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黑心王爷,跪安吧(356)

作者: 棠花落 阅读记录

回到王府后,两人虽然睡在一间屋子里,但是却不是同枕共眠。

林岫烟知道他说不上几句话就没有正形,当下轻哼一声,去另一边看折子。

夜君扉看到她的样子唇角微勾,知道他们得在平南王回来之前把东西看完,时间紧迫,他便歇了逗她的心思。

政事堂里存放着烈风州最近一年重要的文书,都是分门别类存放的。

夜君扉和林岫烟的记忆力都很不错,两人又都极懂得如何从中看重点,整体效率很快。

夜君扉一看这些,就发现了烈风州存在很多问题。

他知道烈风州因为地处偏僻,有些穷,可是当他看到户司的折子,他才发现,烈风州比他预期的还要穷。

他的眉头微微拧了起来,他在遇到林岫烟之前,将整个烈风州走过一遍。

他用他的世子身份去过各城的城主府,看过他们的农耕田产的册子,当时就发现有些数据是对不上的。

可是他看到户司里呈上来需要缴纳税款的田地总数,和在各城主府里看到的还有出入。

整个大楚的税收政策基本上相似,那就是寻常人家里只要出了一个秀才,就能免十亩地的税。

出了一个举人,就能免百亩地的税。

出了一个进士,就能免千亩地的税。

这种情况就会造成普通百姓为了免税,把地挂到这些读书人的家里以免赋税。

且这些人有了功名之后,把控着官府土地的丈量,文书上的一亩地可能根本就不止一亩地。

他们中心肠再黑一点的,就把老百姓并过来的地变成自己的地,这种事情老百姓就算是不服,也只能憋着。

久而久之,老百姓手里的地越来越少,这些世家大族手里的地越来越多。

夜君扉看一眼手里的文书,就知烈风州这种情况已经十分严重。

这就会造成税收极低,大户十分富足的情况。

他粗略地算了一下,胡氏一族在烈风州明面上占的耕地面积竟已近十分之一。

至于那些由胡氏掌控,却没有算到胡氏一族头上的土地,应该还有不少,所以实际占比会更多。

而胡氏一族是平南王妃的母族。

他的眼睛微微一眯,觉得胡氏一族该灭了。

只是胡氏一族,这些年来,在烈风州有着极深的根基,想要灭掉他们,需要从长计议。

他心里还没有想出灭胡氏一族的方案,那边林岫烟轻“咦”了一声。

他问道:“怎么了?”

林岫烟回答:“这里有关于风灾的记录,我瞧着有些不对,但是一时间看不出来哪里有问题,你过来看看。”

烈风州之名就和这里的风有关系。

这里一入秋,就会刮起大风,经常一刮就是在几个月。

大风刮过,农作物全部能被刮趴下。

所以整个烈风州的农作物,都要赶在大风来临之前,全部收割完毕。

否则的话,会颗粒无收。

林岫烟觉得不对的地方,是风灾过来赈灾的记录。

她在烈风州长大,对这里的一切都十分熟悉,上面记录的东西却让她觉得陌生。

因为她所知道的烈风州的风灾,并不是每年都有。

烈风州的风虽然很烈,但是这里的百姓都已经习惯。

他们有一套属于他们的抵抗大风的方式,只要每年播种得当,都能赶在大风到达之前收割农作物。

当然,每隔几年总会有那么了一两年大风来得比平时早一些,这个时候就会造成不小的损失。

可是这里的册子上报的,烈风州的风灾每年都有。

因为风的特殊性,各城池间是有差异的,林岫烟最初以为其他城池这几年每年有风灾是正常的。

可是她所在的城池,渝城去年和前年都有上报风灾。

第318章 钱都哪去了

林岫烟却清楚地记得,去年和前年并没有风灾。

她把这些跟夜君扉说了一遍,夜君扉淡声道:“这册子是假的。”

林岫烟有些意外,夜君扉接着道:“这是老不死的上报给朝廷看的,找朝廷要补助。”

他在京城的时候,每年都能收到烈风州送过来的折子。

那些折子有多半都是在哭穷,说风灾又给烈风州造成了多大的损失,需要进行补偿。

皇帝每年收到这样的折子都会把平南王骂上一顿,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

然后平南王就趁机请旨让皇帝减免烈风的赋税,这些年来,烈风州基本上就没有给朝廷交过任何赋税。

林岫烟听夜君扉说完这些事情后眉头微微一皱:“朝廷免了烈风州的税,可是烈风州的百姓每年都会交税。”

“如此一来,这些税岂不是全落在平南王府了?”

夜君扉淡声道:“理论上来讲是这样,但是我之前看过平南王府的账册,平南王府确实没有多少盈余。”

其实平南王府不但没有盈余,还非常穷,平时王府钱财支出都是抠抠索索的。

林岫烟有些好奇地问:“那这些钱去哪里了?”

夜君扉笑了笑:“这可真是个好问题。”

他虽然和平南王的关系十分恶劣,但是他却清楚的知道,平南王不是蠢货。

平南王对整个烈风州拥有绝对的掌控权,这里的一切没有一件能瞒得过他。

在这种情况下,他没有去查这些账,那就只能表明,这些银钱的动向,他是相当清楚的。

夜君扉刚才看过户部的册子,那边每年的税收虽然不算多,但是也没有太少。

且每年整个烈风州除了基本的日常支出外,并没有特别费钱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