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长(10)
常退渊:“我有对象了。”
群里一阵沉默,过了一会,罗子珩道:“什么时候的事?@万大帅比”
万尽然:“他有了,那我也有了。”
两句话把群里炸得一片死寂。
“520就这么过去了,果然学习最爱我。”万尽然懒懒地拿起卷子,“我觉得高考真是人生重要的一部分,该走了的走了,留下的留下,这他妈就是人生。”
愿有一个回头就能看见的人,并肩风雪。
愿抬头,看见未来就在前面。
——致2019届高考 高考加油
“温带海洋性气候,我还是可以适应的嘛。”尽然看了看常退渊身上的格子衬衫,“课业很忙吗?”
“这里的内容太简单了。”常退渊道。
“我妈她......说她很开心,因为上一次见了你。”尽然低下头。风吹过他的刘海,带着来自海洋的味道。
两个人走在街上,常退渊悄悄地拉起了他的手。尽然坏笑一声:“昨天阿桑奇问你,我是不是特别无趣,除了学习就是学习。”
“不。”退渊看了他一眼,“你还撩妹。”
“你就没后悔陪我来这?”
“没后悔,从来没有。”
下雨了,常退渊打起伞,为他把风雨挡住。他刚要说一句谢谢,那人从身后拿出一个U盘:“你回去看。”
然后他把伞扔给尽然,头也不回地跑掉了。
直到把U盘放进电脑,尽然才发现那是一个C++程序。屏幕上出现了一个黑框,他按了两下回车,两排白字打了出来。
“愿我所思,心愿顺遂。
愿我所爱,勿为流水。
你回头看到我,
向前,看到未来。”
【全文完】
第6章 赐良谋(上)
2019.05.26
一、
萧策握紧了剑,将剑锋抵在墙上,划出刺耳的声音。
他的脚步不慌不忙,心却跳得厉害。一身黛色霜青的华服属于建康的宫城,却在无灯火的城郊巷子里穿行,没入夜色当中。
他在赌,赌身后悄悄跟来的那两个走狗,绝不会动他。在朝堂之上,他这个十九岁的皇长子已经表现得足够软弱了。他为了让所有人觉得他毫无野心,任人宰割,压抑着自己,委屈求全。
可那一夜父皇驾崩时,还是把他立为太子,但并未宣召他。他用脚趾头都能想到,那封诏书一定被他的好皇兄萧荣截下来了。
萧荣何许人也,是父皇兄长的遗孤,被父皇带在身边,比嫡长子还嫡长子。萧策本想着,萧荣哥哥想要皇位,便给他。可皇位之争,自古以来相煎何太急,萧策只有两条路——要么做陛下,要么埋地下。
如果丞相还在,如果东篱还在,他怎会像条丧家的惶惶之犬。
那好,他退出,他逃离,只要活着,就能东山再起。萧荣就算不念旧恩,好歹也看他还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少年人,将手放一放吧。
巷子就快到头了。萧策加快了脚步,屏住呼吸,冲着朱雀航奔去。
他身后的阴影里,萧荣将剑收了起来。他抬头看了看萧策离开的方向,转过身去。
“殿下!”随行的旌城是他最得力的部下,“为何不结果他?太子不死,后患无穷!”
是啊,为什么没杀了他呢。是因为心软?怎么会。当年他血洗丞相府,天下震动,无人敢拦。除了任丞相的小儿子任东篱不知所踪,其他一百三十二口人的尸首,他可亲自一一看过。
“他朝中无势力,懦弱无能,不成气候。先皇于我有恩,不该绝人子嗣。”萧荣淡淡道,“我们走。”
萧策跑到朱雀航城楼下,远远看见一人牵着一匹高头大马候着。仔细一瞧,是江太师。两人相对行了个礼,萧策故意叫了声“太师......”,脑袋上就挨了一下。
“小殿下,你这样,我怎么放心你自己出去?”混迹庙堂多年的老狐貍看着小殿下,陷入老父亲般的深深恐惧。
他像极了先帝年轻时,是个潇然如竹君子,出尘而温润,不属于这风起云涌的建康。
“太师莫担心我,只是今后日子怕是难过。”萧策轻声道,“您是我父皇封的吴昌伯,他托您保我,睿王怕是会对您不利。”
江太师沉吟,从袖子里掏出一块玉佩,递给他,道:“拿着,小殿下,莫问归途。”
借着城楼上的星星点点火光,萧策看清了玉佩背面刻着的铭文,篆体刚劲有力。
“东篱?”他喃喃道,“在南海......”
南海,珈蓝山。
二、
天下只有一隅能容他偏安了,只有一人能寄他余年了。
颠簸两月有余,萧策随着南海长沙商人的船只漂泊向《南华真经》中南溟的所在。海风清爽,他抱着剑坐在船尾,看到远远的海面上,一轮孤月漾在水面上。
他想到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闭上眼,又想到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殿下,那可是您的船?”
萧策奇怪地抬起头,就看见一片月影里,一叶扁舟荡过来。耳边传来旷远的埙声,落入人间美梦中。船头斜坐着一个白衣年轻人,拿着玉埙,抬眸之间,风神自现。
“太子殿下,我来迟了。”
少年的声音在夜色里收敛了些许张扬,像是历尽千帆后,故人的久别归来。
那是萧策曾放在心尖上的人。
他从小便是孤家寡人,只有这么一个任东篱陪在身旁。那种感情像是难言的隐疾,被他压在心里。
万语千言都沉默在一个克制的行礼中。
萧策和任东篱算是发小,东篱长他三岁。那时任徵丞相权倾朝野,先帝十分依仗他。对于萧策而言,任东篱就是陪他在花园里打鸟折花的不二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