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有人在看我(133)
南湫被说晕了,但有一点他听明白了。抛开糟糕的以往,他是否愿意接受同为男性的鹿书白。
他想,也许比起回答是否喜欢,更多的是难以拒绝。
“我……”
“哗啦!”
房间外传来一声玻璃落地的破碎声。
声音本不算重,加上二楼地面多数都铺了地毯,按理不该闹出这么大动静。奈何这鬼地方的声音传播快,又是在深更半夜,这一声,活像是砸了什么重器。
鹿书白警惕地抬头看向关着的门。
南湫反手抓他:“你别动,我去看看。”
经历过几次诡异的突发事件,别说是碎个重器,现在就算是放个屁都能让南湫神经紧绷。
话虽如此,鹿书白却还是先他一步到达门后。动作轻柔,在无声的情况下拉开门缝窥看。
南湫凑在他身侧,急忙戴上眼镜四下观察。
声音是从对门的书房里传来的,老式木门虚掩,灯光昏暗,门边放着一根沁奶奶的拐杖和碎裂的玻璃相框。
南湫放低了声音:“只是相框而已,没想到掉地上能有这么大声音?”
鹿书白解释道:“声音的传播速度跟介质的反抗平衡力有关,反抗平衡力越大声音的传播就越快。就比如声音在海下的传播速度是1530m/s,而在空气中则是340m/s。”
南湫想到第二次见到于平之时,好像就是在一片海岸旁。于家村是一片坐落在海边的城市,大多数人家都靠打渔为生。这一点,倒是和白炽城里照顾沁柠的村民们描述一致。
“还真是陆地和深海颠倒。”
书房里只有年迈的沁奶奶,确定没什么危险,鹿书白干脆把门打开走过去帮忙。
南湫紧随其后。
九十八岁高寿,人到了这个年纪做什么都吃力。
于怀安让老人家住在一楼也是为了方便行走,没想到深更半夜老太太居然自己摸索着上楼来,也不怕不小心摔了。
“奶奶。”鹿书白叫了声,随即蹲下身帮忙捡碎玻璃。
南湫跟着打招呼。
老人家长叹口气,拿过门边拐杖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
“吵醒你们了。”
“没有的事,刚好也没睡。”南湫客气了两句,蹲下身和鹿书白一起清理。
都是地毯的地面就这点不好,碎渣子要么用吸尘器,要么就只能用手捡。
跟随相框掉落的还有一张黑白老照片,照片里影印的正是年轻时的沁芯奶奶和于适之。奶奶满脸幸福地靠在于适之右肩,于适之笑着揽过妻子抱在怀里,两人身前有一道白光,像是相机坏了引起的曝光。
南湫把照片捡起来看了看,越看越觉得怪。
曝光的位置未免也太巧了,两夫妻分别都有一只手伸在光团里,像是抓着什么东西。而身后正是眼下居住的小洋房花园,周围很暗,几乎看不到建筑物。
可以确定的是,照片是在世界颠倒后拍摄的。
他也没什么心思,干脆指着那光点向沁奶奶问:“奶奶,照片里曝光的位置是不是您儿子?”
奶奶和蔼点头。
南湫把照片还给沁奶奶,站起身在书房里环顾一圈。
书架上放着的照片并不多,拢共也就五张,全都被塞在精致的相框里。
照片多为老旧的黑白照,有的是沁奶奶个人照,有的则是和丈夫的合照。可这些照片都有一个共同点,总有一团曝光的白色光点。
其中一张最为怪异,几乎整张照片都曝光了,如果不是四边角落有渐变的暗色,还以为相框里塞了张白色相片纸。
南湫拿过照片,半开玩笑地和沁奶奶说:“奶奶,您的这些照片怎么都曝光啊?这摄影师的技术也太差了,您当初就该让他买一送一。”
沁奶奶没戴假牙,说话时显得尤为吃力:“不是曝光,那就是小安的父亲。”
南湫一时间没听懂。
奶奶看着他手里的照片,眼里满是慈爱:“他是光神送来的孩子。”
第74章 神的使命(十七)
鹿书白整理完碎片站起身,把空了玻璃的相框放回书桌。
奶奶抚摸着年轻时的全家福,感叹岁月飞逝:“都已经过去这么久了,我都变成老婆婆了……”
她收好照片,拄着拐杖站起来,动作缓慢地准备离开书房。
南湫怕老人家摔着,赶忙搀扶住把人送到楼下。
匆匆回来,冲一眼正好瞧见鹿书白把一个完好的相框往地上扔。
南湫压低声音:“你干什么?”
话一出口他就懵了。
相框下落的速度很慢,就像把东西抛进水里,左右晃荡后安全落地,根本不存在摔碎的情况。
鹿书白把相框重新捡起,再次往正前方投着,而相框就像是遇到了阻力,半米距离不到就开始往地面下沉。
鹿书白把相框放回原处,转而对南湫说:“沁奶奶周围的引力,跟我们所有人都不同。”
南湫:“什么意思?”
鹿书白:“你还记得,于平之给我们讲过的故事?”
南湫知道这人想说什么了。在于平之的故事里,沁芯奶奶在丈夫参军的第二年被地主家找麻烦,被逼无奈下只好投海自尽。
于平之以为沁芯已经死亡,认为他与未婚妻一直处于两个维度空间。但事实上,于平之才是死去的那一个,而沁芯奶奶依然活着。
“引力不一样,是因为她还活着?”对于这个结论南湫是不认可的,“如果是这样,那除了沁奶奶外,难道我们都已经死的?”
好像也不完全错误,比如鹿书白就是来自死后的另一个世界。旭舟……也算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