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路人甲女配只想长命百岁(51)+番外
张倾觉得这人也极有意思,奶声奶气道:
“我娘辛苦,我想让我爹背我,我不喜他脖子上的东西。”
王虎一愣,才扭头看了一眼张长安,嫌弃的收回目光道:“那要看你拿出来的东西有没有用了。”
张倾指着还有小半锅菜粥道:“喝上半碗,有病治病,无病预防。”
王虎看着半锅黑咕隆咚冒着热气的菜粥,一股子酸辣腥苦的味道直入鼻尖,竟然也不自觉的咽了咽口水。
那几人看着王虎,等着他做决定,王虎点了点头,弯腰双手直接就放在双耳锅的铁环上,也不怕烫的端了锅就走了。
走到一半的时候,扭头又看了元娘一眼。
张倾看他这模样,嘴角抽了又抽。
元娘和张长安盯着一脸淡定给草药翻面的张倾,似乎有千言万语要说,但都忍住了。
最后两人凑在一起嘀嘀咕咕,元娘歪着头道:
“我阿爹说,我阿娘小时候就是突然一下变的聪明,如同开窍了一般,什么都会了。尤其是做出来的美食让人欲罢不能。”
张长安也费劲的摸着下巴道:“我听岳父讲过,说岳母五岁前是个傻子,落水之后就变的聪慧,带着全家人奔小康了。”
元娘连连点头,她小时候还问过爹,什么叫‘奔小康’,阿爹说:就是从衣不果腹到大口吃肉,大口喝酒。
可惜她没福气,阿娘生下她人就没了。
她只从阿爹口中听我那样能干又神奇的阿娘,据说可以把素菜做出肉的味道。山里的各种食材更是如数家珍。
“看来阿爹说的对,暖暖就是遗传了阿娘的能干和聪慧。用阿娘的话说,就是觉醒了。”
谢元娘的母亲是童养媳,当初谢家贫穷,在山里捡了她阿娘养着,五岁前一直是个痴傻不会说话的,一次落水后就变的极为伶俐。
村里人都说这叫‘开窍’,村东头的老先生说,这叫‘厚积薄发’。
阿爹口述阿娘的原话叫:‘姑奶奶我是造了什么孽啊!’
张长安连连点头打断了谢元娘的回忆,张长安虽没见过岳母,但是岳母酿的酒,他可没少喝,说一句琼浆玉液也不为过。
最后一壶酒还被他埋在了书房前面的石榴树下,可惜了。
张倾听到这两人的谈话,心也放下大半,她本想若是两人问起,就拿出那本字母般的日记本给二人看上一眼。
这也应该算是谢家的传承了,糊弄这对父母应该是足够了。没想到他们自己竟然想的挺周全,张倾作为当事人都找不到半点不合理的地方。
一家三口虽然没有交流,但达到了认知的平衡。
第45章 流放千金福寿安康9
极度和谐的气氛中,远远地见着几个官差带着一个洗干净的双耳铁锅过来。
放下锅后,其中一人默不作声的打开了张长安脖子上的枷锁。
“小娘子,我家头儿说,东西确实是好东西,问方子可否给上一份。”其中一人已经准备好笔墨了。
张倾板起稚嫩的小脸,口齿清晰道:
“若是不入粥,也可以直接当药用。悠悠果十钱,酸杆二十钱,水豆蔻五钱,鱼腥草十钱,生磨成汁水,发痧前服用预防,发痧后服用治疗。”
一群人看着她奶声奶气的语气,装着小大人的模样,一时间众人都觉得有些滑稽搞笑。
这帮官差本不是十分友善的人,心竟也软了几分。
锅端过去后,给那两个发痧的人灌下了半碗菜粥,不过半炷香的时间,竟都好了。
头不晕了,脚不软了,面色也肉眼可见的恢复了。
记录的那人年纪略大一些,用手捋了一把胡子,细细地思考了片刻,可能是终于明悟了这几味平平无奇的野草为何能治疗发痧了,大喊一声“妙啊!”
顿时打破了这种有些怪异的气氛。
等到官差都走了,张长平走过来,看到弟弟一家安然无恙,才松了一口气。
“刚才发生什么了?”张长平手背在后面,面色严肃的问着胞弟。
突然眼神一愣,才发现胞弟脖子上的枷锁已经去了,张长安笑嘻嘻扭了扭脖子,甩了甩胳膊道:“元娘用个方子换的。”
张长平眼神一顿,感激的看了元娘一眼,同时也很欣慰,“既你脱了枷锁,就要撑起来,切莫像以前那样,没个正形!”
张长安连忙答应。
张长平一见胞弟这副模样,顿时口中许多训斥的话都说不下去了。
想让他别老想着靠女人吃饭的话,无论如何也开不了口的。
看着兄长转身离开的背影,张长安才喘了一口气。
多亏他机灵,要是让兄长知道,他不光靠媳妇,如今还能靠上女儿了,不知道又要训斥自己多久。
……
一路上大家都疲惫不堪,都是汗流浃背的往前赶路,这帮人从小到大可能都没走过这么多路,千百人的流放队伍,大家也没空去管别人。
走不动的,差役的鞭子就抽上去,先抽空提醒,若是没有反应,就直接上身了。若是反抗辱骂,那就铁定挨上几鞭子,求饶了才行。
张倾拒绝了谢元娘搂着自己要睡觉的想法,眼神里带着一丝活泛。
张长安见到闺女这副模样,还有什么不懂的。
“暖暖,你要做什么?爹带你去。”张长安拍了拍自己瘦弱的胸膛,一脸期待的看着张倾。
“阿爹,再往前走几个时辰就到了青山镇了,晚上估计会歇在镇外,之后一直往南,五天之内没有镇子和村庄,驿站更不可能让我们进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