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甄嬛传同人)甄嬛传甄嬛重生之再入后宫(369)

作者: 顾家大小 姐 阅读记录

绣夏把杯子放在桌上后,做出一副思索地模样,片刻后,她看向皇后说道:

“娘娘,您昏迷之时,皇上只说让奴婢好好照顾您,其他的什么也没说。”

“皇上的表情,十分平静,奴婢看不出和往常有什么不同。”

“皇上今晚哪位小主宫里都没去,从这走了之后,和莞嫔说了几句话,就独自回养心殿去了。”

皇后听完绣夏所说的话之后,陷入了沉思。

依本宫对皇上的了解,皇上一定能猜出刺客所说的话中,暗含的意思。

以莞嫔的聪慧,也一定能够想得出!

如今的形势对本宫很不利,本宫应该如何破局呢?

皇后想着想着,脑袋不自觉地疼了起来,这一次不是装的,而是真真的疼!

但端从绣夏的眼神中看,她是不相信的!她觉得皇后一定又是装的!

然而,身为奴婢,不管主子是真是假,她都得伺候的殷勤周到!

“娘娘,看您都疼成这个样子了,不如先安枕吧!”

绣夏一边说着,一边轻轻的替皇后揉起太阳穴:

“身子要紧,有什么事情,明日再说也不迟啊!”

皇后不满的用眼睛朝身后瞥了一眼,没好气的说道:

“本宫也想什么都不想,可本宫若是不想,明日这景仁宫,不知道要换谁来住呢!”

此话一出,绣夏只好闭嘴,用手卖力的揉着,不敢再多言。

皇后又白了她一眼,这才一边“哎哟哎哟”的叫着,一边还得花心思解决接下来的事情。

她在心里抱怨道:

莞嫔真是命大!这样都能母子俱安!倒是本宫,给自己惹了一身的麻烦!

以皇上这么多疑的性子,本宫可得如何是好啊?

翌日一早,前朝大臣都因为甄嬛被刺杀皇后被挟持的事情,在皇上跟前进言。

“皇上,国母在皇宫里被挟持,这可是关乎朝廷的大事,还请皇上一定要严肃处置,看看宫里还有没有其他同党?”

张廷玉最是正派的一个人,他把老祖宗的规矩看的比什么都重。

所以他十分在意皇后和宗庙社稷。

“皇上,微臣赞成张大人所说。”

甄远道身为甄嬛之父,他不得不为甄嬛说几句话:

“莞嫔娘娘身怀龙嗣,却险些丧身刺客之手,微臣听后,不觉脊背发凉。”

“那刺客本是宫外之人,宫门外层层设防,那刺客是如何进宫?如何行刺?又是如何把莞嫔,引到最偏僻的地方动手?”

“这些都是疑点,还请皇上,一定要替皇后娘娘和莞嫔讨回公道!”

第317章 【华贵妃无端背锅】

“皇上,不管是皇后娘娘,还是莞嫔娘娘,都久居在后宫之中,可以说是与外界没有任何牵连。”

“刺客杀人无非就是寻仇和受人指使。”

“可这次很显然不是前者,可就是不知道是谁竟有这么大的胆子,敢做出这番大逆不道之事!”

……

大臣的话,一句接着一句,皇上阴沉着眸子,端坐在大殿之上,许久他才缓缓开口道:

“你们的担心,朕心里都清楚,此事事发突然,想必你们知道的也是一知半解……”

皇上说着,语气顿了一下,看样子是在思量着要不要说,但随即还是说了出来:

“刺客临死之前,曾说出了五个成语……”

“五个成语?”大臣们面面相觑,都不知所云,最后还是张廷玉率先站出来问道:

“微臣斗胆问皇上,是哪五个成语?”

皇上的眼神在大臣之间扫视了一眼,一字一句的说道:

“皇家无情,后悔莫及,是非曲直,主敬存诚,谋虚逐妄……”

大臣们听后,全都自言自语似的轻声念了起来。

之后又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交头接耳了一番。

其中不乏聪明的,细细念了几遍之后,就能琢磨出其中的意思,像张廷玉和甄远道。

当然也有琢磨了好一会儿子,都悟不出其中关窍的。

皇上任凭他们在下面议论,目的就是想要借此事,来看一下众位大臣对皇后的态度如何。

“你是说,刺客是在暗示皇后娘娘是主谋?”

“那怎么可能?皇后娘娘母仪天下是六宫之主,就算莞嫔再得宠,也不可能威胁到皇后娘娘的地位……”

就这样,经过了一番激烈的讨论之后,张廷玉率先出言道:

“皇上,微臣认为,刺客的话不可信,说皇后娘娘是主谋,要刺杀莞嫔,实乃是无稽之谈。”

“且不说皇后娘娘地位尊崇,没有这么做的理由。”

“就算皇后娘娘真这么做了,又怎么会反过来被刺客挟持呢?”

“所以这件事情,无论从哪里看都于理不合,于情不合!”

“微臣认为,一定是有心之人的蓄意陷害。”

“先让莞嫔失子,再让皇后娘娘背上买凶杀人的罪名,以此来达到她不可告人的目的!”

“还请皇上明鉴,一定不能因为此事而疑心皇后娘娘,让背后行凶之人,坐收渔利啊!”

张廷玉发自肺腑的一番话,让皇上也有了旁的想法。

他虽然怀疑皇后,但张廷玉的这番话,也有一定的道理。

想到这里,皇上看向张廷玉大声问道:

“那依你看,最有可能做此事之人,是谁啊?”

张廷玉向来直言敢谏,他听皇上这么问,也不藏着掖着,而是直接说出了心里的想法:

“若论皇上的宠爱,除了莞嫔,皇上最宠爱的就是华贵妃。”

“而华贵妃从年羹尧在朝时,就一直和皇后娘娘作对,这是宫里人尽皆知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