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寡后,亡夫回来离婚了(275)
苏棠愿意出面帮忙,洪溪自然就把事情撂开手。
结果苏棠去和洪秀梅谈过之后,她确实没有再和潘彤要工作,但和潘彤约定以后每个月发了工资都要拿出一半还债,直到账全部还完。
这也就罢了,潘彤竟然答应了下来。
苏棠听到这件事,对潘彤更加失望。
但潘彤只是低着头说:“这是我欠他们的。”
如果不把钱还给洪秀梅,养育之恩就会像是一座大山,压在她的心上。
她能感觉到苏棠和洪溪的失望,却又无可奈何,改变不了自己。
“潘彤,我之前让你去找你的亲生父母,你有想办法打听吗?”
潘彤点点头,“没有回音。”
“洪秀梅养了你,你的亲生父母同样养了钟蓝,这是公平的。如果你得还钱,那钟蓝是不是也得还钱?”苏棠问道。
潘彤紧紧抿着唇,“等我找到家里人再说吧。”
柯明康自告奋勇,提出要帮潘彤打听家里人。
“我朋友多,肯定能帮你打听到。”
苏棠看着他,“你的鱼塘怎么样了?”
柯明康提到自己的鱼塘,便有些兴奋。
“已经开始挖了,进度很顺利。我昨天出岛一趟,去联系人买了鱼苗。”
他打算先养几种淡水鱼,先试试水积攒经验。
“对了,咱们这边好像要开始修路了。”
“修路?”苏棠还真没听说过。
修路是一件需要好好规划的事,而且费钱又费力。
“说是先修托儿所附近的路。”
苏棠好像明白邵胤程的心思了,前段时间雨水多,道路泥泞,走两步鞋就没用了。
但孩子们依旧风雨无阻上学。
大概是邵胤程看了不忍心,想先方便一下这些孩子。
时间转到五月底,春晓的孩子出世。
她是在卫生院生的孩子,生完第二天就回家休养了。
苏棠和叶姚也是等她出院之后才上门看她。
是个男孩,五官和陆岩相似,非常深邃挺立,小小年纪就能看得出来是个英俊的相貌。
春晓是她们三个中年纪最小的,却最先有孩子。
看着抱着孩子喂奶的春晓,苏棠觉得她整个人都不一样了,散发着母性的光辉。
“他可真小呀。”苏棠逗了逗他。
叶姚却说:“比起我们的肚子和产道来讲,他已经很大了。”
春晓点点头,“确实,我胎里养的好,他生下来六斤多,医生说卫生院很少见到这么大的孩子。”
大多都是营养不良,五斤多都难得。
“阿棠,你和邵胤程打算什么时候要孩子?”
苏棠摇摇头,“没想过,我们没有备孕,也没有避孕,反正顺其自然呗,来了就要。”
不来的话,说明缘分没到,就继续过二人世界。
现在基地有了托儿所,未来还会有小学、中学,慢慢开始走上轨道。
她其实觉得现在要孩子也挺合适。
从春晓这里离开,苏棠说起宋民谚的事。
“他回燕城了,你知道吗?”
部队有好多人都在说,宋民谚这次回去是为了结婚,说不定以后都不会回来了。
苏棠第一时间想到叶姚,想问问他怎么回事。
叶姚神色淡然:“我知道,说起来他回燕城也是因为我。”
他家里人过来找她,要求她离开宋民谚。
叶姚的态度还是和从前一样,处的下去就处,处不下去就分。
她把这件事告诉了宋民谚,让他自己解决。
他这次便回燕城解决事情去了。
临走前她说过,如果宋民谚回来,之后他们就结婚。
如果他不回来,那就到此为止吧。
苏棠听了唏嘘不已,心想叶姚的感情也太坎坷了。
第242章 卖自行车
时间到六月的时候,托儿所附近的路已经修好。
这是大桂岛上第一次见水泥路,看着就很奢侈。
但确确实实方便了大家,让大家以后都不用再走泥路上学。
起初修路的时候,军属院的人还在抱怨,说这条路就是为了方便岛民的孩子,跟军属院没有关系。
但很快,他们就被打脸了。
水泥路一直修到了部队门口,根本没有计较过是军属院还是岛民的孩子。
对邵胤程来讲,既然决定修路,当然应该一视同仁。
岛上的蔬菜基地扩建,需要更多的人手,陆陆续续有更多的人上岛支援建设。
大家齐心协力,盖好了一座又一座的房子。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大桂岛已经变了样,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苏棠进了更多的自行车在超市卖,大多是被当地的岛民买了。
大桂岛本身不是很大,目前已经开发的地方,光是骑个自行车就能兜一遍,方便的很。
所以自行车在岛上,还是非常受欢迎的存在,除了价格有点小贵,基本没什么太多毛病。
军属院的人一看,也有人起了买自行车的心思。
但这得靠抢,每次到货都是当地的岛民最先知道,等他们到的时候已经卖完了,军属们根本抢不赢。
苏棠见自行车如此受欢迎,便准备拿出一大笔钱,一次进购上百辆自行车运上来。
一次拿这么多货,她当然希望能以最低的价格进购,来来回回谈了好几次,还没谈下来。
杨杰平最近工作懈怠,已经不怎么管开荒种地的事,对自己的本职工作基本处于撒手不管的状态。
时间一长,他斗志愈发消沉,已经没了刚上岛时的志向。
部队只好把他的职位撤了,他干脆在每天窝在家里不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