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为师终身为夫(148)
“乾达少爷满十二岁了吧?”
“是,下个月会送回老宅。”
按照李家的规矩,孙辈满十二岁,统一送回港城老宅,由隔辈亲自教养,从中筛选出最合适的继承人,同时为他物色一应人选,打造属于他的班底,就像当初的李景麟和苏茜。但也因为这种传统,父子之间的关系并不亲厚。
“苏茜,你是不是想退休了?”她们私交甚笃,关起门来可以说说心里话。
“还早呢,无所事事反倒没有意思,只是最近有些累。”李景麟工作重心转移到欧洲,苏秘书必须留在金城制衡谢复,长期待在柏林分公司的是徐理和齐越,苏茜虽然年薪比他们高,但也远比他们辛苦。
“等忙完年终年会,你可以休息一段时间。”Tina也跟着叹气,“我这两年都不一定有休息,上个月抽空回了一趟港城,结果闰成到处找我,老板让我随时在岗。多亏我没有男朋友。”
苏秘书犹豫了一下,还是问道,“那晚上……”
Tina懂她意思,“老板亲自陪,但是……没有。”
“一次也没有?”
“嗯。”如果有那方面的动静,是瞒不过贴身服侍的人的,当然李景麟也不会瞒。“老板召过几次那个屈……”
“屈励阳?”
“对,是这个名字,但都是等闰成睡着了,偷偷起身,完事又偷偷回去。”
Tina有时候都搞不懂,为什么老板解决生理需求要搞得跟做贼一样,明明曾闰成不懂也不会在意。“而且他不允许那个屈励阳跟闰成见面,总是第二天一早就将人送走了。我总觉得老板变了好多。”
“怎么可能不变,”苏秘书叹着气,“老板识情懂爱了。”懂得情爱其实与年纪无关,有的人十八岁就懂,有的人可能三十八岁才懂。
第 71 章
李景麟采用萨米教授团队建议的治疗方案,先从曾闰成之前的兴趣爱好着手。
奔龙堡本身就装修了一间超大的书房,是古堡中唯一纯中式装修的房间。
宽大的黄花梨木书桌、座椅,紫檀木笔架上悬挂着各类型号羊毫、狼毫笔,青花端砚中浸润着松烟墨条。
李景麟本身也是书法爱好者,对于他们这种有底蕴的家族,毛笔字是从小必修的课程之一,但他于此道不算很有天赋,至少比不上曾闰成。
如果说李景麟第一眼是看上了曾闰成的脸,第二眼就看上了他的字。
初次见面的那个冬天,他给站在他办公室的腼腆大学生提供了一份寒假工作。
其实严格意义来说,不算初次见面。按曾闰成的说法,他八年前到过他们大梁山区,给他们修了一条路,并且资助了一批贫困学生。
李大总裁当然对此全无印象,但是看着那抹挺拔的身影,俊秀的面庞,他颇有兴趣的表示:“原来你考到金城了,不错,哪个学校?”
“金城师范大学。”曾闰成答话很恭敬,是对长辈、对资助者的谦逊态度。
“嗯,”李总裁一脸欣赏,“看样子是读书的料,其实我们集团可以继续资助你,每个月来领一次生活费。苏秘书……”他转向一旁候着的苏秘书。
曾闰成却抬眸道,“不用了,谢谢李总,我们师范类院校减免学费还有生活补贴,不需要再占用资助的名额。”他踌躇了一下,“如果您能给我一份寒假工作……我将十分感激。”
他似乎有些不好意思,脸庞泛起一层红晕,越发映衬得眉目如画。
李景麟当时便觉得,跟一根羽毛拂过心脏似的,带起一阵瘙痒。
曾闰成走后,他特意让苏秘书找来了八年前的照片,但凡总裁参与的各项活动公司均有留档。
二十二岁的李景麟和十二岁的曾闰成站在一起,面对镜头展露微笑。那时他刚从哈佛毕业,按家族安排接手君临,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而曾闰成穿着朴素,但样貌清秀,还系着红三角,一脸的稚气。
“唔,长开了。”李景麟手指划过那张稚气的面孔,回想起刚从他办公室离开的身影。
为着这点渊源,他破格让曾闰成加入了君临集团的策划部,从事文案方面的工作。
以曾闰成当时的资历当然不可能接手什么核心任务,无非就是誊抄各类对外需要手写的宣传标语、整理收集创意文案。
因为他的出现,原本寂寂无声的策划部博得了老板的一丝关注,有一次李景麟在公司待到比较晚,下楼的时候突然心里一动,按了电梯到十五楼。
策划部的办公室果然亮着灯,他特意放轻了脚步走近,隔着玻璃窗,是曾闰成泼墨挥毫的身影,他微倾着上半身,悬腕提肘,笔走龙蛇。侧对着他的脸庞在日光灯的氤氲下,线条起伏如山峦,显得分外精致。
看见李景麟带着秘书走进来,曾闰成也没有特别慌张,先收势,放下笔,才抬起头跟他打招呼:“李总。”
“怎么还不下班?你们部长让你加班?”他语气里带着点不悦。
曾闰成连忙否认,“不是的,我是特意等大家都走了,人少心更静,能写得好一点。”
他走近了细看,内容是周年庆公司刊物上的题刊,套路化的“励精图治,继往开来”,但少年笔触锋利,铁画银钩,入木三分。他不由得赞了声好……
李景麟看着坐在书桌前的身影,仍旧如当年一般脊背挺直,他好奇的拿起笔,很自然就是握笔的姿势,这是刻在他肌肉里的记忆。
然而他却怔愣在那里,似乎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
李景麟走过去,握着他的手,写下一撇,再一横,再竖钩,曾闰成的手微微颤抖,却没有拒绝,也没有挥开,看着纸上出现的“我”字,转过头愣愣的看着李景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