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路人甲女配只想长命百岁(215)+番外
刘瑾颤抖着身体,匍匐在地,重重的磕头。
朱厚照嘴角露出一个嘲讽的笑意,当了帝王又如何,不过是别人手中的傀儡。
是这祖宗基业留下的傀儡,是父皇死前谆谆教诲压在他身上的大山,是祖母母后眼泪下殷切的哀求。
他真的快要坚持不下去了。
若是那人也出事儿了,那就让这些人为他陪葬吧,也算全了自小认识的情谊了。
龙场,张倾站在城门上,看着远处三十里外冒着的灶火浓烟,感慨万千。
从她决定以龙场为试点实行‘改土归流’以来,就知道会出现今日的状况。
荒地无人耕,一耕有人争。
杨家在贵州有七百余年的历史了,紫盛唐起,归顺于历朝历代,才得以保存杨家基业。
作为贵州最大的土司,西南的土皇帝,这次为何大动干戈朝她下手。
正在张倾的算计之内,若她没记错,杨家在几十年后,也是要起兵造反的。
那还不如乘着现在,自己还在贵州,顺手就收拾了。
说白了,杨家就是张倾杀鸡敬猴的猴,为了这一天,她筹备了整整两年。
同温和开房的土司寨子打好关系,分发土地和编入户籍,让他们享有同汉人相同的权力和对待。
同边军保持利益上的来往,如今的龙场就是西南的经济中心,大批的货物往来不绝。
在龙场加工后,高价售卖给商队,得到的利益,出去税务,边军可得三成。
工坊里做工之人,军户和寨子、汉人三分。。。
“张县令,俺直接带人杀出去,砍了那杨虎的脑袋,万事大吉。”
“对!我等愿意前往。”
他们如何能着急,这马上就要收玉米了,个头极大,颗粒饱满。
家里的老人都说了,至少亩产上千,如此高产的粮食,他们的孩子家人冬天饿不到肚子了。
工坊停工一天损失不可估量。
再这么下去,今年答应给婆娘买的新首饰,给娃儿做的新衣服就要泡汤了。
狗日的杨家,好好的土皇帝不当,跑到龙场来撒野。
定然是相中了龙场这块肥肉。
他们想的没错,杨家的当家人,朝廷认命的宣慰府司杨虎正是如此想的。
在贵州,是杨家的天下,他杨虎就是主宰,他想要的东西,无能什么手段都能得来的。
等朝廷的平叛军队到了,东西也就到手了,像往常一样,投降认错,杨家还是那个七百年不到的杨家。
夜间,浓雾弥漫。
军帐内左拥右抱熟睡的杨虎,忽然感觉脖子一凉,一股热气腾腾的东西从他身体喷薄而出。
疼痛让他睁开眼睛,就看见一双淡漠的双眼。
“嗬~”
他想高声讲话,发出的声音响破旧的拉风箱。
倒在床上上的杨虎,最后看到的是那双眼睛的主人从容离去的背影。
还有耳畔传来的刀剑金戈之声。
第187章 首辅大人流芳千古60
新帝三年,内阁三位阁老上书辞官,李健和谢迁的辞官的折子被朱厚照批复了,李东阳被留了下来。
先帝年间稳固的内阁三位阁老,只余下一个圆滑的李东阳了。
他们终归没有斗过刘瑾为首的宦官‘八虎’,或者说没有斗过‘八虎’后面的朱厚照。
上书挽留的大臣多达二十几人,这件事儿都没有落入朱厚照的耳朵,就被刘瑾果断的处理了。
但凡上书挽留二人的,全部廷杖,打死不算!
——————————
王守仁就是这二十多人中侥幸活下来的一个。
他辗转半年,终于来到了他的发配之地,龙场驿站当一个无品级的驿丞。
在来这里之前,他以为自己会看到穷山恶水的刁民,满是荆棘的荒芜。
可入他眼的全是绿油茁壮的庄稼,风格独特的房屋,比京城管道还平坦的道路。
整洁大气的驿站,还有红光满面的老叟,身体健硕的驿卒。
驿站对面的宽大高耸的客栈,来往络绎不绝的商队,各种语言交杂在一起很是热闹非凡。
“这处可是龙场驿站?”王守仁收起心中的惊异,同驿站穿着崭新官服的老者交谈。
“回这位大人,正是!”老叟笑眯眯的回答。
“你可是驿丞?”
“正是在下!”依旧笑眯眯。
同老者交谈结束后,王守仁坐在宽敞的驿站大厅沉默良久,心中百感交集。
张倾!
这个名字他有些印象,此人考上状元之时,他正在江北等地决断囚狱。
等他回到兵部任职时候,此人因为以下犯上被先帝的遗旨下放到不毛之地。
来此地之前,他以为自己的仕途前程缥缈,将坠入谷底。
可是看着繁华就在眼前,他心中的震动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他此刻迫切的想要见到老叟口中的张倾,这个惊艳绝伦之人,定然有特别之处,没准儿可以解困扰他半生的疑惑。
所以当王守仁见到张倾的时候,脑子里装满了一肚子的问题。
“王大人,我走之后,龙场就靠您了。各种利害关系,你都记住了吗?”
青年男子穿着普通的青衫,容貌秀美,麦色的肌肤让他多了一丝男儿的英武,一双温和的眸子望着自己。
王守仁不自觉的点了点头,口中却 道:
“听闻张大人还未娶妻,在下有一女儿今年十二,等张大人年满二十五,刚好。”
张倾挑眉,这人果然随性。
张倾婉言谢绝后,指着书房里堆积如山的各类公文道:
“王大人,本官明日就要启程回京了,你的调令不日也会下来,这些都是龙场的根本,未来几年就拜托王大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