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归的八零年代(626)
景三婶吃饭的时候一个劲地夸杨晚秀的手艺好,吃完饭之后她这种懒得要死的人居然主动去洗碗。
杨晚秀见她最近像那么回事了,她要去洗碗杨晚秀也不拦。
景三婶走后,杨晚秀笑着说:“以前觉得她又懒又贪不是个好的,现在看来她比我想像中的要好些。”
“人都是会变的。”景燕归笑着说:“二婶变成了我们不认识的样子,三婶却有所畏惧和底线,这事整体来讲也是个好事。”
杨晚秀点头:“我实在是不想老三再离婚了,你是不知道,村里现在都在传我们老景家是掉进离婚的窝里了,没少被人说嫌话。”
她一向好强,只是在子女的事情上她有太多的无能为力,离婚这事在村里,也实在是不好听。
景燕归笑着说:“奶,你就别想那么多了,离不离婚不重要,重要的是过得幸不幸福,只要过得幸福,就算离了婚也不算什么事情。”
这事杨晚秀倒是认同她的观点,却又有些担心地问:“你下周要和苏老爷子去省城和白家的人对质,心里可有谱?”
“这事奶你就别担心了。”景燕归认真地说:“这事我们占理,白家是无理取闹,我不怕他们。”
杨晚秀点头:“话是这么说,但是你也还是得小心一点,依我看,白家那边就不是什么好人,你多做些准备,防着些。”
景燕归应了下来。
白家那边的态度在她看来并不重要,她做好自己就行。
这一次有苏老爷子带着她去吵架,她觉得腰杆子格外的直,毕竟她是占理的那一方,白家要是胡搅蛮缠,她也不需要客气。
只是她觉得这件事情终究是她自己的事情,苏老爷子年纪大了,她不愿意他为了她的事情太过费神。
从医这条路,她走得比前世早,走的路线也和前世有些不一样,路上会遇到各种阻力也在她的意料之中,她需要自己来应付。
很快就到约定的时间,这天一大早,景燕归就起床去了苏家。
方弦之本来是要陪她去的,却在前一天晚上张明杰打来电话,客户有一份极重要的资料需要他亲自处理,景燕归知道后哪里还敢让他陪。
于是早上出门的时候由苏柏青开车,苏老爷子陪同。
景燕归在车上看了一眼他们的阵容,嘴角微勾。
苏老爷子再次交待:“这一次你不要怕,师父是你的后盾,到了中医协会之后,绝对不能怂,不能丢我们苏家的脸!”
景燕归忙点头答应。
苏柏青一边开车一边问:“爷爷,你虽然是中医协会理事,但是好像已经很多年没参加过中医协会的会议了吧?”
苏老爷子淡声说:“我只是个理事,又不是会长,我没事天天跑到中医协会来做什么?”
其实放眼全省,他是地位最高名气最大的中医,当初中医协会成立的时候是要推选他做会长的,只是他当时心里创伤极大,再没有兴趣来折腾这些事情。
当时有人觉得他的号召力强,还来做过他的思想工作,却没太注意说话方式,提到他去世的儿子和儿媳,被他直接喷了回去,甚至不愿意加入中医协会。
最后几位和苏老爷子关系走得近的中医过来做了协调,苏老爷子才答应做中医协会的理事,他只是挂个名头,不管任何实事。
第588章 绝对不能怂
苏柏青给景燕归普及了一下苏老爷子为什么是理事不是会长的事后,景燕归觉得这事很有苏老爷子的风格。
苏老爷子听到苏柏青说起这些事情眸光有些幽深,淡淡地说:“我年纪大了,没精力去打理那些事情,他们却硬要我去,这种做事的方式我不喜欢,当然要拒绝。”
景燕归知道苏老爷子并不在乎这些虚名,他虽然不愿做中医协会的理事,但是却对中医感情深厚,他这些年闲下来都在整理他之前留下来的病案,写他行医的经验和心得。
那些资料,他已经写了有十几万字了。
他虽然因为种种原因只收了景燕归一个徒弟,却想将他毕生的心血流传下去,能有更多的人受益于中医。
三人在车上闲聊说着话,很快就到了省中医协会。
景燕归下车后看着有些破旧的房子前挂了一块不太起眼的匾额,上面写着省中医协会几个字。
如果不是特意去看,根本就发现不了这就是省中医协会。
苏老爷子拄着拐杖看着省中医协会的匾额,轻轻叹了一口气说:“进去吧!”
中医这些年的地位其实有些尴尬,前些年因为一些特殊原因被打成不科学,已经失了群众基础,这个地方还是一位受益于中医的患者捐出来的。
中医的从业人数在本世纪二十年代统计出来的数据全国是二十八万人,现在差不多还是这个数据,而人口的总数却增长了好几倍。
苏老爷子虽然是省中医协会的理事,但是却只在成立的时候来过一次,他对这里并不熟悉。
倒是苏柏青他因为做生意的缘故,需要攒人脉,平时也积极参加中医协会的会议,对这里反倒很熟悉。
门口有个二十来岁的男子在那里迎接,他们表明身份后男子就引着他们往里走。
这房子外面看着破旧,里面却已经修繕过,布置的还算雅致。
他们跟着那男子穿过一道长长的甬道,然后便进到了一个类似乎大厅的地方,里面放了几十把椅子,坐满了人。
他们还未靠近,就听见白斩风的声音传来:“我就没见过这么霸道的人,简直就是欺人太甚!再这样下去,我们省内的中医就苏家一家独大,我们不用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