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同人)甄嬛传甄嬛重生之再入后宫(277)
皇上一直在低垂着眼眸,看起来心里是不甘到了极点。
他虽然知道甄嬛说这些,是为了安慰他,但听了以后心里也难免熨帖:
“嬛嬛,你说的话总能叫朕心里舒坦。”
甄嬛见皇上舒展了眉头,笑着说道:
“臣妾不是宽慰皇上,是实话实说。”
皇上看向甄嬛缓缓说道:
“不错,朕的确要忍,可朕如何能忍得下去呢?”
甄嬛语气十分平和的说道:
“那就请皇上依照敦亲王所言,追封温僖贵妃为贵太妃。”
皇上听后,表情变得异常凝重,他沉默了半晌,随后拿起桌上的茶杯,站起身来狠狠的砸了下去,那样子似乎是要把心里所有的怒气,全都经由此发泄出去似的。
这一声脆响,把门外的苏培盛和小夏子都吓得变了脸色。
苏培盛轻轻叹了口气,看向小夏子说道:
“连莞嫔娘娘都劝不住了。”
“那可怎么办啊师傅?”
苏培盛手里拿着拂尘,一脸平静的看向小夏子:
“我哪知道该怎么办,连莞嫔娘娘都没有辙。”
说完这些,苏培盛冲着殿内问道,用不用进殿收拾。
甄嬛说不用,等会儿再来收拾,之后她就蹲下身子,捡着摔落一地的碎片。
“那就请皇上追封温僖贵妃为贵太妃,加以封号,迁葬入先帝妃陵,同时加封宫中各位太妃,加以尊号。”
“尤其是寿祺太妃为诸太妃之首更要为太后崇以尊号,以显皇上孝义。”
“不错,他要追封他的生母,朕就以为太妃祝祷祈求安康之名,为诸位太妃加以尊号。”
“如此前朝后宫皆无异议。”
“这样不仅言官不会有所议论,宫中王爷太妃也会感沐皇上恩德。”
“只是果郡王的生母,舒太妃已然出家,皇上要如何安置呢?”
提到这件事情,甄嬛还是免不了要提一下果郡王。
皇上此时的心情已经平静了下来,他看着甄嬛说道:
“老十七不会在意这些。”
“果郡王虽然不会在意,只怕有些小人会因此猜度,皇上轻视果郡王。”
“不如也请皇上有意于果郡王吧。”
“这又有什么难办的,舒太妃已经出家了,尊号上不宜再加了,朕就遥尊舒太妃为冲静元师吧。”
甄嬛点了点头,笑道:
“如此那便再无不妥了。”
听到甄嬛这么说,皇上抬眼看向她说道:
“嬛嬛,你不愧是朕的解语花,能事事为朕留心。”
“皇上为天下事操劳,臣妾不懂朝政,也只能在这些小事上,为皇上留心了。”
“千里之行积于硅步,你为朕考虑的小事焉之不是大事?”
就在两人说话的间隙,皇后端了一碗汤走了过来。
苏培盛急忙迎了上去:
“皇后娘娘您来了。”
皇上看向苏培盛说道:
“本宫听说皇上动大气了,所以过来瞧瞧。”
苏培盛点头称是,随后一脸为难的说道:
“可是莞嫔娘娘已经在里头了。”
皇后低头调整了一下情绪,随后又看向了苏培盛:
“那有劳苏公公给皇上通传一声,本宫已经来过了。”
苏培盛点点头,皇后就由绣夏扶着转身离开了。
绣夏看皇后脸上透着不开心,忙出言安慰道:
“娘娘,皇上在气头上不见也好。”
皇后的目光带着狠厉:
“既然莞嫔在了,皇上自然不需要本宫了。”
皇上和甄嬛聊过之后,就去寿康宫见了太后。
把敦亲王要追封温僖贵妃的事情,告诉了她。
太后由竹息扶着坐了下来,看向皇上说道:
“一转眼,尘归尘,土归土,再如何尊封尊荣,人在九泉,还能如何得知呢?”
皇上听出太后话里的意思,但还是问了出来:
“皇额娘允准儿子追封?”
“为何不允?这功夫是做给活人看的,死人又如何得知?”
太后说话的神情,看起来非常的淡定自如:
“只要皇帝所做的事有利于朝政,哀家不会在乎一己荣辱。”
对此,皇上心里倍感意外,他捻着手中的碧玉佛珠看向太后说道:
“多谢皇额娘。”
太后深深地叹了口气,说出了自己的担心:
“时过境迁了,哀家看着华贵妃,很怕华贵妃会像当年的温僖,幸亏她没有子嗣。”
太后心里到底还是忌惮年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年家的实力不容小觑。
更何况皇上对华贵妃的心意,太后也是看的一清二楚。
“儿子看重华贵妃,也是因为她当初失了孩子,儿子总觉得亏欠了她。”
“哀家知道你怎么想,咱们当初独赐给华贵妃的欢宜香,里头那味麝香,早已伤了华贵妃的根本。”
“皇帝请温太医为她医治,难道是想让她再次怀上龙嗣不成?”
皇上听了太后的话,沉吟了片刻,之后缓缓抬头看向太后:
“年羹尧如今已经身退,华贵妃没了倚仗,之前咱们所担心的事情,也就不复存在,儿子也想着,在这件事情上多弥补一下世兰。”
说到这里,皇上又想起了曾经和华贵妃的那个孩子,他的眸光变得暗淡了下来:
“儿不是个好阿玛。”
太后看向皇上安慰道:
“君王要有君王的决断,当时那种情况,如果华贵妃有了孩子,年羹尧一定会扶持这个孩子当皇帝,一旦有了逼宫那一日……”
太后欲言又止的看向了皇上说道:
“哀家和你便连容身安命之所,都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