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路人甲女配只想长命百岁(211)+番外

作者: 贫穷的三七呀! 阅读记录

“只有我有吗?”

朱厚照澄澈的双眸中闪着明亮的光,薄薄的唇抿的很紧。

张倾点了点头。

年轻的天子,俊俏的脸上露出了一个极为纯粹的笑容。

让满院子的花都失了颜色。

张倾的目光只是平平无奇的略过,没有丝毫沉迷。

————————————

贵州龙场镇地处天朝边陲,一个县城加上周边的村镇,所有人口算上,也就不足五万人。

“哎,你说这都多久了,张县令日日走访,同山野乡民田间地头的瞎聊,这是做什么呢?”

“这些京城来的人,早晚会回去的。可能是觉得新鲜吧!”

“也是,这屁大点的县城里,能有多少事儿呢。”

“晚上,百花楼去?”

“嘿嘿嘿~~~”

两个衙役蹲在田埂上的大石头上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

两人的差服已经磨得起了边儿,不显眼的地方还有几块同色的补丁。

窥一斑而知全豹,可见这个龙场县城的贫困了。

他们的斜前方,穿着便衣的年轻男子正和老叟蹲在地间观察黄豆的豆荚。

那老叟衣着破烂,露出的皮肤黝黑发亮,笑起来老脸如树皮一般挤在一起。

“村里人都如今都羡慕老头子呢,当初听了您的话,在高粱地套种了黄豆,如今长的比不单独种的豆子差,生生的多了一亩地的收入。”

张倾看着他朴实的笑脸,心情也跟着好些了。

这些豆子在张倾看来,还是差强人意,许多豆荚都还是不够饱满。

但面前这张沧桑满足的笑脸,让张倾真切的感到民生和打仗不同。

上辈子她杀伐果断,兵贵神速,是毁灭,所以要快!

毁灭后自有人在她的身后建立新的次序。

而这次,她自己亲力亲为,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了,天朝的老百姓要的真的不多。

一间遮风挡雨的屋子,三五亩产出极好的良田。

一家子没病没灾,一月能吃上两次荤腥,就算是神仙的日子了。

可惜小小的龙场县,一个发配犯人、贬官流放的地方。

地广人稀,食不果腹,山区荆棘遍生,说一句穷山恶水也丝毫不夸张。

就这不多的田地被瓜分成了好几种,土司的夷田、军队商户的屯田,最后所剩无几的才是民田。

而民田大部分的也都被地主乡绅和各大家族把控着。

像老翁家有三五亩薄田的,算得上村中的富裕人家。

尽管张倾一在的告诉自己,不能一蹴而就。

但每当看到衣不蔽体的百姓,心中涌起的那股子酸涩总也压制不住。

张倾不免想到,自己失去的记忆里,难道是一个忧国忧民之人。

——————————

回到县衙,白发苍苍的县丞笑着开口道:

“大人,京中来人了,被安排在后院?”

张倾听完后,眼神微亮,她去年二月出京,如今已经是马上一年有余了。

京城的消息知道的极少,唯一联系就是杨从坚偶尔的来信。

信中说他幸不辱命,也是一个进士了,如今在翰林院当值。

唐寅和徐三思因为性格放荡耿直,两人去万花楼酒后放狂言。

被人抓住了把柄弹劾,如今已经贬为小吏归乡去了。

可能有所顾忌,说出的也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没有太多的参考价值。

。。。

张倾走到后院的时候,正听见一个洪亮的蜀中女音在指挥众人。

“哎呦,这十多袋子里东西可得小心些,都是藩国来的,经不得这么重的手脚。”

“朱谦,你小子能不能注意些,把倾哥儿爱吃的东西先搬到厨房。”

“小姑,知道了,赶了一个月的路了,您快坐在歇歇。”

一个机灵的声音响起,带着少年人独有的活泛。

朱氏消瘦了许多,面容上满是赶路的风尘和疲惫,听到这话,不自觉的锤了捶腰身。

抬头就看见张倾站在门口,一身布衣,记忆里白皙的闺女黑了许多,如今变得瘦高健美,恍若男儿模样了。

朱氏的眼圈瞬间就红了,就像一头发狂的母狮子冲了过来。

扯着张倾的耳朵就喊道:

“小崽子,你对这身体做了什么?走的时候怎么答应娘的。”

好不容易累积起来的温情消散无踪。

母女两人因为朱氏的扯耳举打破了许久未见的生疏。

“这是你二舅家的谦哥儿,自小聪明,就送去上学堂了,这次送我过来,顺便长长见识。”

因为有外人在,朱氏说的含蓄,张倾自然是懂的。

谦哥儿是个机灵懂眼色的,回忆了几句小时候同张倾的交情后,就出去安排镖局的人去了。

“闺女~”

无人后,朱氏的眼泪才算下来。

张倾一见她这幅模样,如同小时候一般,搂着她的胖腰,懵懂开口道:

“娘,为何那几天,总是胸胀肚子疼?”

一句话,让朱氏的眼泪消弭,面色大变,“果然,这个家没了老娘不行!”

第184章 首辅大人流芳千古57

朱氏摩拳擦掌起来,她的闺女必须白嫩干净,身体健康。

县衙的后院热闹非凡,张倾在书房里看着手中的信件沉默良久。

信是张家表公子写的,他回京任了鸿胪寺卿。

原本的鸿胪寺卿被张倾弹劾,在新帝登基后,自动辞官归乡。

张家表公子在信中感慨了一句,说他的前任倒是个聪明人,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

信的末尾提了一句,宠刘瑾,抗文官,建豹房,假荒唐,忘规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