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开局盘点嬴秦那些事(132)
“但是宇文邕的儿子宇文赟他是个废物啊,杨坚就觉得,诶,我好像又行了。而且宇文赟很爱口出狂言。他对杨丽华不好就算了,还经常威胁杨丽华要诛她九族。”
“这 谁 顶得住啊?杨坚这时候还是辅政大臣呢,但是宇文赟他完全不把 杨坚放在眼里。而且他打算弄死杨坚,他也不是嘴上说说而已,他来真的。要不是杨坚演技好,杨坚早死八百次了。”
“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天天身边有个压力怪这谁顶得住?而且宇文赟这人,他脑子是真有包。可能这也跟他爹宇文邕对他很严厉有关系,杨坚是演技派,宇文赟也是,他演得他爹晕头转向的。”
“你爹在的时候你唯唯诺诺,你爹不在了你就重拳出击。那你主权出击你也搞清楚对象呢,平民老百姓招你惹你了?这脑子有坑的出来一本巨严苛刑法。而且他还很爱诛人九族。”
“也幸亏他是死的早,二十二岁就挂了。他要是多活几年隋朝的历史还得再短几年。又宇文赟这么个神经病在前面乱杀无辜,然后杨坚在后面躬行节俭、宽厚仁和。猪都知道该选谁。”
“但是杨坚想上位也没那么简单,那宇文家还有很多有实力的宗室亲王呢,人家也不会愿意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家的江山就这么拱手他人。杨坚就准备先着手把 那几个藩王先干掉,然后再登基。”
“这一过程 十分顺利,毕竟大臣们也是有眼睛的,一顿饱还是顿顿饱他也分的清。杨坚即位的过程可以说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不费吹灰之力。”
“杨坚上位以后确实很体谅百姓,发布的条例都是对百姓有利的,经济恢复得很快。但是他上位的时候南陈还没灭绝 。然后中间还夹着一个小政权西梁。这个西梁 基本上就是个经验宝宝了。”
“地方又小,军事力量又薄弱。后来还投降了南陈。大哥,你投降没问题,那你也得选对人呢。跟南陈走有啥出路啊,南陈那陈叔宝,和宇文赟不相上下。”
“陈叔宝这人比宇文赟还没骨气,被杨坚俘获以后他还命令军队投降。不过投降也有投降的好处,少打点仗就能少死点人呗。杨坚在位期间人口暴涨,差不多是他刚接手时候的两倍了。”
“杨坚还有一个很好的点就是他把宇文赟那些严苛的刑法和酷刑都给废除了,死刑只剩砍头和绞刑,那本来也是,你都要杀人家了你就不能给人家个痛快吗?非得弄一大堆那种酷刑去折磨人,太变态了。”
“盛世常有,奇迹不常有。杨坚的开皇之治就算得上是一个奇迹。杨坚一边轻徭役,一边疯狂的屯粮。从这也能看出来他是一个很有远见的人,屯粮就是为了对抗未来有可能发生的天灾或者人祸,有了屯粮至少不至于闹饥荒。”
“而且他屯粮的前提是大家都能吃饱,然后再把粮食捐出去屯着以防万一。从这就能看出来大家日子确实好过了。毕竟前些年还需要担心自己会不会动不动就犯事、然后被安上罪名,哪还有心思种地啊?”
“好不容易种出来的粮食也会被贪官污吏给贪墨收走了,这日子过的不糟心吗?当然了,贪官污吏这个事在每个朝代都很常见。除了汉初的文臣清流确实是做实事的文臣清流,到了后面的文臣清流,可拉倒吧。 ”
“但是杨坚这人他也只有早期爱民如子躬行勤俭。到了晚年也是个昏聩的皇帝了。好像很少有皇帝能一直从一而终,到了晚年不是耽于享乐就是听信谗言。”
杨坚传唤杨勇的召令还没传出去,杨坚默默的拦住了传令官。
朕晚年很昏聩吗?
不会吧,朕不是很爱民如子的吗?
不确定,再看看。
杨坚陷入了深深地自我怀疑。
该不会他给勇儿留下了一个烂摊子吧?
不应该啊。
朕也不是那种别人说什么朕就听什么的人啊。
刚刚还说朕治下有方是个奇迹呢,现在又说朕昏聩了?
这个自称主播的人不会是在瞎说吧?
杨坚只短暂的怀疑了自己一瞬,就开始在别人身上找责任了。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朕生来励志做个明君,绝不可能昏聩!
-
李世民也在跟着天幕一起点评杨坚。
“隋文帝开创的盛世高开低走,可惜啊。可惜了。”
长孙皇后听了这话有点无语,“他要是不高开低走,陛下,现如今还能有你什么事?”
李世民嘿嘿一笑,“观音婢说得是。”
“妾听闻陛下不日前曾出宫去了魏征府上。”
“啊……”
李世民大脑飞速运转,魏征那厮又告朕的黑状!
“朕将政事都处理完了,就想着出宫看看魏征他们。”
李世民选了个不出错的说话。
“可是陛下,魏征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找哥哥诉苦。说是不知何时得罪了陛下,陛下竟要毒害他。”长孙皇后的语气有些揶揄。
李世民:……
魏征!你给朕等着!
“魏征是在同长孙丞相开玩笑呢。”李世民咬牙切齿的。“观音婢不必放在心上。”
“那妾明日便将陛下的答复转告 哥哥,也好宽哥哥的心了。否则哥哥还以为,下一个就轮到他了。”
李世民:……
“观音婢真会开玩笑,好了朕跟你保证,君子远庖厨,朕以后再也不去了。”
“陛下若实在割舍不下这爱好,以后可做与妾尝。”
“那可不行!”
李世民对自己的厨艺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祸害祸害程咬金他们还行,反正也吃不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