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路人甲女配只想长命百岁(535)+番外

作者: 贫穷的三七呀! 阅读记录

“喔,天啦,堂堂华夏国家博物馆,竟然放赝品来哗众取宠。”

张倾看着玻璃柜里的东西,眉头微微挑动,好巧不巧,正和她后背的这青铜鼎一模一样。

她走上前细细观摩片刻,不能说一模一样,几乎是没有什么差别。

青铜鼎在灯光下带着历史的厚重感,同她背上这只斑驳氧化的还是有些不一样的。

如果底下刻有秦用籀篆文,那就是一比一复刻。

其他的讲解员先过来了,了解了一下情况后,就听那翻译道:

“约翰先生说,这个不是正真的青铜鼎,是个仿品。”

讲解员瞅了他们一行人一眼,傲气道:

“证据呢?”

白胡子老者穿着中山装,双手背在身后,老神在在道:

“九鼎,代表九州,当年夏商周视其为权力的象征,故而争夺不断,后始皇帝统一天下,欲寻九鼎未果,唐、宋皆都重铸九鼎,故而这里写着‘夏朝雍州鼎’滑天下之大稽。。。”

这老人语言丰富,讲述得有理有据,十分让人信服。

见围观的人越发地多了,他似乎很满意,继续道:

“则天女皇铸造的九鼎,在清末时候,远渡重洋,其中五鼎被收藏在大英博物馆。”

老者见管理员面色清清白白,笑了一声继续道:

“而宋朝的九鼎,老头子有幸,在倭国的一位收藏家朋友那里见过全部!”

能有兴趣花钱来逛博物馆的人,都是对知识和历史有渴求的,也有一定的文化积淀。

听到老者的话语,已经信服了大半。

“这龙文赤鼎,被称为“雍州鼎”或者“秦鼎”。据说在周朝的时候九鼎沉没于泗水,唐朝的在大英博物馆,宋朝的在倭国,所以,这不是仿制品是什么?”

他做了最后的结论,宛如做了一个演讲一般,期待着掌声。

“爷爷,为什么华夏的文物不在自己的祖国,反而流浪在外呢?”

被父母牵着的小姑娘,扎着两个高高的小辫子,上面戴着粉色的塑料花,此刻歪着小脑袋,满眼天真地问道。

老者脸上的得意突然凝固,旁边的翻译倒是很尽职尽责地把话翻译给了两个外国人。

他们听完咧嘴笑了,耸肩摊手道:

“与其留在你们这个毫无能力保护它们的国家,还不如继续放在发达国家进行展出和学术研究。”

小女孩听完,沉思了几秒钟,大声道:

“你们说得不对,只有强盗才会这么说!”

旁边的人也都明白过来了,“对,强盗理论!”

“自己国家没有的,就到我们国家强取豪夺!无耻!”

“强盗!”

那两个外国人似乎没料到华夏人的反应这么激动,但他们并不在乎。

若是真的都这么有骨气,他们这次收获也不会如此丰厚了。

“现在我们可是用钱买的,你们愿意卖,我们花钱买,无可厚非!”

翻译把两人的话讲给众人听,老百姓脸上露出丝丝难堪。

张倾看着这极为可耻的嘴脸,冷冷地笑了,她提着手里的麻袋上前。

“这位老先生,我这里有一物,请您掌掌眼?”

第458章 八零盗墓名扬天下16

大家见一个十六七的小女孩,单手提着一个鼓囊囊的麻袋,通身的气度让人忽略了她朴素的衣着,纷纷让出一条路来。

张倾把麻袋轻轻地放在地上,众人只听见“咚”的一声,都撑着脖子看向麻袋。

张倾先将麻袋里《洛神赋图》的绢本卷轴拿出来,又挨个把七个小小的铜人乐俑拿出来。

刘芳这个时候刚好带着一个五十岁左右男人赶过来,张倾顺手就把东西都递给她。

刘芳手忙脚乱地拿好,生怕在自己手里有了损坏。

两个外国人看着张倾拿出的画轴,顿时激动得要上前,但被张倾冷冷的目光一扫,抬出去的脚定在原地不敢动弹。

而白发老者则是看着渐渐露出真容的青铜鼎。

他双手微微有些颤抖,想要上手去摸,硬生生地忍住了。

冲着旁边的讲解员激动道:“手套,给我一双手套。”

讲解员看到自己馆长点头了,才去旁边找了白手套递给老者。

大家都不说话,一圈又一圈的人,都安静地站着,等待老者最后的结论。

馆长赵五一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戴上一双白手套,拿着放大镜也上前细细观察。

张倾对文物鉴定并不是特别懂,具体看哪里,怎么看,一个年代有一个年代的规矩。

但是有着几百年的古代生活经历,她知道什么东西是真,什么是假。

真的东西有一种厚重感,带着灵魂和气韵。

假的东西就算仿制得一模一样,放在她的面前,她也能凭借经验感知出来。

“夏初,夏王大禹划天下为九州,令九州献青铜,铸九鼎,象征九州,将全国九州的名山大川、奇异之物镌刻于九鼎之身,并将九鼎集中于夏王朝都城……”

赵五一口中喃喃自语,拿着放大镜的手也微微有些颤抖。

“两位若是还不能确定,可以看一下底部!”

张倾说完,单手提着鼎,在众人的惊呼中将鼎翻了个底儿。

下面清晰地用刻着“雍州”两字的金文。

赵五一顾不得讶异这姑娘小小年纪,为何气力如此之大。

而是将放大镜杵在金文上,细细观看。

“是,是雍州鼎啊!”

他竟毫无形象地一屁股坐在地上,取了眼镜儿抹起了眼泪。

那白发老者也十分激动,“对,对,是龙文赤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