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路人甲女配只想长命百岁(497)+番外
古城的老院长在这件事儿上,一向不发表言论的,毕竟北平的院长好歹看到信了。
而他。。。不提也罢。
老院长是他们三人年纪最大的,干完今年就退休了,咂摸了一口小酒道:
“听说你们今年接收了一批从国外回来的人才。听我一句劝,中医你们是不行了,另辟蹊径,研究西医也是可以的嘛!”
北平老院长已然听不进去,“中医多好,祖国的瑰宝,成本低,效果好,副作用几乎没有。。。”
“是啊,若不然你以为那些资本家们心心欠欠的跑到咱们国家干什么呢。”
古城院长夹了一颗花生米入口幽幽道。
“张倾同志明明是我们北平的。。。”
周院长又仰头喝了一杯白酒,高兴是真高兴,中医现在不光在国内欣欣向荣。
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越发的强大。
更重要的是,中医的崛起,让改革开放以来极度不自信的国人,向往外面世界的国人腰杆更直了。
商务部为什么咧嘴来,咧嘴走,因为出口啊,因为外贸啊。
因为这些在国内医院只用花一两毛钱,甚至免费的中成药,出口到国外要身价翻上十几倍甚至百倍。
就这样,依旧供不应求。
周院长想着老院长连续三年的风光,想到擦肩而过的人才。
他趴在桌子上,呜呜哭道:“张倾同志明明是我们的!是我们的!她虽然是东方人,但她也是北平人啊。”
古城老院长眼珠子一转,安慰道:
“不能怪你,这么聪明能干的小同志,若不是被人骗得下了乡,肯定会被您老发现的。”
周院长“刷”的起身,手在桌子上拍的作响。
“对,对对!白白的耽误了七八年的功夫!”
第426章 七零知青母仪之德33
会客厅里,张倾和顾清平正在谈话。
下面是卫生部的同志,带着联袂而来的倭人和西八。
倭人的代表先鞠躬,礼仪十分标准。
相比起来,西八的脸色就比较难看,看向张倾的目光也带着不善。
卫生部的同志面色有些发苦,恭敬道:
“顾部长,张上校,我也没什么办法,外交部给推过来的。”
顾清平眉头紧锁,是非常不高兴的表现。
卫生部的同志救助的看向张倾,他也没办法啊。
这两帮人不知道什么时候搞到一起了,集体抗议老院长之前的发言。
不惜惊动了外交部和上面的领导。
现在这帮人点名要求见张倾,说要讨个说法。
西八人还没坐下,就开始发难了,语气不善道:
“气血运行、四象分辨,五行生克,明明是我们祖先发明的,怎么能够成为你们的中医核心呢?”
张倾根本不想和愚者争长短,顾清平自然看出来了,淡淡开口道:
“依据是什么?是你们东拼西凑新编的东医宝鉴?”
西八十分生气,压住怒火道:
“我们是在讨论非常严肃的问题,还请张倾上校回答。”
张倾撩起眼皮看了他一眼,“若是北朝问我这个问题,我可能还能回答上来,你们问我,却不知从何说起。”
“你们若是心中无愧,怎么会失了言语。”西八咄咄逼人。
张倾手指在旁边的桌子上轻敲,顾清平余光瞥见,知道她这是不耐烦了。
“朝人所著的《医方类聚》和《乡药集成方》也均是介绍中医的书籍。开篇写的汉字可还清晰?”
张倾目光清冷的盯着发难的西八,对视她的目光,西八觉得自己的后脑勺发紧,整个人通体发凉。
“喧宾夺主,可不是什么好习惯。”
语气平平的话语,竟然不自觉的熄灭了他们有些愤怒的火焰。
“诸位恐怕不太清楚,我们中医是经过千年传承下来的,是我华夏老百姓用智慧维系的结晶。”
张倾坐直身体,继续道:
“中医,以药为本,你们当初抄回去的方子,有的已经被我们淘汰了,有的因为药材的药性变化,用量也跟着改变了。”
看着他们变化的脸色,她心中冷笑,但语气依旧不咸不淡。
“希望你们记住一件事儿,中医,从今往后,我东方说了算。有句话我说直白一些,就算你们还能从犄角旮旯里偷出些东西,我们也能让它变成废纸一张。”
明明是很普通的讲话,压迫感却在整个房间里蔓延开来。
“如果想要学习,拿出态度来,如果想要鸠占鹊巢,那就拭目以待。”
听到张倾的前一句话,倭人本来绷紧的面色有些发苦。
他们知道,这位东方天才没有说大话。
当年他们的“柴苓汤”、“五苓散”都注册成功了。
东方一通操作下来,他们成了第一个被申请成功,又被移除专利的国家。
甚至在国际上公开给东方发表了道歉声明。
为此,倭国卫生部的官员负责人直接切腹自杀,以平民愤。
这次他们来,是为了抗议东方出口中成药的价格的。
汉方他们一直在用,突然被告知因为东方申请了专利,如果他们要生产或者使用药材,要交钱了。。。
现在他们可用的药材越来越少了,他们害怕再过上几十年,汉方真就成了摆设了。
这位主导了东方中医崛起的女人。
她穿着制服,身姿笔挺,白皙姣好的面容上挂着浅浅的微笑。
任谁都无法想象刚才那些霸道的话语是出自这样以为人畜无害的女子之口。
张倾说完后,对他们礼貌颔首,就转身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