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九零她只想致富(125)
不管怎么说能背着那么个大背篓,走那么远的山路,而且青天大晌午的都在外面集粮。 (5,0);
就凭他们能舍得下那一股狠劲儿,我就觉得值得敬佩,至少证明人家还是一个挺吃得苦耐得劳的人啊,对待这种能吃苦耐劳的人我向来还是会给与他们劳动方面的尊重的。
至于他们是否将那些集资物拿去做好事我就管不到那么多了,反正我是做了好事的,我问心无愧就是了。」
「你这想法倒也独特。」
「你不觉得我鸵鸟精神便好。」
「怎会?」
「唉,你真要在我们这边读书啊?」突然,向瑾转了话题。
「嗯!」
「为什么?在城里面的读书条件怎么也会比我们这边好很多吧?」向瑾不解。
颜宸就道,「我想多陪陪我外公跟我外婆他们。」
向瑾就点了点头,真是个孝顺的孩子!
不过她还是忍不住地提醒道,「其实我们这里有什么啊?不说别的,就是老师的师资条件就不如城里的好,城里的初中老师怎么也是配的是大学生人才吧?有的还是名校的大学生呢。
但是乡下就不同了,乡下的初中老师基本上都是由中专中师学校出来的人的担任的,有的还是那几年的高中生。
严格的说起来,那就跟初中的出来教初中也没多大的差别了。」
颜宸就道,「我知道,不过也没关系,初中的课程又不难,我也无需好的老师指点,」他完全可以自学的。
向瑾就点了点头,有自信啊这少年!
然后就听到颜宸道,「不过你说的那是乡镇上的普通学校,像这边的几所重点中学还是不错的。」
向瑾一怔,随即就点了点头,「对,我们县有三所重点中学,一所一中,一所二中,这两所都在县城里,一所茂德中学是在另一个镇的深湾里头。
这三所中学的师资力量都还算比较雄厚,配备的至少都是一个师范大学的本科毕业生。
据说茂德中学以理科出名,二中以文科出名,一中集理科与文科一起都比较出名,你到时候可以选这三所中的一所就读。」
颜宸点了点头,「嗯,到时再说。」
「唉,你以前学校初二年级有多少个班?」
「十二个。」
「十三个?那么多?」向瑾就吃惊,比她前世的时候还整整多了五个班。
颜宸就道,「原本是九个,但是由于之前班级里的人数有点多,我们一个班级里平均有七八十人,后来又加上一些留级生,所以后来又分了四个班出来。」
「哦,是这样?」
「嗯!」
「那你们现在一个班里平均有多少人?」
「六十个左右吧。」
「那你们学校收的留级生还是挺多的。」
「是,有些本校的留级生,留一级的留两级的都有,有些是从外面学校转来我们学校的。」
「明白,」向瑾就点了点头。
然后颜宸就问向瑾,「那你们学校呢?」
「我们学校?」向瑾就顿了一下,「我们学校初二年级就三个班,」好像是三个班吧?上次她听向楠好像是这么跟她说的。
「那你们班里有多少学生?」
「人数啊?人数我还真没有怎么在意,大概也是好几十个吧,」这个她没有听谁讲过,所以不知道。
两人到了枣尔崖,向瑾将手里的棍子放在旁边的一簇黄荆杆子里,待他们到时回去的时候又带着。
94.冤家路窄啊?
(4, 0);
到了镇上之后,两人先是去交了货存了款,然后向瑾就去药材铺子将向楠托她带上镇来的一口袋半夏给卖了。520官网
小丫头这几天的劳动成果还是不错的,一过称竟然有五斤四两之多,竟然卖了九块钱。
向瑾的嘴角就勾了起来,她从自己的钱里面取了一块出来然后又放了进去,这让站在一旁的颜宸看的有些不解,「这是为何?」
向瑾道,「给她添成整的。」
颜宸这才明白她是要把这个钱还给向楠,在点了点头之后,他便问,「今天要去买菜么?」
向瑾就摇了摇头,「今天不买,明天买,我想去买一本书,你要不要去?」
「可以,你想买什么书?」
「资治通监。」
颜宸就有些讶然,「你喜欢读这种书?」
「怎么,读不得?」向瑾挑眉。
颜宸摇了摇头,「没有,只是有些意外而已。」
「为何?」她问。
颜宸就道,「资治通监的内容是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为辅,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的书籍。」
向瑾就点了点头,「对,资治通监主要讲的是为官从政之道,它的目的在于教人如何做一个好官,在实际生活中该怎么处理公务等。
不过谁说看了这种书籍就一定要从政为官了,它也可以是做别的啊,比如说经商,创业,只要通晓了里边的道理,其实做啥都一样。」
「是!」
「你很了解这本书嘛,那看来你也读过?」向瑾就打量着他道。
「嗯,读过,我爷爷的书房里就收录的有这本书,以前闲暇无事的时候就抽出来翻过。」
「难怪,」向瑾就点了点头,「也不知道这里的书店里有没有这本书卖?」前世,有一次在外出差逛街,她看到街上有一家新开的书店,于是她便走了进去。
本是想买几本有关律法方面的书籍,哪知那里却是一个纯文学经史子集的书店,加上当时也无聊,所以她就随手捡起了一本大致地翻阅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