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情前夫今天火葬场了吗(121)
又在装模作样。
崔韵时在心里骂他。
马车轻晃,谢流忱将她转赠给他的那支宁青花在膝上重新摆端正。
他说:“问江楼有一道桂花烧鹅做得格外好,今晚我们去那里吃好不好?”
崔韵时不想如他的意:“我不想吃,也不想去。”
“那我们就不去,”谢流忱却笑了笑,“都听你的。”
他看出来了,她在故意跟他对着干,想让他不高兴。
可他怎么会不高兴,她这一会儿对他是气,而非恨。
总之,只要她不要因为对他的怨恨而自损身心,为此痛苦煎熬,她拿他当个出气包随便捏捏打打也未尝不可。
她能开心就很好了。
——
马车走走停停,等终于停下时,崔韵时才发现到了问江湖附近。
难怪他会提起问江楼的桂花烧鹅,问江楼就建在问江湖岸边上。
此时正是黄昏时分,问江楼上红绸飘飞,大红灯笼一盏盏地挂着。
湖面上碎金跃动,美不胜收。
两人登上一只早已准备好的画舫,水波轻荡,画舫渐渐远离岸边。
崔韵时和谢流忱对坐着,没有马车外路人的欢声笑语填充两人间的空白,沉默兜头笼罩下来。
谢流忱看着不断远去的波痕,心想他其实不该到水上来,他一向对水能避则避。
只因寻常人若落水,至多就是死了,而他若意外掉入水中,便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试想一下,寻常人在水里会淹死,而他只会死去活来,却一直被沉在水底无法自救,不断地重复窒息而死的过程。
死对其他人来说是一种结束,对他来说,是生死交迭的千万个片刻之一。
他仔细回想和她初见那一回,他为何会到水上去,竟然找不到特别有说服力的原因。
或许是他带的随从众多,自信若出了意外也有人施救,或许是那艘寻日舫驶得离岸不远。
可无论哪个理由都不足以让他上船,现在想想,似乎冥冥中他就是为了与她相遇才会去到那艘船上去。
谢流忱觉得他真是在胡思乱想,可倘若真是天意要他们结缘,那该多好。
月下和那个所谓大巫都在说他们是一对天生的怨偶,但这两个傻子没有注意到,怨偶也是偶,不先结为夫妇,如何成为怨偶。
照这个想法推论下去,他和崔韵时从降临到这个世间的那一刻,就注定要结发为夫妻。
他不相信月下关于怨偶的说辞,可是他好喜欢他们注定要相识成婚纠缠这一说法。
谢流忱看着她在夕阳下闪闪发光的脸,和毛茸茸的头发。
湖风瑟瑟,向她那边吹去,吹得她每一缕长发都远离了他。
她就像神话中短暂羁留人间的仙子,随时都会抛下他这个凡夫俗子,回到属于她的地方去。
明明是很好的景致,心头却忽然涌上一阵无可名状的悲伤,他只能一直这么看着她,看到眼眶发热。
崔韵时也在沉思,她还记得谢流忱说他第一次见她就是在寻日舫上。
这让她有了新的猜想,俗话说,从哪里开始就从哪里结束。
或许谢流忱是真的答应和她和离,没打算耍心眼,才会带她到船上来。
若真是这样,她还真高看他一分,算他终于做了回好事。
崔韵时一想到近在眼前的自由身,心情顿时好了不少。
她面露些许笑意,远望波光粼粼的湖面,伸手撩了一捧水远远地泼出去。
水花飞溅,几滴水珠眼看着往谢流忱那里飞去。
崔韵时转头一看,果然看见他的肩膀被水打湿了一点。
他身后就是一轮落日,夕阳把一切都渲染得那么美好,谢流忱坐在灿烂的晚霞里,看起来像要融化。
他在这时开口,声音也像融化的日光一样,缓缓向她流淌过来。
“今后,你会记得这一日吗?”
崔韵时顺着他的话想了想,没作声。
她不会因为某一日而记住某个人,只会因为某个人记住某一日。
而她记住他,只会是因为记恨。
但一直怨恨也要花很大的心力,他已经消耗了她六年。
她不想把自己的人生再用在和他有关的任何事上,不会再让他浪费自己的时间。
看在他似乎要信守约定和她痛快和离的份上,她还是讲两句好听的吧。
“我觉得,还是不记得才好。不记得过去的事,就此释恨解怨,往后若再见面,便还是朋友。”
谢流忱听完,又问:“那你还会记得我吗?”
崔韵时不知他为何要问这句,答案不是很明显吗。
他多聪明的一个人,何必非要她亲口说句不好听的。
她不怎么委婉地委婉道:“和前一个问题一样。”
谢流忱笑了笑,那笑声被风扯碎:“是啊,还是不记得我才好。”
崔韵时以为谈话进行到这里已是无可再谈,谢流忱却还能继续说下去。
他慢慢道:“若是这六年里的一切都没有发生,从你嫁进来起,我就好好待你,你还会与我和离吗?”
崔韵时抿唇,她有一瞬间觉得很混乱。
眼前这个抓着她想要一个没有意义的答案的谢流忱,和从前那个漫不经心,想折腾谁就折腾谁的谢流忱,这两个人之间有着巨大的割裂,又在某些时刻重迭成一个人。
她把思绪收拢回来,开始思考他的问题。
倘若这六年什么不好的事都没有发生,谢流忱这么会骗人,又惯会装模作样,一定很能讨人喜欢。
她曾经,曾经,很羡慕他对妹妹的好,那时她为了能坐稳自己的位置,一直努力尽妻子的本分,她把他作为一个目标,下了很多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