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回九零她只想致富(22)

作者:我家卖红油 阅读记录

提起胡恒小丫头就恨的不得了,要知道她从小到大就因为徐恒吃了不少的苦头,这会儿听到她姐这么说,顿时就恨恨地道,「你放心,我一定比他强的!」

「好,那就好好读书,」向瑾伸手揉了揉小丫头的脑袋。

「嗯,」小丫头重重地点了点头,然后就低头认真地做起了作业来,一会儿之后,她便又抬起了头来,「可是我有不会的,你等会儿能不能给我讲解一下?」

「可以,不过你先赶会做的做,不会的等会儿一起讲解,」向瑾点了点头。

「好,」小丫头嘴角就扬了起来。 (5,0);

然后两姐妹就认真地做起了作业来。

杨菊云是到下午五点多钟将近六点钟才回来的,那会儿外面的太阳还有老高。

向瑾给她到了一杯水让她喝下方才问,「怎么样,他们同意了么?」

杨菊云就道,「你瑞彬爷们倒是答应了,而且也还说到时候是多少就兑成哪,所以,我就没有去找你们秉冲爸,然后直接去梁那边找登龙们了。

但是他们没同意,说我们那边的是旱田,到时候田又不能当做田来用,地又不好当做地来使,他们还是宁愿多走点路做他们的地算了。」

向瑾就道,「这样?那就算了嘛,他们那就不兑了嘛。」

然后杨菊云就道,「可是若是在那修房子的话,前面就显得有些窄蔽,院坝不宽敞,到时候我们想晒个啥子东西都不大方便。

若是把他们那个地兑了就好了,到时候前面就有很宽地方,做啥子都方便。」

向瑾就道,「先别急,我们到时候再去看看。」

杨菊花就神色凝重的点了点头,「也只有这样了。」

这时候,廖婶子过来问她们晚上想吃啥,是米呢还是面,她好去煮?

杨菊云就说不用不用,她去煮。

住在别人这里的,她们还哪有那个脸去让别人伺候她们。

于是经过了一番争执之后,廖冬梅也就随了她去。

不过向瑾却还是提议道,「天道大,要不咱们还是吃稀饭吧?吃面总感觉容易口渴。」

大家都没意见,然后杨菊花就说给她们再拖几个茄子面酱子,到时候也顶饿一些。

廖婶子十分赞同,就说,「行,那我去地里摘几个茄子回来。」

说着就挽袖子往外冲,向瑾却一把拦住了,说她跟向楠去就可以了,正好她们做了一下午的作业这会儿眼镜已经有些累了,出去走走。

廖婶子信以为真,也就随了她们。

姐妹两去到菜园子里,却见菜园子里那些菜都被采摘完了不说,像那些茄苗,还有黄瓜苗都被铲平了。

向瑾的眉头就皱了起来,向楠就捏着拳头愤恨地道,「这肯定是老向家乾的!」

说着就欲找他们去理论,向瑾却一把抓住了她的胳膊,「走,先回去再说!」

向楠还有些不甘心,但她执拗不过向瑾。

姐妹俩回到家,杨菊云和廖婶子就问她们摘的茄子呢?

然后姐妹俩就跟她们说了。

杨菊云的神色一下就暗淡了下来,廖婶子就道,「老向家的可真不是妈个东西,他们肯定是怕你们又去摘瓜果蔬菜,所以就乾脆毁了算了。」

杨菊云就道,「算了,那终归是他们的园子地,我们再去摘也不好。」

向楠就道,「那怎么办?我们就没得蔬菜吃了?」

廖婶子就安慰道,「瞎说,怎么就没蔬菜吃了,婶子那一地是什么?」

向楠就道,「可是婶子要吃呀?」

廖冬梅就道,「婶子一个人能吃的了多少?放心,够吃的!」

然后杨菊云就道,「等过两天,我腾块地出来种些。」

廖冬梅就看着她嗔怪道,「都说了我那里有。」

杨菊云就解释道,「廖姐不是的,我们要修房子,也是需要蔬菜的。」

廖婶子怔了一下,随即便点了点头,她是知道她们修房子的,所以也就没有再阻止。

17.赶场

(4, 0);

本来在他们乡上也是可以存钱的,那里有一家农行,还有一家信用社。

但是他们那里却没有河沙和水泥可卖,也没有鹅卵石和钢筋可卖,这些都是要去镇上才有的买。

为了了解这些东西的行情,所以第二天一大早向瑾就和她妈起床了。

在弄了早餐吃了之后她们便启程了,她们走的时候廖婶子和向楠都还没有起来,向瑾母女俩也没有叫她们,而是直接把饭给他们留在了锅里。

她们去镇上差不多有十几二十里路,以前交通不便,全是小路的那种,光靠甩两条火腿,估计要走两个多小时才能到达。

这还是走路比较快,身上没有负荷的情况下,要是背了东西去镇上,那还要久些。

不过现在不用了,他们十大队和十二大队交界的那个枣尔崖那里修了一条直通到镇上的路,那是一条连接另外一个镇到他们镇之间的路。

他们每次若是要到镇上的话,可以在枣尔崖那里赶车,只需一个人给一块钱就可以。

但是那里一般一天只有五趟车,一趟是早上六点多钟最早的那一班,一趟是早上八点多钟,一趟是中午十一点多钟,然后是下午三点和五点多钟各一趟,回程便是每趟时间点再延后半个小时左右的样子。

若是错过了这几个时间点,那么就只能走路去了。

或者看能不能碰到那种骑摩托车过路的,给个人家一块钱或者两块钱让他捎载你一程。

但是像这种情况人家一般都是不大愿意的,因为在这个年代能骑得起摩托的一般家里都算比较殷实的,他也不会在意你那一块吧两块钱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