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燕归的八零年代(363)

作者: 棠花落 阅读记录

“至于第三项,要扎中所需的穴位,我们还是和第一项一样,每人出五题,里面含一串的针灸穴位,谁扎得准备算谁赢。”

“题目出好后折好放在箱子里,他们摸到哪一题就答哪一题。”

“每个题他们都有三次抽签回答的机会,谁答对得多,就算谁赢!”

苏老爷子看了他一眼说:“好,就依你说的办。”

对苏老爷子和苏静知而言,出题考他们并不算难,很快就把考核的题目出了出来。

苏静知完全没把景燕归放在眼里,他出题的时候考虑到的是苏翠松和苏如松跟着他学到了哪些医学上的知识,希望他们运气好都能抽中他出的题。

他的想法是美好的,然而现实是残酷的,最后抽题的结果是他的两位宝贝孙子连抽四题都是苏老爷子出的题。

苏老爷子没想着给景燕归放水,因为他对景燕归信心满满,她不需要任何人给她放水。

第一轮背医经的题,苏老爷子出的是《内经》里经典章节,苏翠松和苏如松背得磕磕巴巴,有一大半都记不住。

好不容易苏如松第四题抽的是苏静知出的题,只是他因为太过紧张,原本背得熟悉的东西也忘了个七七八八。

苏静知听到两人背的磕巴,心里虽然不是太满意,但是觉得他们表现的还是相当不错的,毕竟原文晦涩难懂,他们能背到这一步也可以了。

最后轮的是景燕归,她从中里面抽出了第一道题,这题是苏老爷子出的,是《调经内篇第六十二》,她看完题目后直接背诵,背完后直接把这篇文章的意思再讲解了一遍。

苏静知原本是没把她放在眼里的,听到她把这一题的内容背的滚瓜烂熟,心里先是一惊,然后就心生愤怒,苏老爷子果然作弊了,要不然她怎么可能能背得这么熟?

只是这题是他们一起出的,规则也是预先定下的,他的两个孙子抽了苏老爷子出的四道题,景燕归后面抽中的两题只可能是他出的,他就不信景燕归还能背得出来。

然而今天当他答应苏老爷子让景燕归和苏翠松和苏如松比试时,整个局面相当于大型打脸现场。

景燕归下一题抽出来的是苏静知出的题,出的却是《伤寒杂病论》里的题。

《伤寒杂病论》和《内经》一样被奉为医家经典,但是整本书的行文要比《内经》简单得多,背起来也简单,只是里面是按当时的年代背景写成,杂了不少当时的时语,要理解就难得多,很容易解错。

景燕归知道在这种时候也不需要她去解,直接把她看过的几本关于《伤寒杂病论》里几位影响力最大版本的注解背了一遍。

这些内容有苏静知甚至都有些没有看过,他听完后脸色微变,安慰自己就算景燕归这一局胜了也没有关系,毕竟她只跟着苏老爷子学了半年,顶多也就是死记硬背了一些东西,并不会真的治病。

而苏翠松和苏如松这几年一直跟着他在村里给人治病,他们的医术虽然还不算高明,但是比一般的赤脚医生是要高明得多。

他这么一想心里又平衡了不少,等景燕归抽出第三题背完后,他撇了撇嘴冷嘲热讽:“不过是死记硬背而已,不算什么!”

景燕归直接怼回去:“学医的人连医家的经典都背不出来,还好意思说自己是学医的?只怕他们就算是死记硬背也背不出来,毕竟背下这些并理解这些也是需要天份的。”

她这话和当年苏老爷子说苏静知的话几乎一下,苏静知气得脸都黑了。

苏老爷子因为自家徒弟争气,心里得瑟,却说:“你是我精挑细选出来的学医天才,又跟着我学了半年的医,跟他们比什么?”

景燕归立即配合着说:“师父说的是!”

苏老爷子扫了苏静知一眼,见他脸色难看至极,苏老爷子就觉得他这些年来憋在心里的那口恶气都散了不少,直接说:“第一项景燕归胜,现在来比第二项,谁先来抽题?”

第342章 比不过就耍赖

苏静知被这一对师徒联合起来气得不行,按他平时的处事方式这会是要动手打人了,可是这会有方弦之在,打又打不过。

他只好憋着怒气说:“上一轮是如松和翠松先抽的签,这一次景燕归来抽!”

景燕归微笑着说:“好啊,我就怕我答完题之后你的两个宝贝孙子就彻底成了怂蛋!”

苏静知冷冷地说:“翠松和如松跟着我学了好些年的医,又经常给人看病,肯定比你强!倒是你,得好好想想你一会要怎么答题!”

景燕归看着他说:“多谢提醒,我一定会全力以赴,把你的两个孙子比下去。”

“大言不惭!”苏静知冷声说。

景燕归抽中的第一题是:“一病人,头项痛,面红,咳嗽,咽痛,流涕,脉数,舌胎薄白,当处何症?当开何方?”

这题看症状是最简单的感冒发烧,要治并不难,甚至《伤寒杂病论》里都有相应的药方。

这种症状苏如松和苏翠松平时没少跟着苏静知给人治病,他们觉得这题简单的不行,当即两人各开了一个方子。

景燕归看完这题后却并没有直接开方,却先例明了两个方向,若病人有汗脉弦则为风热感冒,处小柴胡汤,若病人无汗弦浮则为风寒感冒,处正柴胡汤。

时间一到,三人同时交卷。

苏老爷子把三人的考卷摊在桌上,扫了一眼苏翠松和苏如松的答卷冷笑一声,再看了看景燕归的考卷,把苏静知喊过来说:“你自己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