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养男人只是一种生活[快穿](128)+番外

作者: 旅隼 阅读记录

府门打开又关闭。

据说这一夜,每个人都喝得很多,很畅快淋漓……

然后当天深夜李振玉就拿到了他想要的资料。

再然后另一天他就在陈理的桌子上看见了一模一样并且数量上看起来还要充实一些的相同资料。

“……”李振玉瞥了眼正在没什么表情撸猫的陈理,最后决定不征求意见,直接拿起那份更详细的资料准备来看。毕竟,这书桌上天天放着那么多东西,这些资料早不放晚不放, 偏偏要选在今天放在自己面前——不就是故意让自己看的么?

之前陈理问他调查这些是为了真相还是为了添堵, 李振玉说是后者, 但真正的答案是什么,其实两人都知道。

李振玉是想要一个真相的。

而眼前的几十封信,组成的,就是他这些年来一直想要得到的一个真相——或者说一份回答。

昨晚拿到的资料他没有立刻就看,出于某种心理因素, 他选择搬过来这里再看,但现在陈理已经全部帮他整理完了, 他也不废话,拿起来便仔细看了下去。

……

资料大部分和他拿到的差不多。

信件、情书、传话,还有些被尘封了多年的军事情报。

只是和陈理不同的是,陈理当初看这些内容时,情绪非常冷静,因为这里面所有的东西都与他本人无关;但李振玉做不到,因为最初和李武生寄信的那个人,就是他那位只活在童年记忆里,有些遥不可及的母亲。

事实上,李振玉有个不错的童年。

在那个童年里,他有一个疼爱他的父亲,也有一个爱护他的母亲,他在一个相当幸福的家庭里长大,不用担心钱,也不用担心生产,更不用担心缺少爱。——可以说,李振玉的性格会发展的如此健全与这样的童年经历是脱不开关系的。

他的所有生理与精神需求都在这段时间里得到了充分满足,他学习,练剑,懂礼……

时间一晃而过,终于,它来到“性别”出现的那一年。

那一年,李振玉成为一位哥儿,还是一位“功能”不好的哥儿;同年,身处边关的李武生绝地翻盘打完了最后一场仗,带功回京。回到京城的李武生似乎不懂他身上吸引了多少注意,态度异常坚定地将全部“恩宠”给了正房,而不是李振玉的母亲,侧室袁氏。

同样是那一年,幼小的李振玉第一次在敬爱的父亲身上,感受到了——恨。

小孩对情绪说敏锐其实也不敏锐,但说不敏锐吧其实又十分敏锐。

李振玉能非常肯定地判断出一个事实,那就是,在这场战役结束后,自己父亲就不喜欢自己了。

可他不知道为什么。

他也尝试过讨好,迎合,在各种节日送去各种礼物和祝福,但从来没有得到过任何回应。他和他的母亲像是被隔离在这座府邸,他们成为了彻头彻尾的透明之人,没人将他们放在眼里,他们就不再能够看见他们。

逐渐地,李振玉明白了一个道理……

那就是人如果想被人看到,自己就得站的足够高——不管是被别人捧起来的那种高,还是自己爬到的那种高。

在他离开京城的那天,李振玉拥有了“野心”。

这道野心或者说是权力,或者说是证明心,又或者只是一场执念,总之,他渴望自己能被所有人看见,他不希望自己再经历小时候那样突如其来的冷漠、忽视、遗忘。

就像李振玉向陈理说的那样,如果将他比作物,那他一定就是扎根最深的那株野草。

他会为了长得更高,而付出一切代价……

而现在,这株野草终于长到了城墙,他也可以用审视的目光投向自己的父亲,他的心里却没有自己曾预想过的那样畅快或悲伤。他只是心跳的快了一些。李振玉有些紧张,紧张那个困惑自己那么久的“为什么”,其答案究竟能不能让自己满意。

“……”

陈理给他看的,其实就是那日原钧给陈理看的,内容相差无几,随着李振玉看下去,看到最多的也就是往日两人的甜蜜日常与对话。

得出的结论自然也是一样的:李武生对两人的态度,在一场战役后得到了极大转变。

那场战役是李武生最值得人津津乐道的一战,当时他指挥的队伍已经陷入极大的疲态,但他硬是靠着自己的指挥能力,杀出了一条血路,横空破开敌人包围,转败为胜,拿到了胜利。而历史对于胜利的记录向来不多,李振玉那时又年小,根本记不住细节。

现在再看,大脑里也没回忆出什么有价值的记忆碎片。

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场被人夸耀的战役,背后一定有什么不为人知的事情发生了。

什么事情呢?

李振玉垂着眼睛翻过一张张信件,速度不快不慢,正好是把每封信都囫囵看一遍的速度。而直到他翻到最后,速度却忽地下意识放缓起来,然后逐渐停下,李振玉目光始终定定地落在字迹某处,好像看得有些出了神。

过了好半晌,他才放下手里最后一张纸。

他有些茫然地问陈理道:“张氏是……探子?”

是的,那张纸上记载的东西并不复杂,写的就是一封被复原了的信件,一封由正房张氏寄到庙内以此传递给别人具体军情的情报信,这封信本来是要被烧毁的,但因为各种原因,总之留到了今日。

这也正是原钧那天来找陈理的原因。

嗯……

可惜陈理陪李振玉出去了,并没有把消息及时给过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