萧沐宸的折子,看到这个名字嘴角抽了抽,实在是不知道说什么好。
知意,知意,可真是粗浅得很,他那点心思恨不能昭告天下!
没出息!
皇帝本来还在养病,被这个逆子给气得生龙活虎地去淑妃那里发了一通火。
“他也不怕丢脸!”皇帝黑着脸怒道,“给女儿取这么个名字,经过人家孩子同意了吗?”
淑妃:……
当初你选我进宫,经我同意了吗?
你们皇家父子一个德行,骂谁呢?
谁的种像谁,抱怨什么?
她这么多年在后宫这个泥潭里挣扎,都没埋怨他呢。
淑妃心里吐槽不已,嘴上还得为惹祸的儿子说情,“皇上骂得对,我看他是一点脸面也不要了。自己稀罕媳妇就算了,还把自己闺女带上了。这事儿不能让他得逞!”
皇帝看着淑妃如此生气,与他同一阵线,心口那点火气也就消散了些,“朕也不是对端王妃有不满,就是觉得不能这么纵着。”
“是啊,臣妾也是发愁。也就是明曦这孩子自幼跟着她养父行商,走南闯北的性子历练的坚毅,这要但凡换一个人,还不得尾巴翘上天,不知道会做出什么恃宠生娇的祸事来。”淑妃一脸愁容地开口。
皇帝听着淑妃这样说,仔细想了想,段明曦自从嫁给老四后,确实不像在闺中时做事那么招摇,而且还拿出那么多银子……
一想起银子,皇帝有点心虚。
老四家的毫无怨言,当初他不好封赏段明曦,把恩赏给了伯府,但是也只是升了一级官职罢了。
这赏赐着实算不上丰厚,但是不管是老四还是老四媳妇从没有抱怨过,便是伯府的人也从无怨言。
又想起上次亓坪府一案倒霉的段愉,这倒霉蛋,接连两次被人算计,能这么糊涂做官的也就是他了。
一点也不长记性。
还有做了给事中的段宁,虽是庶出却才华出众,而且骨头特别硬,官职不高,但是却十分敢说敢做,上任短短数月,不知得罪多少人,户部上下官员都要让他得罪遍了。
不过,也正因为他行事坦荡,敢说敢言,户部才能清理得干干净净的,刘楚先能平平稳稳地告老致仕,保留一世清名,也有他几分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