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路人甲女配只想长命百岁(164)+番外
张倾的黑状小表哥朱诚正蹲在门口同人玩砍倭寇的游戏呢。
就见自己的爹带着姑姑和表弟回来了,嗷一嗓子,家里的人又都出来了。
进屋之后,张倾看到一个脸上几点乌青,胳膊上打着甲板的青年男子。
长的眉清目秀,和朱家人真是半点也不像,这人就是朱家老六,也是朱家唯一一个上过几年学堂的人。
朱六嫂反而不在,似乎看出了朱氏的疑惑,朱大嫂子凑在她耳边小声道:
“老六回来后,说要休妻,爹就先把她撵回娘家了。”
朱氏心中暗爽,但面上不显,她虽然鲁莽,但分寸感极强,这种事情,大嫂硕的,她一个外嫁的小姑子说不得。
张倾问朱氏要一两银子,朱氏抠抠搜搜,满脸心疼的把银子递给了她。
“不许乱花,知道吗?”
这话不知说了几遍,张倾面无表情的点头,拽起在旁边的表哥朱诚往南城的药铺子里走去。
等回来的时候,朱诚一手提着一堆中草药,一手抓着十多串冰糖葫芦。
现在天热,冰糖葫芦上的糖浆很容易就融化了,朱诚心疼的紧,所以就走的极快。
等到家的门口的时候,他脑子一嗡,连忙回头,看到小表弟睁着无辜的大眼睛看着他,似乎在问他有何事儿?
一个7岁的孩童,是如何跟住他的脚步的,朱诚很快没有功夫去想了,因为弟弟妹妹都一窝蜂的出来了。
周围的街坊邻居家的孩子也都艳羡的看着他手中的糖葫芦。
张倾接过他手中的药材,缓步进了大门。
正在清理猪下水的朱氏几个妇人,显然已经看到了门口的一幕,嘴角也都挂着笑。
“还是倾哥儿好,读书人就是不一样。”朱大嫂无不艳羡的说道。
朱氏得了张倾的交代,张倾在县衙看账本的事儿只字未提。
直说了县令家的表公子觉得倾哥儿聪慧,就多留了几天。
就这也能让大家唏嘘不已。
朱老爷子高兴的要把家里藏着的酒拿出来,说晚上要喝一杯。
张倾看着他们用烧火灰把肠子清洗的干净,其他的也都整整齐齐的码在一起。
朱家一天要杀三头猪,就是有三幅猪下水,加上剔的干净的骨头,摆在那里堆着很是壮观。
后面的事儿,张倾只需站在厨房门口动动嘴,她的想法就被得以实施了。
等到浓郁的香气飘满小院子的时候,朱大嫂拍着自己的大腿无不感叹 道:
“幺妹,可见爹当初有句话说的对,要读书识字,就算烤不到功名,随便一个杂记上的美食方子也都让人大开眼界。”
朱氏会在别的事情想谦虚,在读书识字上她自认为自己相公第二,天下没有第一。
闺女就算聪慧,也还是差上了半分。
这天晚上,南城一片空气里都飘着浓郁的卤肉香味儿,长辈的打骂,孩童哭啼的声音更是不绝于耳。
朱老爷子吃的心满意足,两杯小酒下肚,夹上一块卤的软烂的肥肠,在吃呲溜一大口骨汤面。
朱家的几个舅舅一边狼吞虎咽,一边后悔之前把好东西糟蹋了。
朱氏和张倾吃的依旧是米饭配素菜,豆腐和青菜味道虽寡淡,母女两人也同样吃的满足。
“老大媳妇儿,把东西给幺妹儿吧!”
第142章 首辅大人流芳千古16
大家都吃了肚圆后,孩童就四处撒欢去了,朱老爷子也心满意足的对着朱大嫂吩咐道。
朱大嫂也不含蓄,起身回房拿着一个小布包放在桌子上。
打开后是零零散散的三十两银子,朱氏顿时就明白了,眼泪一下就掉下来了。
“幺妹儿,你自小就要强,前两天我听你们村里人说了那些人逼你卖房的事儿了。”
红光满面的老爷子,眼神里露出一丝暗芒,半晌才开口道:
“这钱本来是为了就老六筹集的,如今老六也回来了,你就先拿走,还债后余下的给倾哥儿读书。倾哥儿聪慧,等他有了功名,你的日子也就好过了。”
朱老头的话说完,目光在几个媳妇儿脸上扫了一圈,发现她们都没有什么异样,心中满意。
一家人就是要往一起使劲儿,若是女婿还在,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秀才功名,但也不敢随便算计他们家老六的。
朱氏抹了一把眼泪,推辞道:
“爹,这些钱都是哥哥嫂嫂们一点点辛苦挣得,我不要!”
张倾眼见着朱老爷子好发火,连忙开口。
“姥爷,这次我在县衙陪小公子读书,解决了他几个疑惑,县令大人欢喜,就赏了些银钱,还债后,还能有些富裕的。”
朱氏生怕自己老爹不信,连忙从袖口掏出两锭纹银。
“爹,这些是我这些年从家里借的,现在还回来,你们赶紧给忠哥儿选个好姑娘。”
忠哥儿就是老爷子的的大孙子。
张倾木然的坐在桌位上,看着一帮人大人推诿扯皮,这种感觉很矛盾,让她觉得无聊的同时又很新鲜。
最后,朱氏在朱老爷子的权威之下惨败,不光钱没还了,还把那三十多两都收下了。
张倾虽然感情上缺一根筋,但也知道现在的气氛有些不对。
几个舅妈的表情虽然没变,但气场已经不是刚才的那般了。
毕竟每家的都有三四个小子,眨眼就是要娶媳妇的时候,几十两说多不多,说少不少,都是她们的血汗钱。
“姥爷,今天晚上的饭菜如何?”张倾打破沉默,清脆的声音开口道 。
朱老爷子哈哈笑道:“比老爷在酒楼里吃的卤牛肉还好吃上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