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燕归的八零年代(390)

作者: 棠花落 阅读记录

方弦之的眼神温柔:“你怎么知道我的生日的?”

“我问江阿姨的。”景燕归如实回答。

方弦之本来想为自己谋福利,这么一块玉也不可能让他满意,这会他知道她居然主动去问过江倚楼他的生日,他心里的感觉就完全不同了。

他把玉递还给景燕归:“替我戴上。”

景燕归点头,方弦之比她高了将近一头,她要伸长胳膊半踮着脚才能够得着,他配合的略弯了一下腰,他的脸就凑到了她的脸旁。

两人靠得极近,能闻得到对方身上的气息,有一丝涟漪在两人心尖荡开。

景燕归的脸红得更厉害了,她能清楚的看到他浓密的眼睫毛,褐色的眼睛里荡开的温柔,温软的鼻息轻扫过来,似乎拂过她的心尖,让她整个人有些不知所措。

原本很容易拉开的红绳结扣,她愣是拉了好几下才拉开。

等她帮他把平安扣戴好的时候,她觉得自己像只刚煮熟的虾。

方弦之看到她这副样子微微一笑,他原本是想要抱抱她的,这会却没有去抱她,而是低头在她的额前亲了一下,温声说:“好好学习,我在帝都等你。”

景燕归重重点了一下头,方弦之转身走了几步又突然折了回来:“刚才差点被你绕过去了,这个平安扣是你送我的生日礼物,但是你还没有把奖励给我。”

景燕归觉得他真的是太不好哄了,这么快就反应过来了,她笑着问:“你想要什么?”

“暂时没有想好。”方弦之看着她说:“要不这样吧,你好好想想想要送什么给我,想好了就亲手送给我。”

景燕归犯愁:“万一我送你的东西你不喜欢呢?”

“没有万一。”方弦之朝她温柔一笑:“只要是你送的东西,我都喜欢。”

景燕归:“……”

她觉得自己又被方先生撩了一回。

方弦之看着她说:“就这么说定了,你好好想,有这件事在,你应该每天都会想我一回。”

景燕归莫名觉得这才是他让她想着送他礼物的真正意图。

景燕归把方弦之送上了去帝都的火车后,心里怅然若失,这个寒假他一直陪在她的身边,她似乎也习惯了他的陪伴。

方弦之去帝都,小崽崽最高兴,它那天开心的只差没放鞭炮,在屋子里开开心心地跑了好几圈,尾巴只差没摇上天。

全家人都不太明白小崽崽这是怎么了,居然疯成这样!都在考虑要不要带它去看兽医。

方弦之回了帝都,这个年就算是真正过完了,她所有的事情也都需要忙起来。

景燕归年前接的订单,到这会才做了一半多一点,帝都那边的订单还有十来天才能真正做完,到时候由苏柏青亲自过去送货。

而高灵芝和老太太下过来的那张订单还得往后排,景燕归药厂现在的产能有限,每个月能交的订单其实是有定数的,所以建工厂扩产能是必走的路。

第367章 苏柏青的桃花

那位老太太年前由景燕归治了大半个月,身体已经好了个七七八八,过年的时候还互通过电话,她告诉景燕归那些药的效果很好,后续会长期找景燕归合作。

这个消息属于开年后的第一个好消息。

景燕归的这家药厂苏柏青也有股份,这些事情也需要和苏柏青商量,只是苏柏青过年这段时间忙得不可开交,他在阳城和省城都有些走动的关系需要他维持。

景燕归还是初十那天见过苏柏青的,已经有大半个月没见他的人影了,她深深地觉得他真不是一个合格的股东。

可能因为初二那天景燕归帮着苏老爷子收拾了苏静知,苏老爷子最近看到景燕归比之前要温和得多,他在家也没什么事,干脆住到景家来盯着景燕归学医。

而学校那边,景燕归又经历了开学后的第一个月考,她这一次分数的提升比之前慢了些,这也是她之前预料到的事情,毕竟越学到后面要提升分数就越难。

景燕归考完后毫无悬念的又收到了各科老师的新年礼物:一人一大叠试卷。

景燕归抱着试卷回到教室的时候,蒋林芳看到她的表情就想笑:“要不要我帮你做一点?”

“全送给你都行。”景燕归做势要把手里的试卷送给蒋林芳。

蒋林芳跳到一边说:“老师们的厚爱我可承受不起,这些你还是自己慢慢享受吧!”

景燕归白了她一眼,两人现在已经很熟了,说话比之前随意多了。

蒋林芳这一次的成绩略有下降,估计寒假在家里偷懒了,却还是能达到本科线。

两人说说笑笑地下了楼,一个男生走到蒋林芳的身边说:“蒋林芳同学,我能请你去看电影吗?”

蒋林芳扫了那男生一眼说:“我们这里有两人女生,你却只请我一个人看电影,我很好奇,你这脑子是怎么长的。”

她这话说得很不客气,男生的脸顿时就胀得通红,还想要说什么,她却又说:“你什么都不用说了,我最近的任务是好好学习,学习之外所有的一切全部免谈!”

男生灰溜溜地走了,景燕归在心里同情了那位男生一把,这个男生性格看着有点内向,今天来请蒋林芳看电影估计是鼓足了所有的勇气,只是蒋林芳明显没有看上那位男生。

那男生走后,蒋林芳轻撇了一下嘴说:“就他这种幼稚的,我才不会跟他处对象!”

景燕归想起之前苏柏青的话,试探着问她:“你喜欢什么样的男生?”

蒋林芳想了想后说:“不知道,再过几个月就要大考了,我现在没有处对象的心情,不过如果硬要问喜欢什么样的男生的话,我觉得我应该会喜欢成熟稳重一点的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