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路人甲女配只想长命百岁(540)+番外

作者: 贫穷的三七呀! 阅读记录

老者双手背在身后,就往大院儿对面的饭馆走去。

丝毫不担心张倾不跟过来。

张倾看着他手上把玩的古铜色印章,没有犹豫地跟了上去。

两人坐下来后,一个浓眉大眼,头发微卷的少妇就过来了。

“周老,我这好久都没见您了,今个儿还是老样子?”

老者点头,想了想又加了句,“你家的小吊梨汤来一壶,再上几个小女娃儿爱吃的菜。”

少妇的目光落在张倾身上,一边倒茶一边巧笑嫣兮道:

“这是您的孙女儿,瞧着就是文化人。”

周老不欲和老板娘多说,只是端起她刚倒的茶喝了一口。

老板娘灵活的眼珠转动两下,“那我给您安排去了。”

说完一路和熟客打着招呼地往厨房走。

“她家招牌是小炖肉,一会儿你尝尝。”

周老喝了一口茶,似乎对茶叶并不满意,不经意地皱眉后,才对张倾道:

“小丫头,看上我这个印章了?”

说完把手上把玩得有些包浆的铜印放在张倾面前。

张倾也不客气,拿起来细细观摩。

“您这是从哪里得的?”

周老眯起眼睛,面带回忆道:“这是明货!”

张倾丝毫不意外,“明货”等同于“冥货”,也是古玩界的黑话。

就和现在的古董的“古”从“骨”演变而来的一样。

张倾细细的看着下面印记上的四字小篆,久久不语。

第462章 八零盗墓名扬天下20

其实周老也在赌,赌张倾会对这个东西感兴趣。

所以他才火急火燎地回家,翻箱倒柜地拿上了这个小铜印。

这是他在潘家园的地摊上花两块钱捡的漏。

只知道这是秦印,上面刻的字体因为各种原因,早就模糊不清了。

所以他研究了很久,也没有察觉这个到底是谁人的印章。

若不是今天张倾翻开雍州鼎,看到下面的金文,他还想不起自己有这个东西。

张倾盯着已经损坏的底部字样,用神识扫了一眼自己空间里一模一样的铜印。

那铜印下面写着“天子信玺”四个小篆。

这是她从那棺椁里大粽子身上得到的。

“这是秦印?”张倾问的十分肯定。

周老摇头,“老夫不能确认,战国时期就有用铜做印的了。”

张倾将东西推给老者,“您找我不是为了看这个铜印吧。”

周老面色赞赏,“还没请问小友姓名?”

“张倾。”

周老还要再说些什么的时候,饭菜就被陆续端上了桌子,最后一道菜是老板娘亲自端出来的。

“周老,您今儿不来,我也得打电话通知您,瞅瞅这是什么?”

这个年代刚刚从计划经济解封,人们的眼界也逐渐开放,猎奇和新鲜最为吃香。

周老抬眸看了一眼桌上的饭菜,嘴角难得挂着一丝笑意道:

“龙凤汤?”

老板娘眉飞色舞,夸张地笑道:

“这还得是您这样的老饕识货,一般人可欣赏不来这菜。就是委屈您只能坐大厅了,等日后装修好了,有包厢后,再请您和这位小朋友。”

周老见张倾饶有兴趣地看着桌子上的那龙凤汤,拿起筷子示意张倾可以开饭了。

“这些都是猎奇的做法,把活鸡丢给毒蛇一口咬死,放血剁块,而后将毒蛇处理干净,放入锅里炖煮两个小时,就成了龙凤汤喽。”

张倾对于食物从来不挑,每样饭菜都尝了些。

周老虽然在吃饭,但也在暗中观察张倾的做派,看着从容不迫的小姑娘,心中越发地吃惊。

普通酸菜和珍稀佳肴她眼中没有什么区别。

张倾吃的差不多后,端茶清口,视线落在老爷子的秦印上,再次直言道:

“您找我只为看这个?”

周老爷子斟酌片刻道:“我想问小友买一个线索,价格随便你开。”

“是想问雍州鼎是从哪里来的?”张倾看老爷子。

“正是!”

周老此刻对张倾的聪慧多了一丝认知,也对,只有这样格局的人,才能眼睛不眨地拒绝千百万美金。

他对夏商周九鼎研究已久,史书野记上最后都说,是在显王时期沉没在泗水。

也有人说,九鼎其实在一个,当初九州朝贡的青铜只铸了一个大鼎。

可张倾拿出了雍州鼎,就攻破了第一个谣言,若是野记属实,那有雍州鼎的地方,一定有其他几个鼎的下落。

为什么倭人对九鼎那么感兴趣,要知道这个可是国运!

是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啊!

他目光殷切的看向张倾,希望能得到哪怕一丁点儿的线索。

“那处已经去不得了。”张倾没有多讲。

目送张倾离开后,周老有些失望。

那老板娘扭着小腰过来了,娉娉袅袅地坐在周老对面,“老爷子,这位有门路?”

周老闭目养神,不知想些什么,没有回答她。

老实说,他摸不清张倾的路数。

“博物馆的事儿,我可听说了,您给讲讲?真是雍州鼎?”

……

张倾出了饭馆,坐上公交车,七弯八拐地甩掉身后的人,绕了一个大圈才往一个胡同走去。

大杂院门口一个提着水壶正在浇花儿的中年男人抬眸瞧了张倾一眼,热气道:

“哎呦,小丫头今天怎么样,找到工作了吗?”

“钟大叔,还没有呢。”张倾礼貌回应。

这里是她几天前来到北平的时候,寻得一处住所。

二环里头的一个大杂院,里面住的大多是琉璃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