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路人甲女配只想长命百岁(87)+番外
许二把手踹到兜子里,“这丫头有高祖长公主的风范,据说,长公主比她还年幼的时候,徒手打死过猛虎。”
张长安本来听到周九说话有些不高兴,准备反驳的。
她的闺女无论是从长相到气质,哪一点不是他张长安的功劳。
王虎这个糟老头子,都能当爷爷的年纪了,竟然同他抢闺女。
可听到许二如此夸赞女儿,他又觉得还行,她闺女比长公主强那么一点点,毕竟可没听说长公主会做饭啊。
等大家喝完每日例行的驱寒汤后,整装待发,千牛卫那边传来了吵闹动静。
张倾和王虎射击结束,许二手里提着两只榛鸡,周九扛着一头麂子,乐呵呵的放在小黑马的马背上。
听到动静后,就扭头看过去。
就见面色苍白的庐陵王裹着厚厚的棉被,被韦王妃搀扶着跪在元湛等千牛卫的面前。
“元将军,本王自问没有得罪于你,也算待你不薄,如今本王病重,怕是走不到庐陵了……”
庐陵王说着,仰头咳嗽几声,脖子上露出红痕。喘息了半晌才开口道:
“再过几日,就到房陵了,我欲在房陵养病,还请你允许。”
元湛依旧和往日一样,面上并无过多的表情,似乎跪在自己眼前的是一团空气一般。
其中一个千牛卫劝慰道:
“王爷,您这是何苦呢?旨意是天后下的,我等是只奉命行事,更改天后旨意是要杀头的。”
站在庐陵王身侧的韦氏眼神压迫的看向千牛卫,扬声开口道:
“我家王爷再如何,也是天后的嫡亲血脉,无论是当时破庙的叛乱,还是现在的病重,但凡出了一点意外,你们所有人都得陪葬。”
这话说的掷地有声,虽然嚣张,但也却是事实,当初在破庙大家为什么如此拼命的同叛军厮杀。
不就因为若是庐陵王被虏到扬州去,整个流放队伍的下场好一些是死,严重的就是牵连家族了。
韦氏见几个千牛卫表情变换,就对元湛施礼道:
“元将军,当初你让我父办的事情,我家可是没有任何含糊,如今只是先让王爷在房陵养病,病好之后再去庐陵可好。”
元湛抬眼看向远处正同王虎耍大刀的稚童,抿了抿嘴角,微微点了点头道:
“此事儿还需天后定夺,我会传书于天后,一切以天后的旨意为主。”
庐陵王一听,喜出望外,包裹的如蝉蛹一般的身体一歪,就砸在地上。
韦王妃微微后退一下,扭头对站在不远处的李重茂道:“茂儿,快来扶你父亲。”
后面的路途极为顺利,翻过大清峰,又穿过九龙山。
七日之后,一行人终于是到了房陵 ,无论是官差还是犯人,都像是完成了一个伟大而艰险的路途。
等到了县衙后,王虎等人都是轻车熟路的交接和清点。
一个时辰后,王虎拿着户籍之类的证明到了张长安这边,把东西递给他开口道:
“我同这里的县令有些交情,你们到了这里之后,前程过往也算一笔勾销了。这里日子虽然困苦些,好好过活也能平安喜乐。”
张长安双手接过仔细收好,连忙把从元娘那里拿的一百两银票递给王虎,弓腰行了大礼双手举过头顶。
“王头儿,大恩大德,张某没齿难忘。”
等了许久,也没见动静的张长安疑惑抬头,哪里还有王虎的影子。
张长安只得苦着脸微微叹息,王头儿一路对自己家的照顾。
他自是知道的,但看他对闺女的疼爱和教导,也值得他张长安铭记心中,这没送出去的一百两,他先替王头儿存着吧。
周九和许二也联袂前来,两人冲着张长安的胸口怼了一拳,张长安配合地往后退了几步。
三人哈哈大笑,周九在人群里找了几圈,没看见张倾,略微失望道:
“长安哥,此时一别,不知什么时候能见了。”
许二却道:“张家本就不是什么重罪,何况长安还自请除族了,到了房陵后,和普通良民一样过活,等到时机到了,自然是有机会的……”
后面的话他没怎么说,张长安也没打听。
周九道:“也是,长安哥好歹是分配在县城附近的村子里,不像那几家,也就长孙家好一些。”
一行人话别后,许二和周九离去,他们还要准备回去的事务,天后的旨意竟比他们先到,赵家全部押运回都城。
张长安拿着许二和周九给他的荷包,眼眶有些微红。
这里面的金叶子还有铜钱碎银子,都是一路上讨好打点他两个的。如今也是悉数归还于他了。
“六哥,父亲请你过去!”
第77章 流放千金福寿安康41
张长安发愣的工夫,一个十七八岁的瘦弱少年上前行礼,张长安认出这是张家的一个庶出的弟弟,倒不欲为难他,道:
“你同张老爷讲,我同他之间的都已清算,我同三哥的血肉都已经还了。”
那瘦弱少年衣衫破烂,表情十分为难,见张长安不同意,也没有做多余的动作,拱了拱手转身就离开了。
另外一边,王虎抱着大刀走在前面,张倾虽然腿短,但也跟的稳稳当当。
“我自小流浪,懂事儿起就不知父母家乡在何处,直到八九岁一直在都城偷鸡摸狗为生……”
一老一少坐在衙门口的大树下,张倾听到了一个简单的故事。
少年被人痛打头丢在荒郊野外,被一女童所救,吃了人生第一顿饱饭,红烧肉配米饭。
女童不过七八岁的年纪,天真善良,说到美食的时候眼底闪着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