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路人甲女配只想长命百岁(138)+番外
当在病床的是圣人听到张倾攻下济南府后,顿时好了大半。
怪不得朝廷一连传了四五道圣旨到海州,张倾都没有反应。原来悄无声息的干了这么大一件事儿。
圣人和朝廷的那些文人不知道,从新朝三年开始,他们的圣旨再也没有能准时达到过张倾的手上。
没有人知道她在哪里,等知道的时候,一定是一座城池被攻下了,于是就有了啼笑皆非的一幕。
张倾攻打下济南府后,天使连忙去济南传旨,得到的却实小将军已经启程,目的地未知。于是只能拿着圣旨等消息。
过了十天半个月,听说小将军已经拿下东平府,连忙去了东平府,结果遇到了新来的天使,然后两人相对无言,继续等消息。
第119章 将军在上延年益寿41
焦虑万分的圣人接到了金国送来的国书,要用张倾和武安侯交换韦皇后和明王还有一众皇室。
朝廷又开始因为这个吵翻了天,随着圣人的态度越来越怪异,太子心急如焚。
在战场上张倾的目标很明确也很简单,她如同一把利箭不断的收回州府,一路向北推进。
蛮子的布防同她之前带着霍安北上的时候,没有什么变化,蛮子再如何的勇猛,也有弊端,就是人少。
他们面对宋人士兵的软弱,以一做十,面对宋人百姓的恐惧,更是勇猛无常。
可若是宋人变的同他们一样无畏,勇猛,凶悍。
在头狼的带领下,找回了自己想血性,加上宋人天然的人数优势,曾经以骑兵称霸的蛮子已经远远不是张倾的对手了。
何况张倾还有八牛弩和改进的诸葛连弩,这种最适合闪电战了。
整整三年,给张倾传旨的天使已经有十多个了,但他们手上的旨意一份也没有送到张倾手中。
从最开始的让张倾派兵解救京兆等四州的旨意,到后面的封张倾为护国郡主,再到指婚给礼部尚书幼子的婚书。
张倾听到最后一个消息,是宰相为首的文官集团,为了不让蛮子打过淮水河,竟然同蛮子签订了新都议和。
“赵家的人果然都是软骨头,咱们连连胜利,京兆府那边武安侯也成功的把蛮子拦在了淮水河,他们竟然要同蛮子议和?”
张倾坐在上位,静静听着下面的人言辞激动的嘲讽。
“竟然下旨解除了武安侯等将军的兵权。”
“这算什么,听说写了圣旨,说小将军无视皇权, 多封圣旨召唤不回,要治罪呢。”
“你们知道的都过时了。”
一直在旁兴致缺缺的朱六回翻着白眼道:
“狗皇帝已经上表了,向蛮子俯首称臣了,蛮子的皇帝已经下了册封书喽!”
朱六回的话如同滴入油锅里的水,把大家的情绪都给调动出来了。不少人已经开始把秦桧的祖宗都问候了一遍。
“还有一个,就是蛮子同圣人达成协议了,你们小将军的人头换三年岁贡。价值几十万两银子和几十万绢布呢。”
朱六回冷漠嘲讽的话,让所有人愤怒达到了高点,许多人已经气的眼睛发红,每个人心中都怒火翻飞。
其中一个穿着布衣,面容憨厚,唇上有着两撇胡子的中年男子没有同他们一起吵闹。
他略微黝黑的脸庞上带着一丝笑意,目光直直的看着张倾。
“小将军如何看待此事儿。已经签下协议,淮水河以东到西边大散关以北的全部归为蛮子。”
张倾对于他的试探无动于衷,甚至有些赞赏,谋士心眼子多点是好事儿。
“我们用鲜血和汗水打下的土地,可不是别人想送就能送的。”
张倾的语气一如既往的平静,却瞬间平息了沸腾的油锅,所有的争论谩骂都停止了。眼神火热的看向张倾。
张倾对着几十双期盼的眼神,站起身,双手背在身后,扬起下巴朗声道:
“我张倾,是一个军人,不懂政治,我遵循的是,只可站着死,绝无跪着生,既然南廷把北边划给了蛮子,我们抢过来就是!”
“好!”
“抢过来,就是我们的了!”
“我们听小将军的!”
“正该如此,我家小子刚刚考上医馆的学堂,若是归了蛮子,上学可怎么办。”
“哼,老刘,别成天显摆你那会读书的儿子了。老子闺女也考上了军武堂”
“哈哈哈,我儿子长大后,能给我带回个儿媳妇,你闺女只能是别人家的,羡慕吧!”
“呸!小将军都说了男女都一样,只看功绩,不看性别和出生。没准儿我闺女能拐个上门女婿呢。”
“哈哈哈哈。”
本来紧张的气氛,又变成了如同菜市场一般的吵吵嚷嚷。
这帮人心里只有几个信条,打仗练兵的事儿听小将军的,民生后勤的事儿听朱先生的,其他乱七八糟的事儿,听东方先生的。
现在自己打仗待遇极好,家里人也都安排的妥妥当当,他们这些人都是小将军一手提拔起来的。
只要小将军一句话,他们愿意赴汤蹈火,哪怕小将军说掉头打过淮水河,奔袭宁安府,他们也都眼睛不眨一下。
当天使最后一道给张倾的圣旨发出未果的时候,已是少年人的赵礽身后跟着禁卫军,来势汹汹的到了十三巷。
却发现早已人去楼空,住在里面的都是租赁房子的乡民或者新来的流民。
他面色阴沉,又马不停蹄的赶到桃花山,平日里热闹非凡的桃花山已经人去楼空。
附近村子的人,竟然丝毫没有察觉。
圣人知道后,半天没有说话,当着太子的面甩了一个心爱的砚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