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路人甲女配只想长命百岁(156)+番外

作者: 贫穷的三七呀! 阅读记录

那女人反应极快,几句话就要堵大嫂的嘴,似乎酝酿了好久。

“哼,别以为老娘不知你打的主意,你是为了老六吗?你是为了你那不成才的弟弟,要不是他去赌坊,你非让老六去那种地方找他,会有今天的事儿。”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来来回回中,张倾也明白了原因,心心中冷哼一声。

一计不成,再生一计,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啊。

“娘,我饿!”张倾捂住肚子开口。

面色已经接近爆发的朱老头一听外孙这么说,顿时就道:

“老大家的,莫要浪费口舌了,倾哥儿饿了。”

如此一场闹剧才算作罢。

朱家是杀猪的,各类的猪肉什么的自然不少,但张倾和朱氏守孝,两人只吃了一碗素抄手。

这是张倾第一次觉得吃饱,晚上躺在七八个满是臭味的表哥旁边,倒有些回到上一世军营的感觉了。

“倾哥儿,你睡不着是担心爷爷把小姑嫁给那李老板吗?”

张倾扭头看着这个比她大三岁的表哥,摇了摇头。

“倾哥儿,你还小呢,别操心这些,爷爷肯定是不会同意的,六叔挺好的,可惜了。”

小表哥小大人一般的叹息。

第二日一早,院子里就传来了杀猪的声音,张倾同朱氏把掉在水井里的野味挑了品相好的准备出门。

大嫂又舔了两刀肉,送人的礼终于看上去像了样子。感动的朱氏出门还在差眼泪。

两人先来到县衙,说明来意后,县衙的人倒也没有为难孤儿寡母。

负责的主簿收下了一只兔子一只野鸡,还有一刀肥肉,心中满意,也愿意多说上几句。

“张兄可惜了,我之前总劝他,让他来衙门寻个活计,他后来同意了,没想到却一病不起。”

主簿也是读书人,这个县城文风落后,好容易有个像样的读书人,他也是欣喜的。

但往往世事难料啊。

这边刚说了两句,就听一个差人上来,拿着文书道:

“大人,这商税总是对不上号啊,县令大人那边又打回来了。”

太祖乞丐出生,对商人很是厌恶,开始时候也是给过商人机会,但见他们不知收敛,就制定了重农抑商政策。

后又因为倭寇直接发了禁海令,从而彻底的掐断了商业发展的路子。

朝贡贸易的弊端就显示出来了。

所谓朝贡就是无论那些国家上贡的东西如何。

朝廷都将给与珍贵的茶叶和绸缎之类作为赏赐。

长此以往,也就入不敷出,所以个各地方对农民的盘剥也有变本加厉了。

后来因为倭寇伙同海边流民的关系,加上朝廷财政吃紧,就开放了海边贸易,大量白银流入。

可惜没有健全的商税系统,钱老百姓没得,朝廷没得,全让这帮子商贾得了去。

而这些商贾,得了钱财之后,连极低的商业税赋都要逃避作假。

主簿表情一瞬间也变的有些难看,也没有心情在同朱氏母子两人叙旧了。

县太爷是上个月从京城调来的,高门贵族出生,只想做一番事业,所以这些乡绅豪商的拉拢手段都无用。

来了之后,先是整顿胥吏,好些手脚不干净的都踢出去了。

自己这个主簿就是这么升上来的,原主簿灰溜溜的回老家去了,算是晚节不保。

如今县丞装病万事儿不管,可不就都是轮到他头上了。

张倾目光在那官差拿过来的账册上快速的扫了一眼,心中就有了计较。

无论那个朝代,匿税这件事儿,都是极为严重的。

尤其是本朝,太祖的商子令直接奠定了商人的地位,也就比贱籍好那么一点点。

“大人,小子自幼算学还算可以,也想为大人分忧。”

张倾的话说的突兀,把身边的朱氏都吓了一跳,更不用说主簿和那官差了。

主簿看着就比自己桌子高一点的小豆丁说自己‘自幼算学还好’一时间不知该哭还算该笑。

第135章 首辅大人流芳千古9

但看着张倾黑幽幽的眼神,竟然不自觉的多了几分信任。

“那你来看一下?”

说完后,主簿竟然觉得自己有些疯魔了。

县令从京城带来的账房师爷一个多月了,都理不清的账,一个小小子,能有什么办法。

张倾不等主簿后悔,就上前去拿起官差手中的账簿,快速的翻了起来。

不过一炷香的时间,就翻完了,这些账册写的极乱,有的为了混淆视线,还有许多刻意模糊的字迹。

张倾的目光重点在陈家商行和孙记赌场上多停留了片刻。

想想也可笑,太祖的时候,为了禁赌,据说特意建了一座赌坊,把赌徒都放进去,随便赌。不给吃喝,最后都活活的饿死。

现如今不过才百年间,赌坊竟然也上了赋税的册子了。这就是变相的合法了。

“小子算好了。”张倾预估了一下时间,放下账册拱手作揖道。

主簿和官差脸上明显不信,主簿好心开口道:

“小子, 你爹确实同我夸过你聪慧,但小小年纪可不能如此浮夸。”

那官差显然不知道张倾的来历,本就心烦,此刻就更不客气了。

“哪里来的小娃娃,回家玩泥巴去,在县衙添乱,小心挨板子。”

朱氏一听面色顿时就变了,拉着张倾就要告罪离开。

张倾却开口道:“大人,这里面有十三家商户的税收数目不对,分别是。。。”

说完后,不顾两人惊愕的表情,又翻开账簿,分别指出不对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