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春修罗(134)
提及此事,司道玄一嗤,“陛下不想处理,已经让户部按如今□□的重量铸造新币。”
这……
杨萝沉默了下来,一时之间不知该如何评价皇帝这个行为。
“原来县主和陈大人在这里啊,可叫杨某好找。”
杨萝侧身一瞧,竟然是齐王世子杨斐。
杨萝和司道玄起身行礼道:“见过世子殿下。”
杨斐笑道:“二位免礼,快坐吧,若不介怀,可否让杨某同席?”
司道玄看了杨萝一眼,见她不反对,道:“请坐。”
杨斐道:“今日本想去翰林院寻陈大人,不想陈大人告假不在,竟是同县主在此偷闲。”
司道玄道:“世子殿下见笑了。”
杨斐摆摆手道:“哪里,大人与县主天赐良缘,相携同游,也是一桩美谈。”
杨萝瞧杨斐文质彬彬,此刻言笑晏晏的模样,半点不像是背后捅刀子的人。
“听闻县主在围场以一当百,护住陛下周全无恙,英勇无双,实在是女中豪杰,叫杨某佩服之至。”
杨萝道:“世子殿下谬赞了,我不过是会些武艺,碰巧罢了。”
杨斐笑道:“不知县主师承何处啊?”
杨萝抬眸,盯着杨斐的笑脸看了片刻,蓦地一笑,“没有师承,不过是自己琢磨出的三脚猫功夫,上不得台面。”
“县主与别不同,旁的女子只会绣花写字,县主倒是喜欢武学,杨某佩服。”
杨萝道:“只是幼时体弱,练练拳脚强身健体,这才平安活到今日。”
杨斐点了点头,没有再问。
“世子殿下今日怎么有空出游?”
司道玄给杨斐斟茶。
杨斐因救驾有功,如今深得皇帝器重,这几日一直跟在皇帝身边,少有空闲。
杨斐道:“这便是我寻你之事了。”
杨斐瞥了杨萝一眼。
司道玄道:“县主与我如同一人,世子殿下但说无妨。”
杨斐闻言了然一笑,道:“既如此,杨某便直言不讳了,陛下许杨某学习朝政要务,先入翰林院翻阅往年的折子,上朝观政。”
司道玄道:“原是如此,只是世子殿下既要观政,应当去寻翰林学士李大人,来寻我,只怕帮不了殿下。”
杨斐道:“杨某已去寻过李大人,李大人让先来找陈大人,听从陈大人安排。”
司道玄道:“不敢,既是李大人的吩咐,我会为殿下安排妥当的。”
杨斐满意道:“有劳大人了。”
杨斐已达成目的,并不久留,先告辞离开了。
待杨斐走远了,杨萝才道:“你觉得此人如何?”
司道玄信手烹茶,道:“城府极深,不足与谋。”
杨萝挑眉道:“我记得在围场时,你并没有这么评价他。”
司道玄道:“我当日与他只是合作,并无多少来往。”
“各取所需罢了。”
杨萝道:“他倒是本事不小,竟然能哄得陛下许他观政。”
司道玄道:“陛下两子皆被惠太妃所杀,如今膝下无子,况且陛下年岁渐长,只怕子嗣艰难,自然需寻些旁的办法。”
杨萝道:“陛下不像是会如此提前预谋之人。”
司道玄道:“以陛下的性子,只怕只叫杨斐作一个靶子。”
杨萝道:“哦?何解?”
司道玄道:“既然齐王世子可以,那楚王世子、秦王世子又有什么不可以?”
杨萝闻言一笑。
司道玄将杨萝送回府中。
若说心里没有触动,那是假的,只是杨萝知道,他们二人之间,是没有结果的。
司道玄不知她在犹疑什么,但他愿意给她时间。
隔日,皇帝处死雍王的圣旨正式下达,杨萝去了玉清观见长平郡主。
长平郡主如今已没了郡主的诰命,只是保留了封号作道号,也不知是否是皇帝故意为之。
短短数日不见,长平已经消瘦得不成人形,整个人的精气神都仿佛被抽走了。
杨萝给她带了些衣物银钱,免得在玉清观中不好度日。
长平见了她,一句话也没说,只是一个劲儿地流眼泪,像是流不尽一般。
杨萝无声地叹口气,拿着帕子给她擦眼泪。
“阿慈,我再没有家了。”长平哆嗦着嘴,颤抖地说道。
杨萝知道,虽说雍王狼子野心,但待他这个女儿也是极好,雍王妃也视她为亲生骨肉,悉心抚养多年,于皇帝而言是乱臣贼子的人,于她而言却是推心置腹的亲人。
失去亲人的痛苦,个中滋味,旁人是不能体会的。
杨萝只能劝她节哀。
长平摇摇头道:“你又为何要救我呢?我若是能随他们一起去了,也不必在世上遭这样的苦楚。”
抉择
杨萝不知该如何安慰她,只能道:“人死不能复生,他们在九泉之下若有知,也不愿你为如此伤怀。”
长平道:“我是个不孝的女儿,连他们被杀,我也不能为他们做些什么,连披麻戴孝都做不得。”
杨萝叹了口气,一时之间竟不知该如何劝了。
待到长平流干了眼泪,杨萝才道:“哭了一场,觉得好点了吗?”
长平连忙抹掉泪痕,勉强勾了一下唇角,赧然道:“让你见笑了,我只是,忍不住伤心。”
杨萝知道此事放在任何人身上都受不了,道:“你能保住一条命,也算是给雍王一脉保住了香火,无论如何,活下去才是最紧要的事情,只要活着,一切才有希望。”
长平惨笑道:“我如今有什么希望呢?名为祈福,实际上,我已经被陛下软禁在此,此生此世都不能踏出玉清观一步,如同笼中雀,池中鱼,连生死,都不能自己做主。”